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城里很热闹,家家户户都挂上了大红灯笼,到了街上更是车水马龙,尤其是主街一侧的湖边,更是围满了放灯笼的少女。
“二姐姐,那些东西好漂亮啊。”唐果指着挂在街上卖的各类灯笼,眼睛闪闪发亮。
唐麦顺着唐果所指的方位望去,捏了捏唐果的小脸,“果儿喜欢吗?我们去买,好不好?”
唐果听到这话,大眼睛越发的闪亮了起来,但咬了咬嘴唇,还是摇了摇头,“二姐姐,我不要。”
唐麦瞧着唐果的模样,知道唐果肯定是担心花钱,心里柔软了几分,可还是应了唐果的话,没有带她去买。
街上有猜灯谜的,猜中五条灯谜免费赠送一个灯笼。
唐麦听到路过的人说到此事,喊了声前面的连秀兰和李夫人,指着街上正举办活动的地方道,“娘,李婶婶,我们可以过去玩儿吗?”
连秀兰和李夫人往那儿瞧过,只道小孩子爱热闹,笑着应道,“好,我们过去。”
得到了应允,唐麦拉着唐米和唐果,就跑了过去,跑的时候还不忘对唐柯喊道,“哥哥,你快点儿啊。”
灯笼挂的有些高,唐麦那小小的身子根本就碰触不到,只好将求助的目光投向身后走来的连秀兰和李夫人。
连秀兰家境好,又是家中唯一的女儿,因此从小便是跟着家里的兄长、胞弟学习识字,只是嫁了唐远山之后,担心唐远山多想,从未提过自己识字的事,因此这些便再也没有了用处。
如今回到县城,尤其是在这种时候,识字的用处就凸显了出来。
连秀兰见唐麦求助的瞧着自己,而唐果的大眼睛不时的盯着那些漂亮的灯笼瞧,便抱着唐飞走了上去,拿起了一个灯笼,望向了上面的灯谜,东郊远树看如画,打一个字。
连秀兰想了想,东郊远树看如画,郊的东边是右耳旁,远树,看如画,合在一起,该是一个邦字。
猜出灯谜后,连秀兰将其取了下来,交给了唐麦,“麦儿,你拿着这个灯笼。”回头又对李夫人道,“李嫂子,麻烦你帮我带下豆豆。”
这些灯笼都无需花钱,只需要猜中二十五个灯谜,她就可以给每个孩子都拿到一个灯笼了,想到这儿,她的脸上也露出了笑意。
“秀兰妹子,莫非你识字?”李夫人接过了连秀兰怀里的小唐飞,有些诧异的问道。
“尚未出阁时,识过一些。”连秀兰忆起往昔,脸上浮现了一抹莫名的情绪。
李夫人见状,知晓连秀兰是想起以往的事了,那是人家的家事,她也不好多问。
唐麦一直在听李夫人和连秀兰的对话,她娘识字的事,她倒是知道一些的,不过那也是在前世,唐远山战死后,她才知晓的。
“娘……”唐麦见连秀兰脸上有些酸涩,不由的叫了一声。
连秀兰听到唐麦在叫自己,低头,摸了摸唐麦的头,“麦儿,娘现在去猜灯谜,过会儿,拿漂亮灯笼给你们,可好?”
“好。”
“米儿,你带下弟弟妹妹,跟着李婶婶,在这儿等娘。”
“好。”
这儿的灯笼已经被取的所剩无多,剩下的大多是很难猜出谜底的,而且大多灯笼前面都聚集着人群,而灯谜的另一头的灯笼前,聚集的人则相对少些,去那儿猜灯谜,剩下的二十四个,想来并不需要花费很长时间。
连秀兰走了过去,半盏茶后,已经猜出了二十个灯谜,将灯笼都拿了过来,让几个孩子拿着,当她提着最后猜出来的三个灯笼,看到最后一个灯笼上的灯谜,弃女(打一成语)时,正在考虑,身后突然传来了一道温润的嗓音,“一弃即为一掷,女为千金,此灯谜谜底乃是一掷千金。”
连秀兰愣了一下,回头就瞧见了一位长相儒雅俊秀的白衣男子,那男子见连秀兰回头,也是微微一愣,眼中闪过了一丝不知名的情绪。
连秀兰见一位陌生男子这样瞧着自己,脸上有些尴尬,朝那人点了点头,转身就欲离开,没想到刚走了两步,就被身后的男子给叫住了,“这位姑娘……”
连秀兰顿了下脚步,那男子已经追了上来,并将手中的灯笼交给了连秀兰,望向了连秀兰手中的三个灯笼道,“想必你需要这个灯笼,拿去吧。”
“多谢公子。”连秀兰瞧着手里的灯笼,确实是就差最后一个了,麦儿她们还在另一边等着她,因此也就没再拒绝。
连秀兰离开后,那陌生男子望着她的背影迟迟没有回神,似乎是在想什么,直到他的身后出现一名黑衣男子,对那陌生男子叫道,“爷,事情办好了。”
“嗯。”陌生男子应了声,随即回过了头,望向黑衣男子,似在自言自语道,“你可有觉得方才那位姑娘,很像一个人。”
“爷?”那黑衣男子眼底闪过了一抹诧异,朝连秀兰那儿望了过去,就瞧见连秀兰接过李夫人手中的唐飞,带着唐麦几人朝领取奖励的地点走了过去,那明显就是一位夫人,看起来,应该还是好几个孩子的娘亲,爷这是何种眼神,居然叫那位夫人,姑娘?
莫非爷喜欢的是嫁过人的女子,因此一直不愿娶妻?
“许是我认错了。”陌生男子的眼神黯淡了几分,对黑衣男子道,“走吧。”
“是。”
小小的插曲并未在连秀兰的心里留下任何痕迹,而唐麦也并不知道,连秀兰和一个陌生男子相遇过,直到后来的后来,听那陌生男子提起此事……
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