顶点小说>青春校园>奋斗之第三帝国>第18节 希姆莱敲打丽达

下了一整天的雪停了,初冬的夜空在白茫茫的大地衬托下更加深邃幽蓝,让人感到冬夜的孤独和凄凉。几颗星星在远处跳动着,一会儿,那星星便隐没在夜空中。天空像被墨水涂抹得一样浓黑起来。

希特勒双手抱胸独独伫立在窗户前,望着冷寂的天空出神。雪后的夜空闪动点点的寒星,清冷的光芒映着深邃的目光,穿越苍穹到达遥远的、不可预知的纯真之地。

此刻,他激情澎湃:他已经站在群峰之巅,傲视四海,接受芸芸众生的顶礼膜拜。经过大起大落后他更加清醒——作为伟大领袖和最高统帅,他自认为具备远远超过一般人的素质:高尚独特的人格魅力、必不可少的霸气,尤其是模糊决策的超凡能力。

国家领导人面临千头万绪,各种信息和情报来源也互相打架,你不知道那些是真的,那些是故意搅局的。要做出正确决策不仅要有超过常人的预见性,还要有超过常人的定力,任何时候都保持清醒的头脑。就拿当前来说,要懂得见好就收,不能被情绪和情势牵着鼻子转。

孙子兵法云:“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

克劳塞维茨真大师也,《战争论》中的这些话好似专门为他量身定做的:“大多数统帅宁愿在远离目标的地方停下来,而不愿离目标太近;而有些具有出色的勇敢和高度的进取精神的统帅往往又超过了目标,因而达不到目的。”

“任何战斗都是双方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以流血的方式和破坏的方式进行的较量。最后谁在这两方面剩下的力量最多,谁就是胜利者。”

每一个德军高官能够生背这些至理名言,但是真正做到的没有几个,好多人被胜利冲昏了头脑,利欲熏心,不知道见好就收,最后连本带利输个精光才算玩完。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两线作战,四面树敌,被大家乱棍加身,死得很难看。

现在,德国虽然捷报频传,两线作战,四面树敌的态势并没有改变。为了摆脱两线作战,德军不顾一切向西伯利亚进军,然而西伯利亚太大了,德军士兵被漫无边际的荒原弄得身心交瘁。最大的问题是没有时间了。西伯利亚一半是永久冻土,一半是沼泽,冬天雪堆得比人高,到了春天又成了泥淖的海洋,从十一月下旬到来年五月底整整半年时间别想打仗。如果不停战的话,德国国防军半年时间在东线无所事事,而美国肯定不会闲着。所以,希特勒权衡再三,觉得还不如利用目前的有利地位停战。当然,这个意思只给里宾特洛甫悄悄透露过。

领袖人物还得海纳百川,集思广益。历史人物取得震古铄今的成就,其实是集体智慧的结晶,但是人们把光环都笼罩在领袖人物身上。这也是希特勒今天开会的目的,即发扬了民主,让手下把自己当根葱,又博采众议,开拓自己的视野,何乐而不为呢。所以对停战的事他先按住不发,先听听大家怎么说。

“他妈的,干活时一个个推三拣四,吃肉时一个个眼珠子瞪出来了。”希姆莱破口大骂,将希特勒从深思中唤回。

帝国外长正对德国的盟友评头论足。莫斯科大阅兵都好几天了,好多国家的外交官仍然不愿意回国。留就留吧,逛逛街游游名胜玩玩东欧女人都无可非议,谁也管不着,可他们天天往第三帝国驻莫斯科办事处跑,说的话都像是一个师傅教出来的:当初进攻苏联,希特勒亲口答应给大家分一块肉,看在吃肉的份上他们才站在德国一边的,无利不起早嘛。就算是出工不出力,考勤表上也有他们的名字,理应分红。谁知现在希特勒反悔了,想吃独食,没门,连窗户都没有。他们不是出席莫斯科阅兵式的,谁稀罕看木头人走路?他们是来要个说法的。

看来没得推搪,希特勒感到嗓子冒烟,从冉妮亚面前拿起杯子“咕咚咕咚”喝了一阵子水,使劲扯开让他憋气的领带,把以前说了十八遍的话再说一遍:

“9月3日墨索利尼跑到罗斯托夫来,要求从俄国南部划一块土地给他,我没答应,因为我们不能开这个先例,如果今天给意大利划给土地,那么明天,罗马尼亚人、匈牙利人、斯洛伐克人都找来了。后天,西班牙、荷兰人会派出代表团来。再后来,整个欧洲的人都来分赃。到时候我们怎么办?再说了,不管乌克兰也好,俄罗斯也罢,实际上是我们的卫星国,我们还要指望他们与斯大林的亚洲部分作战,节省下德军全力对付美英,还指望他们给德国供应粮食。所以,我们不能给任何人土地。”

希特勒越说越激动:“不错,我们划了220万平方公里土地,那是东方国家馈赠给我们的。我们摧毁了苏联,让苏联各加盟共和国独立,解放了东方民族,传播了欧洲文明,保卫了欧洲大陆免遭布尔什维克的威胁,加快了欧洲一体化的进程,这是多大的功劳啊。上百万德意志优秀儿女为此洒下了鲜血,这是回报。”

“没有220万平方公里。嗳,你胡说。”弗拉索夫抬起头咕嘟了一句,然后又耷拉进裤裆里。大家直接当他是扰人的空气。

元首扑到牛赖特面前连说带嚷:“老官,我送你几个字:一是赖,对,我说过欧洲各国参加征讨布尔什维克的十字军东征的话,但那是号召而已,没有法律约束力。噢,罗斯福还天天号召推翻我们呢,难道我自己下台不成?二是推,等战争结束再说嘛。鸡都没孵出来就


状态提示:第18节 希姆莱敲打丽达--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