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穿越重生>重生之邪帝御天>第一百七十九章 :三关之死关(五)
爱以血点其衣为志,即取小儿也。”(《古》引《玄中记》)

“为鸟祟,或以血点其衣为志。”(《酉阳杂俎.羽篇》)

“常滴血。血滴之家,则有凶咎。”(《岭表录异》卷中)

“血滴人家为灾咎。”(《齐东野语》卷十九)

昼伏夜出,鸣声丑恶难听

“昼目无所见,夜则至明。”(《博物志》佚文)

“正月夜多鬼鸟度。”(《荆楚岁时记》)

“春夏之间,稍遇阴晦,则飞鸣而过。”(《岭表录异》卷中)

“昼盲夜了。”(《正字通》)

“夜飞昼隐。”(《酉阳杂俎.羽篇》)

“秦中天阴。有时有声,声如力车鸣,或言是水鸡过也。” (《酉阳杂俎.羽篇》)

“周公居东周,恶闻此鸟。” (《杨升庵全集》卷八一《鬼车》)

滴血或落毛,危害小儿

“是鸟多落尘于儿衣中,则令儿病。”(《水经注.江水》)

“毛落衣中。为鸟祟,或以血点其衣为志。”(《酉阳杂俎.羽篇》)

“鸟无子,喜取人子养之,以为子。”(《玄中记》)

“见小儿衣,落毛其上,儿必病。”(《猗觉寮杂记》卷下)

其他特征

“爱入人家烁人魂气。”(《岭表录异》卷中)

“见火光辄堕。”(《正字通》)

关于九头鸟的特征。宋梅尧臣《古风》一诗说得比较详细,今录如下:

昔时周公居东周,厌闻此鸟憎若仇。

夜呼庭氏率其属,弯弧俾逐出九州。

射之三发不能中,天遣天狗从空投。

自从狗啮一首落,断头至今清血流。

迩来相距三千秋,昼藏夜出如鸺鹠。

每逢阴黑天外过。乍见火光辄惊堕。

有时馀血下点污,所遭之家家必破。

民间关于九头鸟之禁忌

由于九头鸟是一种凶鸟,民间对它畏惧有加,于是有种种对它的禁忌和防御它的办法。

1、禁忌

“豫章间养儿,不露其衣。”(《水经注.江水》)

“凡人饴小儿,不可露处,小儿衣亦不可露晒。”(《酉阳杂俎.羽篇》)

“小儿之衣不欲夜露。”(《玄中记》)

2、禳解及驱除

“故闻者,必叱犬灭灯,以速其过泽国。”(《齐东野语》卷十九)

“恶闻此鸟。命庭氏射之。”(《杨升庵全集》卷八一《鬼车》条引

“家家槌床打户。捩狗耳,灭灯烛以禳之。”(《荆楚岁时记》)

九头鸟的传说起源甚早,传播极广,在久远的传播之中,各时代各地区差异很多。要追溯其最初的起源十分困难。从现存古籍文献中,我们找到几个起源。

起源于“九尾鸟”

《广韵》:“鸧鸹,《韩诗》云:孔子渡江,见之异,众莫能名。孔子尝闻河上人歌曰:‘鸹兮鸧兮,逆毛衰兮,一身九尾长兮。’”

这种“一身九尾”的鸟,曾经被孔子看到过,当时已经很少有人知道它的名字,只觉得它非常怪异。后来有人将它叫做“鸧鸹”,也就是猫头鹰一类的鸟类。九头鸟也许就是从九尾鸟演变而成的一种传说凶鸟。

起源于天帝游女的传说

《古》辑《玄中记》:姑获鸟夜飞昼藏,盖鬼神类。衣毛为飞鸟,脱毛为女人。一名天帝少女,一名夜行游女。……一名隐飞。鸟无子,喜取人子养之,以为子。今时小儿之衣不欲夜露者,为此物爱以血点其衣为志,即取小儿也。故世人名为鬼鸟,荆州为多。昔豫章男子,见田中有六七女人,……匍匐往,先得其一女所解毛衣,取藏之,即往就诸鸟,诸鸟各去就毛衣,衣之飞去。一鸟独不得去,男子取以为妇。生三女。其母后使女问父,知衣在积稻下,得之,衣而飞去。后以衣迎三女,三女儿得衣亦飞去。今谓之鬼车。

这是最早的关于仙女下凡的传说故事。仙女下凡之后,穿着毛衣是鸟,脱下毛衣是女。她在与豫章男子结婚生女后,回到天上,后来又把三个女儿都接走了。所谓“鸟无子,喜取人子养之”,指她飞回天上未接女儿时,再到凡间来寻找女儿。为了防止她把别人家的小儿当成自己的女儿接走。于是民间形成了这种对它的禁忌。这个传说一直延续下来,各个时代有各自不同的版本。如:

《搜神记》卷十四: 豫章新豫县男子,见田中有六七女,皆衣毛衣,不知是鸟。匍匐往,得一女所解毛衣。取藏之,即往就诸鸟。诸鸟各飞云,一鸟独不得去,男子取以为妇。生三女。其母后使女问父,知衣在积稻下,得之。衣而飞去。后复以迎三女,女亦得飞去。

《水经注.江水》: 阳新县地多女鸟。《玄中记》曰,阳新男子,于水次得之,遂与共居,生二女,悉衣羽而去。豫章间养儿。不露其衣,言是鸟多落尘于儿衣中,则令儿病。故亦谓之夜飞游女矣。

《敦煌变文集.句道兴〈搜神记〉》略云: 昔有田昆仑者,家贫未娶。禾熟时见三女于池洗浴,其二抱天衣飞去,昆仑攫得小者天衣,遂挟以为妻,携回见母。经年产子,名曰田章。昆仑被点兵西行。三年不返。女乃向母索看天衣。屡经恳求,母不忍拂其意,即发藏畀之。女著衣便腾空上天而去,虽母哀号,不之顾也。然终念儿子。乃与二姊复下凡游戏,冀见其儿。其时田章五岁,受董仲先生教来觅母。三女遂将天衣共乘小儿上天。天公怜悯


状态提示:第一百七十九章 :三关之死关(五)--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