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军事历史>启明1158>二百九十一 孔彦舟十分熟练的施展自己的传统艺能

这次撤退其实不能算顺利。

孔彦舟被打的有点急了,脑子里想的都是如何才能把光复军赶走,解除南京路的危险,他本以为这场战争还要继续持续下去,结果不曾想这场战争就这样结束了。

某个晚上,光复军偷偷摸摸的全部撤退了,第二天天一亮,金军只看到河对岸的一片狼藉。

由于光复军在之前一直保持攻势,金军在守势,所以金军并没有很快的反应过来,以至于孔彦舟刚开始也不知道光复军到底是撤退还是诱敌之计。

有部下建议追击,他担心这是计谋,只派遣了少数部队试探性的尾随,尾随了一阵子,击溃了几支殿后的小部队,孔彦舟这才确定光复军是在撤退,而不是诱敌之计。

他很不解,但是心里立刻充满了复仇的冲动。

管你为什么撤退!

压着我打很开心是吧!

老子弄死你们!

孔彦舟一挥手,猛将夏瓯、黄昶便率领还能战斗的金兵追击而去,遇到了主动为大军殿后的赵玉成所部。

赵玉成命令军队死战不退,并且许诺丰厚的赏金。

但是这种情况之下赏金的意义实在是不大,大家所要考虑的是有没有命去花。

踏白军之前接连数次渡河作战不胜,士气不高,也很疲惫,并且得知后方遇难的消息,急着撤退,遇到追击而来的金军没有什么战斗意志。

全靠赵玉成的督促,他们才能勉强抗击一阵。

可是之后夏瓯和黄昶带领各自的亲兵迅猛冲击,很快便冲垮了踏白军的防线,动摇了踏白军的军阵。

赵玉成看的目眦尽裂,感觉自己如果在这里被金兵打散,则赵开山所率领的主力有倾覆之危,于是赵玉成不顾亲信阻拦,亲自带着自己的亲卫骑兵冲上阵前与金兵交手。

一阵血战之后,赵玉成身披三创,损失近半的亲卫,终于击退了夏瓯和黄昶,但是踏白军也到了强弩之末,不能追击,无法扩大战果,只能匆匆撤退。

赵玉成草草包扎创口,感觉士兵已经没有战斗意志,不能断后,便决定自己带着剩下的亲卫亲自给全军断后。

随后,果然又有金兵小股部队数次试图攻击踏白军的溃兵们,赵玉成指挥亲卫骑兵奋战数次,勉强支撑到了黄河岸边。

幸好此时大部队已经顺利开始渡河,周至带领游奕军部分军队接应上了疲惫不堪的赵玉成和踏白军,见赵玉成受伤严重,周至赶快让赵玉成撤退,自己为全军断后。

夏瓯和黄昶被赵玉成击退之后重整军队,卷土重来,对上了周至的岸防部队。

夏瓯和黄昶仗着骑兵数量多,试图用猛冲猛打的战术打垮周至。

面对金兵的优势骑兵,周至已经有了准备,他留下了光复军剩下的全部弓弩箭矢,集合了数千弓弩手组成箭阵,全力发矢射击,阻挡夏瓯和黄昶的冲击。

因为周至亲临一线指挥,随时激励士气,身边亲卫几乎全部战死,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于是夏瓯和黄昶率领的骑兵多番冲击,奋勇作战,却始终不能冲垮背靠黄河的周至所部。

一直到光复军撤退完成,孔彦舟带领的主力金兵还是没能抵达。

夏瓯和黄昶带领的先锋兵力不够,未能打垮周至,眼睁睁看着周至亲自断后,然后毁掉了浮桥。

奔涌的黄河水阻拦了金军的反击,让光复军主力顺利撤退。

用高情商的话来说,开封之战以双方维持战前战略态势而告终。

但是真要说实话,那就是赵开山失败了。

开封没得到,金军南京路主力也没有消灭,后勤基地还被毁了,后方三个州惨遭蹂躏,战前的战略目标一个都没有达成。

不过该说不说,因为在撤退途中赵玉成和周至的良好表现,使得光复军虽然在这一战中损兵折将近万,但是主力勉强是保住了。

只是光复军同样失去大量粮秣物资,士气也极其低落,加上后方遭到惨重损失,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不再具备发动战略进攻的经济实力了。

赵开山控制区已经被他压榨到了极限,如果不狠狠地休整一次,却要继续下去的话,不等金兵来袭,内部就要爆发全新的起义了。

起义军被起义军起义,这可真是充满了黑色幽默的现实。

周至撤退之后,孔彦舟带领的金军主力才姗姗来迟,面对着奔涌的黄河水一样无可奈何。

不过他的心中还是欣喜大过懊悔的。

又是一场胜仗不是?

但是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为什么光复军急着撤退?

明明占据了优势,只要继续打下去,自己这边很有可能就要失去防线,开封危在旦夕,怎么就在这个档口撤退了呢?

难道是后方出了问题?

直到两天之后,得知徒单克宁的汇报,孔彦舟才知道原来徒单克宁带着一千骑兵把光复军的大后方捅穿了,狠狠的给他们的菊部放了血,所以光复军不得不撤退,放弃了攻打开封。

得知这个消息之后,孔彦舟的心情有点复杂。

当然,他很欣喜,这场战争结束了,他安全了。

但是同时也觉得不爽。

一来,建立最重要功勋、扭转战局的不是他,而是徒单克宁这位落难的皇亲国戚。

二来,这皇亲国戚很不受皇帝待见,是被发配过来的,要是被他抢了头功,皇帝应该也不会高兴。

三来,他给边境诸州府的命令是固守,而不是出战,徒单克宁贸


状态提示:二百九十一 孔彦舟十分熟练的施展自己的传统艺能--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