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军事历史>启明1158>七百一十五 第二个中直辖

周志学显然不认为明帝国和南宋之间的差距主要在于军事上。

军事是综合国力和动员力的具体体现,南宋此番作战如此拉胯,显然不仅仅是军队出了问题。

对此,周至倒是很感兴趣,想要让周志学多说说。

那周志学就多说说好了。

“一个满是屈膝投降之辈的朝堂,被他们掌控了后勤和升迁的军队,再能打,又能强悍到什么地步呢?反观被大明朝廷和复兴会控制的军队,无一不奋勇当先,视死如归。

说到底,军队的差距来自于朝堂的差距,而朝堂的差距又来自于皇帝和主要执政官员之间的差距,南宋的皇帝是赵构,宰辅是汤思退,有这样的领导者,他们再能打,也没有用。

而大明军队呢?皇帝是咱们的陛下,身经百战,经验丰富,未尝一败,英雄盖世,主要官员都是陛下的旧部,随他一路拼杀而来,意志坚定,行动果断,毫不拖泥带水,说打就打,这是南宋可以相比的吗?”

周至听了这些话,默默思考了一阵子,而后缓缓点头。

“你说的有道理啊,如果朝廷比不上敌国朝廷,军队再能打再敢战,又能如何呢?现如今也不是唐末乱世了……但是话又说回来,南宋已经换了皇帝了。”

“嗯,现在就要看看这个新皇帝能做到什么地步了。”

周志学想了想,又低声道:“但是这个新皇帝现在刚刚登基就签了协定,做了投降皇帝,身上的包袱还不是一般的重,确实不知道他能否扛得住,重新奋起了。”

“最好别,他要是奋起了,难受的是咱们。”

周至摇了摇头。

“未必。”

周志学缓缓说道:“南宋的问题,不是换一个皇帝或者换一个朝廷那么简单的事情,就算他把朝廷全给换了,难道能把地方官员也全给换掉吗?能把地方上那些阻碍北伐的势力全部清除吗?清除不了那些,他再怎么想奋起,也办不到。”

周至眨了眨眼睛。

“此话怎讲?”

“不是显而易见的吗?南宋真正拖后腿的力量并不在于皇帝,也不在于具体某个人,而是一整个南人群体,他们不想北伐,他们不想打仗,他们只想安稳过日子。”

“为什么?”

“为什么?这个朝廷是南人出钱养活的,官员也主要都是南人出任,高官也好,基层官吏也罢,大部分都已经是南人了,他们现在掌握的权力很大,可要是北伐成功恢复中原了,是不是要把手上的权力分一些给北人?

合着我出钱出力出人北伐,打到最后还要把权力分给北人,自己什么好处得不到还要赔一部分出去,他们就觉得这样的生意是赔本生意,不想做,不愿做,就使劲儿拖后腿。”

周至琢磨了一阵子,感觉这个事情有点意思。

“何等短视,何等无耻,照这样来说,宋国岂不是永远也别想恢复中原成功了?”

“他们本来就办不到,加上还出了赵构这么个皇帝,手里有那么多能打的大将愣是打不出局面……唉你怎么什么都不懂啊?”

周志学看着周至,一脸嫌弃。

周至眨了眨眼睛,有点委屈。

“我就是个带兵打仗的啊……”

周至一句话给周志学说愣住了,他这才恍然意识到周至到现在为止都不是一个复兴会员,顿时一拍脑袋。

“差点忘了……可是你也不能只想着打仗不顾政治,正好现在仗打完了,我给你好好补补课,补完课你就知道我说的是什么意思了。”

“这样吗……好吧,我听听就是了。”

周至点了点头。

另一边,早在五月十四日的时候,明军战胜、宋国签订和约的消息就通过加急快送抵达了中都,送到了苏咏霖的手上。

苏咏霖得知以后大喜,立刻安排枢密院对本次战争的功臣lùn_gōng行赏,然后召集主要负责官员来宫中议事。

议事的内容很简单。

割地之后得到的淮南东路如何安排。

淮南东路必然作为今后对付南宋的前进基地,让南宋没有建立淮河防线的可能,一旦开战就是决战,有助于明军直捣临安,快速摧毁南宋的指挥中枢。

所以这里是单独设一个行省,还是归属于其他行省之中,值得商榷。

“单独设一个行省,这八个州的范围未免太小,且人口数量也不够,据初步估计,八州之地人口数量不过八十万,大部分都是荒芜之地,十分荒凉,不至于单设一个行省。”

田珪子拿着淮南东路的资料看了看,又说道:“但是无论是归属山东行省还是河南行省,都有点不太合适,这两个行省本身的体量已经很大,再扩大,不太妥当。”

田珪子作为重臣直接提出了这样的两个观点,与会其他臣子也就不知道该怎么建议了。

苏咏霖盯着地图看了一会儿,忽然有了一个想法。

“既然河南行省与山东行省都不适合,那就干脆设一个中直辖吧。”

臣子们一起看向了苏咏霖。

“中直辖设立的目的是为了让朝廷中央直接掌控某些要害地区以增强中央权威,维护一统,中都地区连接河北、辽东,北靠燕山,形胜之地,必须全部由中央朝廷控制,以确保中都的安全。

北方有一个中直辖,南方不能没有,我觉得目前来说虽然还早,但是迟早,咱们是要南下对付南宋的,届时,刚刚拿下的南宋必然有很多不稳定因素,需要中央力量直接插入以


状态提示:七百一十五 第二个中直辖--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