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青春校园>三国志廖化新传>第115章 樊胄潘濬

站在城头,俯瞰城下。

樊胄一行和江东军的骑兵很快相遇。

互相行礼之后,樊胄开始和对方交谈。

站在城头,距离又远,廖化听不见城下众人说了什么。

廖化意识到,谈话氛围很融洽。

大概一个多时辰后,谈话结束了。

江东军骑兵先离开,走了没几步,带队的骑兵勒马转身,对樊胄行了个礼,随后,扬长而去。

樊胄几人盯着江东骑兵看了一会儿,转身返回临沅城。

走下城梯,廖化命令士兵打开城门,迎接樊胄几人的归来。

没等樊胄纵马入城,廖化迫不及待的询问,“潘濬跟你说了什么,他想达成什么目的?”

樊胄的脸上出现疑惑,“我不知道,潘濬什么正事都没有跟我说,他反复提荆州的旧事。”

似乎是意识到了廖化的怀疑,樊胄连忙辩解,“太守不要误会,我几次试图提起战情,对方却完全不接话,很快转移话题。”

从樊胄的脸上,廖化看不出对方撒谎。

樊胄连忙辩解,“廖太守,我本不想去,是你让我去的!”

廖化笑了笑,“没事,樊将军首倡大义,功在社稷,我相信将军。”

等待樊胄入城,城门缓缓关上,廖化陷入沉思。

如果樊胄没说假话,这就意味着,大兵压境的当下,潘濬抛下军务,花费大把时间,就为了和樊胄叙旧。

潘濬的行动并不符合常理。

要么,樊胄已经投敌;要么,这是潘濬的一个计策。

潘濬对话进行的时候,廖化不在现场,所有一切只能推测。

只要是行为,都有目的,不合理的背后也总能发现真相。

如果樊胄没有投敌,潘濬很可能使用了离间计。

通过和樊胄无意义的叙旧,让廖化对樊胄起猜疑之心,离间城里的军心。

这个推断有一个前提:潘濬需要知道,樊胄不是临沅城里唯一说了算的人。

如果樊胄真的投敌了,那么,潘濬同样会从樊胄口中得知廖化的身份。

隐瞒身份似乎已经没有了意义。

樊胄有一件事说的很对,是廖化逼着对方赴约的。

提高警惕的同时,廖化暂时决定选择相信樊胄。

廖化转移话题,“流民的安置和筛查进行的怎么样了?”

樊胄连忙回答,“我已经安排下去了,三个城区的流民工作都由夷兵负责,为了避免东门事情再次发生,流民的武器,一律收缴了上来。”

指派夷兵首领安置流民,可以把汉族豪强从琐碎的政务中解放出来。

而且,夷兵首领和汉人流民之间没有直接关系,执行工作的时候立场更客观。

廖化希望收缴上来的,仅仅是兵器,樊胄却要求夷兵们收缴武器。

一字之差,执行标准发生了改变。

如果执行筛查任务的夷兵不注意工作方法,很容易激化汉兵和流民的矛盾。

想到这里,廖化产生了一丝不安,把政务分配下去,似乎不是一个明智选择。

廖化:“江东军暂时没有攻城意图,东门也没有军务需要处置,闲来无事,你带我去看看流民的安置情况吧。”

樊胄当然不会拒绝。

除了直接面向敌军大营的东门,临沅城的北、南、西三座城门,都设置了专门安置流民的营区。

樊胄就近带领廖化,前往北门的流民安置点。

城里的局势比廖化想象中更糟糕,接近北城的时候,廖化听到了不少呵斥和告饶声。

廖化几人出现的时候,一名夷兵正强行从流民手里取过包裹检查,检查完的包裹也随手一扔,一阵清脆的陶器碎裂声响起了。

流民哭泣着收拾包裹。

廖化立即追上了夷兵,亮明自己的身份,责令对方向流民道歉,同时,自己付钱给流民进行补偿。

北城的形势很混乱,廖化终究只有一个人,他没办法帮助所有人。

在夷兵的带领下,廖化很快来到了安置点的核心区域。

夷兵的行动很有成绩,在安置点附近,各种武器堆积在了一起。

除了少量短刀,现场还有大量菜刀和棍棒。

北城已经是一地狼藉。

来到夷兵首领面前,廖化叫停了夷兵的筛查工作。

廖化倒是认识面前的夷兵首领,对方是接到求援命令后,最早赶到东门的一名夷兵首领。

环顾附近流民的表情,这些人的脸上大多带着恐慌和敌意,不少人已经受伤了。

夷兵首领看到廖化似乎很惊喜,“我们的效率很快,至少四分之一的流民已经完成了筛查,请太守放心,我们已经把身份可疑的流民控制住了。”

“我可以向您保证,将士们会第一个完成任务。”

看到表功的夷兵首领,廖化也不知该怎么开口。

廖化:“筛选工作暂时停止,你带我去看看那些可疑流民。”

夷兵首领没有推托,在前带路。

很快,廖化就来到了一个带院的房子里,院子里聚集了近百号人,有老有少,有男有女。

如果按照北城的标准和比例,全城大概会有千余可疑流民。

如果江东军有这个号召力,东门早就失守了。

廖化疑惑道:“这些都是可疑人员?”

夷兵首领讨好的笑起来,“没错,请太守放心,我一定尽快查清北城所有的可疑流民,保证北城万无一失。”

派出一名士兵,要求对方带三名可疑流民接受问话之后,廖化面无表情


状态提示:第115章 樊胄潘濬--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