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都市现代>辛亥大军阀>第八百零一章 十月下旬攻势!

十月份,注定是属于不寻常的时间,不但苏德战争进行到了最为关键的时刻,更为重要的是,日`本和中国以及美国都先后加入了战争,日`本对英国和美国宣战,直接导致了太平洋战争的爆发,也把美国拉进了这场世界大战,而中国出乎列国意料之外,没有对苏俄宣战反而是对俄罗斯共和国宣战,所造成的影响甚至比美国参战都要大,因为中国对俄罗斯共和国宣战,并且对苏俄进行扶持,结成一个准军事同盟的关系。

然而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中国对外的态度非常的复杂,并不能简单的认为中国和英美联合或者说和德国敌对。

因为不但对俄罗斯共和国宣战并扶持苏俄对抗德国,同时中国还向德国继续提供大量的资源。

而且中国还对日`本进行全方位的资源支援,以延长日`本的战争持续力,哪怕是英国和美国严重反对,甚至英国把香港归还了中国后,中国都没有停止对日`本的支援,从这一方面来说,中国又是间接和英美进行了对抗。

可以说,目前中国的战略方向在外人看来是模糊不清的。但是在陈敬云心中乃至其他几个中国的核心决策人心中,都是有着非常明确的战略目的。首先第一点就是保证北方地区的绝对安全,而出于这个目的导致了对俄罗斯共和国宣战并扶持苏俄。而第二点就是最大程度上的削弱英美两国的战争能力,扩大中国在太平洋以及东南亚地区的利益,而这一点就导致了中国扶持日`本。[

“现在日`本人的进攻速度很快,他们在太平洋地区的舰队已经往东调集,并准备对英国的远东舰队和印度洋舰队进行打击,一旦他们在南海上掌控了制海权,那么他们在东南亚马来西亚地区以及菲律宾地区的行动就会变得更加顺利!”

关时杰指着一副巨大的中国以及周边国家的地图如此道:“而且从日`本海军在珍珠港海战中所发挥的实力来说,他们击败英国在亚洲地区的舰队应该没有太大的问题!”

陈敬云听罢点点头:“日`本人虽然说被我们进攻俄罗斯共和国的行动搞乱了阵脚,但是他们已经没有后退之路,只能是加强加快行动以获取他们所需要的利益!”

顾维钧道:“有一个需要注意,现在日`本方面已经开始试探美国方面,寻求和美国议和!”

陈敬云听罢后却是笑道:“这日`本人的算盘倒是打的好,不过他们的想法注定是要落空了,美国的罗斯福好不容易才找到借口说服美国的民众参战,除非日`本是条件投降,不然是别想美国会答应日`本的求和了!”

美国早就开始准备战争准备了,要不然去年以及今年也不会花费海量的军费扩张部队,单单是埃塞克斯级航空母舰就已经开工了十几艘,战列舰也一大票,这么大规模的扩军摆明了就是要参战嘛!

现在日本主动对美国宣战,这就给了罗斯福最好的参战借口。

不过话又说回来,美国在太平洋上的局势很不秒,两艘航空母舰被击沉,使得美国在太平洋上至剩下一艘航空母舰而已,尽管美国已经开始抽调在大西洋舰队回防太平洋,同时也开始紧急改装部分巡洋舰的船体为航空母舰用以增加海军舰载航空兵的实力,但是短时间内美国海军在太平洋上可发挥的作用不会太大。

而美国海军在太平洋地区的存在被削弱后,也使得日`本海军能够腾出手来执行一系列对英国亚洲舰队的行动,如果没有珍珠港海战一役,日`本海军可不能这么快腾出手来。

说起来,这也是处于了日`本海军原则的作战计划的,按照日`本海军的预料以及在九月份以及十月份中日之间的秘密协定,英国海军原本是由中国海军来应对的,当时陈敬云也是为让日`本相信中国会对英国动手,不但在东南亚地区部署了众多陆空军兵力,同时也是把中国海军的大部分主力舰队都调到了南海。

当初的陈敬云预定的战略是,中国海军将会封锁马六甲海峡的东部,迫使英国海军法和美国海军协同作战,能够让日`本海军有足够的力量去应对美国海军,但是在珍珠港海战一役后,美国海军在太平洋的力量被大大减弱,因此陈敬云也是放宽了对马六甲东部海域的封锁,并减少海军兵力在泰国湾、南海南部地区的活动,从而表现出来一个非常明显的信号,那就是现在我们不拦着英国人你和日`本人干架了,所以要打就赶紧打!

十月的下旬,各国按部就班的执行着属于各自的战略计划,而对于中国来说,目前最为重要不外乎就是快速战略俄罗斯共和国全境了。

自从第七集团军攻克了乌兰乌德后,第七集团军以乌兰乌德为总后勤基地,迅速的向俄罗中部地区的各据点进行了进攻,但是受限于俄罗斯在国内地区的军事力量不强,所以不管是第七集团军还是第八集团军的行动,他们所进行的战役规模都比较小,而且这两大集团军又是占据了绝对的兵力以及装备优势,所以进展还是非常迅速。

但是在西伯利亚以及中亚方向,中国是陆空军进军速度则是比较缓慢,毕竟俄罗斯共和国之前因为进攻苏俄的因素,几乎把所有的主力部队都部署在西伯利亚以及中亚地区,当中国进攻俄罗斯共和国后,俄罗斯国防军的大批主力开始从苏俄前线抽调到东线用以抵抗中国的进攻。

由于俄罗斯国防军大批主力从西线抽调回来,苏俄在东线的溃败


状态提示:第八百零一章 十月下旬攻势!--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