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青春校园>三国志廖化新传>第87章 二中选一

熊山大营里,吃粮食的人不少,可以作战的兵力却不算充裕。

分兵同时攻击两座城池,并不是廖化心态膨胀了,这也是一种战略手段。

廖化真正的目标,是兴山城,巫县方向的进攻,仅仅是佯攻。

和奇袭兴山城相比,进攻巫县的风险很低。

巫县位于西荆州的尽头,距离最近的大城,是巴东城。

陈邵带领廖化攻克巴东城之后,巴东城的兵力和物资都受到了重创。

残留的江东军自保尚且来不及,根本没有余力支援巫县。

越过巴东,可以最快支援巫县的,是姊归。

然而,秭归的兵力,同样在之前的伏击中遭到重创。

短时间内,巫县守军成为了一支孤军,根本得不到有效支援。

只要巫县守将不是太刚愎自用,或者鲁莽的人,他就应该会明白,现在的巫县,只能选择最保守的战法。

如果廖化集中兵力强攻巫县,未必不能破城。

但是,针对兴山城的攻势更重要。

进攻巫县的任务,既不是歼敌,也不是夺城,而是破坏巫县的战争潜力,从民间换取粮食。

廖化的真正主攻方向,是兴山城,他会亲自带兵行动。

除了确保奇袭的顺利,廖化同样希望重新走一遍东进路线,和苏由亲眼确认将来一段时间的施工路线。

最关键的,廖化希望趁着江东军守备空虚,再度重创一支江东军,这样,更有利于接下来的防御战。

廖化在西荆州多次取胜,他的最终目的,却始终是以攻代守。

虽然取得了连番胜利,但是,与江东军正面对抗的时机还不成熟。

再次攻克巴东城的时候,曾有部将提出下山据城,和敌人进行城市攻防战。

廖化驳回了不理智意见,批评了将士们的轻敌心态。

两个方向的进攻,都非常重要。

给出选择后,廖化把自己的真实想法告诉了关平。

按照廖化的说法,兴山城方向才是实招,巫县的进攻只是虚招。

关平是个战斗狂,应该会选择兴山城.

出乎廖化的预料,关平决定带队进攻巫县。

关平坦诚,如果廖化决定亲自带兵前往兴山城,那么,自己在战场上发挥的作用并不大。

反倒是留在巫县战场上,关平可以更好的配合廖化行动,吸引敌军更多注意。

廖化认可关平的判断,两个人同时偷袭兴山城,确实是种对将才的浪费。

廖化也没有让关平孤军南下,给关平配备了一个副手,那就是陈邵。

在巴东城的进攻中,陈邵表现出色。

廖化保证了陈邵的地位和待遇,对方依旧享有统兵权。

只不过,廖化对陈邵还是有所防备。

这次下山,廖化带回了近两千降兵,这些人大都接受过陈邵的指挥。

这些降兵的数量,已经超出了熊山现有廖化军的二分之一。

陈邵的存在,是一个不稳定因素,很容易打破山上的均势。

以补充战损为由,廖化分走了大半降兵,打散了交给各位部将。

让陈邵跟随关平下山,也是为了避免陈邵在山上扩大影响。

虽然有所提防,但在物质奖励上,廖化却非常慷慨。

不少从巴东城带回的银钱,都被廖化送给了陈邵,陈邵和廖化两个人的关系也还算融洽。

带着关平,廖化找到了陈邵,把进攻巫县的计划告诉对方。

陈邵当场表态,会在下山之后,全力支持关平。

廖化叮嘱两位将军,保全自己实力为第一要务,切不可轻敌。

进攻巫县的目的,是为了吸引西荆州的敌军注意。

所以,陈邵接到任务后,立即担任先锋,带兵先行下山。

除了佯攻,廖化还给了关平一个任务。

要求关平使用山里获取的木材、药材和猎物,从山下的村民手里,换取需要的粮食和铜铁。

……

回想起从兴山城突围的种种往事,廖化感慨万千。

那一次行军,将士们在山里行进了八天。

第六天,部队遇到了断粮风险。

全军覆没之前,将士们走出了熊山,进攻了守备空虚的巫县,夺取了粮食。

其实,那一次行军时,廖化的运气非常差。

詹晏是一个重视情报的将领,在山中部署了大量斥候和暗哨。

廖化和他的人却完美避开了全部友军。

如果早一些和詹晏会师,或许,廖化也不会带领将士们在巫县拼命。

这一次东进,虽然行军人数更多,将士们却携带了充足的粮食。

除了以新军为骨干,组建起的千余战兵之外。

随军东进的,还有一千名辅兵。

辅兵不负责作战,任务仅仅是运送粮食。

廖化专程带上了苏由,两个人在东进的过程中,反复确认未来的施工通道。

熊山的北面是上庸,西面是巴蜀。

比起巴蜀的物资支援,廖化更信任上庸的援助。

不论刘封对自己怎么样,守卫房陵的王甫肯定不会坐视自己不管。

只要能够在群山里凿开一条通道,房陵的关羽军就会成为廖化的可靠外援。

行军路上,廖化和苏由两个人多次脱离行军队列,搜集山里的数据信息。

苏由:“咱们行军三天了,出山的时间不会太久。”

廖化认可苏由的结论,大致相同的行军路线,截然相反的行军方向。

然而,这次行军,根本用不了八天。

状态提示:第87章 二中选一--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