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战机的灵活和略显孱弱的攻击力,让母舰和战列舰始终各擅胜场,在太空战中平分秋色,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
简单的就是最美的,这句颇有哲学意味的话就是列飘弦战略观点的基础和支柱。列飘弦的论文集中最重要的一篇:《定点弹射机甲在太空战中的应用初探》,就是建立在一个最简单的数的基础上的,这个数就是:13。
很巧合吗?论文是十三篇,所有的论文中最重要的一个数也是十三。
这个数字描述的是精确度,13,就是指精确度达到了十sān_jí。一级精确度是指精确度达到了一比十的一次方,也就是一比十;二级精确度是指精确度达到了一比十的二次方,也即是一比一百。
而十sān_jí精确度是神马概念呢,自然就是精确度达到了一比十的十三次方,也就是一比十万亿。
那么十sān_jí的精确度又代表着什么呢?这个精确度用在空间测量上定位上,就意味着在十万亿米的距离上误差仅仅只有一米,或者说在一百亿千米的距离上误差仅仅是一米。
要知道,一艘小型战列舰的高度超过一千米,宽度大约两千米,长度是七至八千米,光是外装甲的厚度都超过了十米,十sān_jí的精确度就意味着误差甚至小于装甲的厚度。
现代太空海战的最佳距离普遍认为是三百光秒,也就是大约不到一亿千米,在这个距离上十sān_jí精确度的误差是百分之一米,也就是一厘米。
除了东华邦联以外的任何国家,对于军舰的最大探测距离是十九亿千米,在这个距离上误差不到两分米,大约是一个成年男子身体的厚度。
如果邦联军队的母舰在二十亿千米,也即是敌人的探测范围之外进行定点弹射,再如果能够知道敌舰的内部结构图,那么完全可以把机甲直接送进敌舰的指挥部或者动力室,或者任何一个舱室里面去。
这种结果就好比孙猴子钻进了铁扇公主的肚子里,任你的攻击力和防御力有多么强横,那都是对外不对内的,除了束手就擒最多就是拼个同归于尽罢了。只不过一艘战舰换几十个机甲战士,这笔账怎么算怎么不划算。
如果遇到的是狂热的紫提密教国家的舰队,不惜一切代价求得胜利,也不吝用生命和敌人同归于尽的话,就不用定点弹射机甲战士过去了,直接送过去一枚重磅高爆炸弹就完结了。
从理论上来说,这种设想完全具有实现的可能性,但是其中的问题也不少,比如说敌舰进行无规则机动的时候很难进行准确预估,这样就无法进行精确的定点弹射。
列飘弦在论文中初步提出了两个解决方案,第一就是充分利用六十四进制侦测处理软件超远距离侦测的优势,在敌舰队毫无察觉的情况下进行突袭。
第二就是不使用机甲战士进行定点弹射攻击方式,而是直接使用爆破弹、燃烧弹、电磁干扰弹甚至核弹进行攻击,不用非得要缴获敌舰。
另外的问题就是怎样了解敌舰的构造,这种任务所有的国家都有布置,倒不是专门为定点弹射战术布置的,只不过对于这种新战术而言,这个情报就极其关键了。
还有当然是登舰以后的作战技巧了,虽然这种战术技巧和巷战有一定的相似之处,但是特殊的地方也不少,从单兵作战到小队配合都需要认真摸索和训练。
而这个任务责无旁贷的落在了始作俑者列飘弦的身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