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军事历史>启明1158>九百五十七 保卫“中华文脉”

但凡洪武政论里面写一写官僚们的好话,说一说苏咏霖的政治主张是让他们继续做官,那这本书就会成为赵家王朝的挽联。

因为明国实在是太强了,一些南宋官员对明国极为恐惧,根本不觉得南宋能打赢,所以几乎就是在等着明军南下,他们就准备当带路党,随时准备做大明国的官。

但是看到了苏咏霖的书之后,他们发现自己错了,错的很离谱。

原来苏咏霖从来就不打算和他们合作,从来就不准备让他们继续做官,而是要让他们付出代价,然后消失在这个世界上。

那现在不仅仅是官没得做的问题了。

钱也没有了,土地也没有了,赖以生存的一切包括性命都要没了。

苏咏霖要把他们的一切都给革了,重新搞一套新的体制运转起来,改天换地,他们的全部利益都将损失殆尽。

这还了得?

作为一个即将结束分裂局面一统天下的王朝,苏咏霖的正常做法应该是彰显自己的怀柔态度以尽可能地团结南宋本土的政治势力。

等明军南下一统天下之后,应该继续任用他们,把权力分享给他们,以此换取他们的合作,从而和他们一起继续愉快的压榨南宋百姓,并且获取政治上的稳定。

这样,大明就能千秋万代了,上等人们也能千秋万代了,你好我好大家好,多好?

可是现在,苏咏霖却喊出了要彻底革命的口号,公开向全天下表态他绝不会妥协,绝不会和南宋本土政治势力继续共享权力。

他要赢到底,他要展开大清洗,清算一切。

任何一个智力正常的官僚都会明白这里头的意思。

苏咏霖不是在开玩笑,不是在恐吓,不是在画大饼,他是真的在说自己一定会做的事情。

感受到了真正威胁的南宋官僚们终于不能继续怀揣着骑墙的梦想,必须要把自己和南宋政权绑定在一起,为了自己而奋斗了。

就算是一些曾经对明国大加吹捧的典型【明吹】【精明】,也真的感受到了巨大的威胁。

苏咏霖的书中并没有海纳百川的气象,没有那种胸怀,其所拥有的,是彻头彻尾的蛮横、残暴和清算,是彻头彻尾的破坏,是他们最讨厌最恐惧的存在。

决不能与之妥协。

于是除了极少数怀着异样心思的官员之外,大部分人都决定行动起来,【救亡图存】。

很多人高声疾呼,一方面驳斥苏咏霖的言论,一方面斥其为歪理邪说,竭力证明儒家的思想价值才是最正确的。

其中呼声最高的就是南方孔氏一脉及儒学大师等民间学术界人物。

南孔反对苏咏霖是很显而易见的一回事。

因为苏咏霖在书里面表达的核心思想就是罢黜儒家思想,以他的思想取而代之,另立乾坤。

作为先声,苏咏霖已经先手灭掉了北孔以示自己没有开玩笑,那么仅存的南孔一方面感到窃喜,一方面也为此感到非常恐慌。

他们深知南宋的军事无力,乃至于他们的老巢衢州被一群贼军给攻破了,南孔拖家带口遁入深山避难,才侥幸逃过一劫。

现在面对更加强大的明军,那还得了?

一旦明军南下灭宋,以苏咏霖的政治态度,他必然灭掉南孔,南孔基本上是注定要给南宋陪葬的。

而除了南宋他们有没有别的地方能去。

还能去什么地方?

大理?

更南边的占城国?

高丽?

还是日本国?

往哪里跑?

在苏咏霖打定主意要灭掉南孔的时候,他们只能选择死死抱住南宋的大腿,走扶宋抗明的路子,寄希望于南宋忽然爆种,如此,就能成功续命,继续当自己的人上人、衍圣公。

而作为人上人,南孔基本上很早就通读了苏咏霖的洪武政论,对此深感恐惧。

他们生怕这种强烈的反儒反孔思想传播到南宋各地,引起异变。

所以他们立刻就上表要求宋政府行动起来,封禁此“妖书”,决不允许这本书继续在南宋流传,首先从物理层面上断绝传播链。

然后因为深知目前已经有很多知识分子读了这本书,而他们心里又十分清楚苏咏霖的本事和这本书的坦诚,生怕会有人因此产生异样的思想,动摇儒家思想的地位。

所以他们急切的组织族中文人,准备针对这本书进行一波歪曲和妖魔化,最后用儒家正统学术予以驳斥,从思想上让苏咏霖的思想在南宋成为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以正视听。

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这样才能成功度过这一波思想危机,不至于在明军还没有南下的时候就被内部颠覆了。

南孔当代衍圣公孔搢面临危局,亲自出面担当此次行动的主要负责人。

他在衢州孔宅内发出号召,希望天下儒门读书人都来到衢州,共同商议正本清源之事,为全面封驳苏咏霖之歪理邪说做准备。

这个消息一经传出,立刻就得到了很多儒门士人的响应。

他们纷纷响应孔搢的号召,纷纷启程前往衢州孔宅,准备来一场天下文会,一起商讨该如何保卫“中华文脉”。

不得不说,这帮家伙面对巨大的威胁的时候,还是有点能量的。

与会者也不少,且大多数都是南宋文化界有头有脸的人物,在这个【国家危亡】的局面之下,他们【被迫出山】,要【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

参与者有二程“洛学”的正统传人朱熹,以


状态提示:九百五十七 保卫“中华文脉”--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