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仙侠修真>道心天下>第三卷 第一百二十三章 胶着

第一百二十三章胶着

当年朱棣与蓝玉分别执掌大明北防的半边天,其实是朱元璋有意让二人互相牵制以巩固z政权对边军的控制,所以两方也一直是摩擦不断。请记住本站的网址:。后来太子朱标病死,朱元璋立朱标之子朱允炆为皇太孙,素有野心的朱棣更是紧紧盯住了蓝玉,因为掌有重兵的蓝玉可以说是朱允炆最强有力的外援。这里也就不能不提一下朱允炆与蓝玉的关系,蓝玉是开国大将常遇chun的女婿,所以蓝玉与太子朱标也算是亲戚,二人极为交好;朱标死了,朱允炆继不仅承了朱标皇储的位子,自然也继承了他老子给他留下的社会关系,有野心的朱棣当然就把蓝玉视为了死敌,所以在大明有名的蓝玉谋反案中朱棣推波助澜,给了蓝玉最为致命的一刀,在那时就为他今日的谋反奠定了一块坚实的基石。

朱能作为朱棣的心腹爱将自然知道这些陈年往事,但他也知道自己现在得罪不得刘子明,却也不肯弱了气势,他眼中闪过一道寒光,冷冷的看着刘子明说道:“会有机会的,到时我朱能一定奉陪。”

刘子明根本没有理会朱能的豪言壮语,也懒得与他多说,立刻转面迎向正驻马阵前的弥途,笑道:“弥途贤弟生擒敌酋当为首功,有兴趣在与我杀一场吗?”

弥途早已看出了刘子明与朱能间不和谐的气氛,但他与燕王一系的人现在也可谓是是敌非友,所以看都没多看一眼朱能,将手中的蒙古万户向马前一扔,笑道:“杀鞑子是件快事,兄弟那有推辞的道理,子明兄尽管吩咐便是。”

刘子明听罢哈哈大笑,令几名近卫将蒙古万户押走,然后将手一举对已然整队完毕的部下喊道:“弟兄们,杀鞑子!将所有的蒙古鞑子都赶回他姥姥家去。”

蓝家军刚经大胜士气正隆,此时哪里还用得着鼓舞士气,立刻将手中的兵刃高高举起同声喊道:“杀鞑子!将他们赶回姥姥家去!”

刘子明对手下的表现非常满意,大手向下一挥,高声下令:“出发,杀鞑子!”

一时间,马蹄声轰鸣,再次震动了天地,数千匹战马卷起无数风尘风驰电掣般的向着远处冲去。

朱能对刘子明的无礼虽然非常生气,但也毫无办法,其实此时他最为担心的就是朱棣所帅的燕军主力,也不知此时朱棣是否顶住了蒙古主力奇袭。如今见刘子明率部向着双方主力的方向而去,他也赶紧下令所部跟在蓝家军身后回援朱棣。

朱棣陷入了苦战之中。

一万七千名蒙古骑兵就像巨浪一样紧紧跟在传令兵的身后冲来,根本没有给他留下多少准备的时间,前锋几营连阵型都不及展开就被蒙古骑兵的浪chao淹没。

军情紧急之下朱棣没有丝毫慌乱,表现出了他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他一声令下,次子朱高煦身先士卒带领五千名近卫骑兵向蒙古人发起了决死反冲锋,很快两军骑兵绞杀在一起蒙古骑兵的攻势为之一阻,为朱棣争取到了宝贵的喘息时间。

其实大明与蒙古征战多年不仅对蒙古的骑兵战术极为熟悉,自己更是不缺乏能征惯战的骑兵,不然大明也不会在多次北伐中取得胜利。从大明军制中不仅有数量极为庞大的军户,还有为数众多的马户,就能看出此点,所谓马户就是为了给朝廷饲养战马的人家。燕赵之地作为大明的北方重镇更是如此,所以朱棣此来大宁所率之军自然也不会少了骑兵;再加上朱棣刚刚兼并辽东军,军中就更不会少了战马,因此朱棣的中军才会有了如此多的骑兵。

此时朱棣利用骑兵争取到的宝贵时间一边收拢溃兵,一边将近万步兵列成了倒品字形的三座方阵,每阵相隔八十步作为骑兵通道;而阵型凹处正对着蒙古骑兵。阵型一成朱棣立刻命令陷入苦战的骑兵撤向阵后,而步兵大阵则缓步迎向了蒙古骑兵。

蒙古骑兵哪里肯放过与他们作战多时的朱高煦,一见朱高煦撤退立刻如浪chao般向着明军大阵涌来。但刚一接近大阵一箭之地,明军大阵前出的两个方阵之中立刻she出一蓬蓬箭雨。霎时间,蒙古骑兵左右两翼立刻被一片片放到,人喊马嘶之声响成一片,冲势也为之一顿,顿时与主阵中锋拉开了距离。

最可怜的还是蒙古骑兵的中锋,由于冲势过猛收势不住竟一头扎入了明军大阵的凹处。

明军后阵早已恭候多时,一见蒙古骑兵中计立刻拼命顶上,迎头挡住了蒙古骑兵的去路,而阵中更加密集的箭羽就如疾风骤雨般飞she而出,只顷刻间便将中计的蒙古骑兵中锋she了个人仰马翻。

蒙古骑兵一见中计赶紧向后撤退,却哪里有那样容易的事。明军前出两阵此时早已转过头来一起向中间挤压。先是弓箭齐she,紧接着便是如林般的长枪冲击,眨眼间便将蒙古骑兵杀了个人仰马翻堆尸如墙。

蒙古人两翼一见中锋陷入明军阵中不敢怠慢,赶紧再次催马冲来,想要解救中锋。而此时朱高煦却是从大阵后方冲出死死的拖住了蒙古骑兵的两翼。

朱高煦虽贵为王子,但也是跟随父王朱棣阵前厮杀了多年的狠角色。就在刚才的交锋之中,他率领的五千骑兵只眨眼的功夫便倒下去了两千余人,可以说的是损失近半。此时他更是杀红了眼睛,虽然他所率骑兵处在绝对的劣势,却仍是死战不退;他自己更是亲率数百名精锐近卫在蒙古骑兵阵中左右冲突,虽身被数创却仍是身先士卒。众近卫


状态提示:第三卷 第一百二十三章 胶着--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