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不上身体不适,廖化胡乱披了件衣服,来到陈东身边。
不需要廖化提醒,陈东已经做了第一轮部署,士兵排列好防御阵型。
陈东报称,这一轮进攻的敌军是从兴山城外大营直接冲过来的。
敌军人不少,但没有骑兵。
冲在最前方的,都是手持短刀盾牌的江东兵将。
敌军到达浮桥战场,还需要走很长一段距离。
廖化军将士连战连胜,斗志高昂。
几乎刚刚把伤兵与身体不适的将士们转移到后方,战斗就打响了。
敌人的攻势很猛烈,廖化军的反击也同样凌厉。
期间,廖化也想使用弓箭助战,但是,廖化还没有调整好状态,拉不开硬弓。
廖化只能把指挥权交给陈东。
陈东的指挥倒也中规中矩,没犯错误。
敌人的进攻也很保守。
所以,两军的僵持状态一直没有被打破。
陈邵统帅的西岸部队很快解决了浮桥上残留的火情,并且,将浮桥破损处修补好。
部队登上浮桥渡河,支援东岸战场。
敌人看到援军之后,鸣金撤军。
对于敌人这场吃来的攻势,廖化并不理解。
浮桥战事进行的最激烈时,敌人选择按兵不动。
哪怕敌人对廖化军发起反击了,敌人城里的主力部队依旧迟迟没有行动。
给廖化种感觉,敌人对于反击廖化军这件事情,并不上心。
陈邵很快来到廖化身边,似乎说了很多。
然而,廖化身体不适,没有仔细听。
叮嘱陈邵保护好浮桥,挡住敌军反攻之后,廖化在少量士兵的护卫下,和伤兵以及下过水的将士们回到山上休息。
果不其然,第二天,廖化和很多人感冒了。
幸运的是,关平已经在山上搭建好了临时营地。
将士们在营地中休息,山下军务都交给关平和陈邵两人处置。
廖化觉得自己身体状态基本恢复的时候,已经是三天以后了。
营地中依然非常忙碌,大量将士转运物资,这座临时搭建的营地,似乎已经成为了大军的一个重要中转站。
看望过营中的伤病将士,确认大多数人身体无大碍,叮嘱众人安心休养之后,廖化来到营地边缘。
俯瞰山下,战局尽在廖化军掌控中。
浮桥似乎完好无损,浮桥两岸新增了两座大营。
西营位置远离浮桥,大军在浮桥和熊山的中部驻扎。
东营则紧邻浮桥。
站在山上,廖化无法掌握最新情报,他立即下山。
在西营主营帐内,廖化见到了关平。
如果面对的是陈邵,廖化多少得保持点警惕心。
和关平在一起,廖化一点不用防备。
见到廖化,关平也很高兴。
关平直接讲起战后部署。
夺桥胜利之后的第一天,敌人发动过两次大规模反击,关平一度带兵过河增援。
敌人的进攻都失败了。
接下来的两天,双方保持了默契。
两军都增加了斥候和巡逻士兵的数量,但是,没有人再发动进攻。
廖化军部署在三处要地上,将士们各司其职。
廖化的三百精兵,守在东岸的两道防线上,防止敌人斥候北上。
关平统兵驻守西岸大营,陈邵带队防守东岸营地。
可以说,整个兴山城外,都在大肆建设。
进攻失利之后,敌人放弃了大兵进攻。
但是,他们没有忘记派出斥候,大肆破坏。
敌人水军也曾进行过一场试探进攻。
敌人派出了五艘快船,趁着夜色偷袭。
但是,敌人的船队没能接近浮桥,在浮桥南边很远处,被拦江铁锁挡住了进军通道。
铁锁只是水陆防御的一部分手段,关平和陈邵两将还分别在铁锁两端部署了弓箭手和会水的士兵。
廖化军的拦江铁锁不是一个整体,很容易破坏。
但是,敌船不敢冒着后路被截断的风险,贸然北上,最终,船队无功而返。
廖化军在兴山城战场占据了战略主动之后,开始调整状态。
将士们不仅加强防御部署,还进行充足战斗准备。
西岸大营远离战场,危险不大。
所以,这座大营存在的主要意义,是阻碍敌军斥候侦查。
孙桓未必敢冒着兴山城兵力空虚的风险,强行渡河攻击西岸。
再说了,即使孙桓侥幸得手了,敌人依旧会退回兴山城。
东岸大营才是战争的主战场。
了解完情况,廖化开始过河,关平也跟着一起。
关平补充了一句,他已经派人前往房龄,请求房龄守军速速调拨粮食支援。
两个人很快过了浮桥,来到东边的营地。
西岸防御中规中矩,东岸防御却已经和铁桶一样了。
可以看出,陈邵对营地的防务很很上心。
陈邵也不是个蠢人,他已经背叛了江东,注定无法回头。
只有跟着廖化走,才能保全性命。
东岸大营以敌军的帐篷为基础,进行了充分扩建。
除了必要围墙和鹿角之外,水面上还存放了一些木筏。
木筏数量不多,也无法进行大兵团运输。
但是,这些水上工具可以执行最简单的运输任务,转运少量兵员和物资。
廖化甚至发现,不少木筏上堆满了柴草。
陈邵确实有过思考,这些木筏可以在必要时候承担起火攻任务。
军中有不少工匠,这些人正在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