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军事历史>三国之重振北疆>第913章 诸葛亮想明白了

北海之战以前,司马懿就已经和刘协、吕布等人获得混沌之力,打开北海的结界,获得更强的力量与清晰的指引,只是大幅加快这一步骤而已。

如今混沌之力足够强,指引的路已经非常清晰,时机已经到了,这就是司马懿必胜的决心!

这才只是刚刚开始,曹操只是第一个猎物。

与此同时,孔融起草的文书传遍各地。

“逆贼童远为了阻止曹操控制洛阳,决大河以淹关东!天子号召天下共同追随大汉,讨伐童远逆贼!”

孙权、刘备都已收到孔融代表朝廷传来的诏令。

刘豹、马超、轲比能也都收到了。

拓跋鲜卑、慕容鲜卑、高句丽也都收到了。

三韩、贵霜、安息帝国等都即将知晓此事。

童远将与全世界为敌!

......

曹操遭遇灭顶的同时,其他地方也发生着重要的战斗。

洛阳城外,诸葛亮等人当然不会什么都不做。

之前与鲍勋等人交流分析,基本判断出刘协早已任用司马懿,他们共同策划了割土予胡、嫁祸自己,杀人灭口,再挑起战端的毒计。

被极端士族所把控的朝廷,已经不是他们应效力的那个朝廷,变成了被权力和野心驱动,祸乱天下、助长胡虏的奸邪之发源地。

可要帮曹操吗?

当然不!

曹操眼看就要控制朝廷和天子,作为巡城监都尉的自己,心里感受非常复杂。

在这关键时刻,罗伟和鲍出来到巡城监驻地。

城西一带秩序初步稳定。

洛阳城已经紧闭城门,难民数量稍微缓解,巡城监与四海商帮联手,又有西市留下的老弱为基础,目前整体情况可控,巡城监政令也可直达基层。

交流起目前形势,众人对朝廷走向今日这个结果无比叹息,但也不觉得这是个偶然。

朝廷正式联合鲜卑、高句丽与三韩一事,已经基本落实,其目的就是为了对付魏晋两公国。

此举非常惊骇,但随着士族逐步掌权早有这个趋势。

汉灵帝时买官太尉的冀州名士崔烈,就主张彻底放弃凉州。

士族韩遂投身羌乱,摇身一变成羌乱最强者。

袁绍扶植乌桓共同对付公孙瓒。

袁家诸子投踏顿,为其带路反攻幽州。

这些是最知名的,如果没有童远等人平定羌乱振兴北疆,不知还会恶化到什么地步。

罗伟把童远的分析告诉大家:“对于朝廷来说,除了大士族根本无人可用。政令无法抵达基层,下层包括书籍、人才在内的资源,几乎被士族所垄断。”

“缺乏基层力量的刘协,根本无法越过士族看到人才在哪。天子用人只能在士族中寻觅,否则政令难以出宫,这在董卓、王允、李傕、李儒和杨彪身上并无多少差异。”

甚至当天子重新掌权后,这种局面也是一样。

谷如此就有非常奇怪的一点,为什么远在宫城的天子,会突然征召荆州的诸葛亮?

孔明夫妇当时对天子三次派人于茅庐中相请非常感动,可到现在越想越觉得可怕。

到底是谁向天子举荐了自己?

为何能够得到如此重用?

似乎只有徐庶这一个可能……

关于徐庶的立场,罗伟和鲍出收集到一条情报,那就是徐庶母亲早已病逝,据说和曹操、程昱有关。

程昱将徐庶母亲请去,想以此让至孝的徐庶乖乖投奔。结果徐庶母亲阴差阳错生急病去世,没有人能搞清是怎么一回事。

诸葛亮早在隆中就知道徐庶非常孝顺,徐母如果因曹操、程昱而死,那确实是不共戴天之仇。

如果这样,那他向天子举荐自己,那就非常合乎逻辑了。

诸葛亮对众人说道:“我去找徐元直问清此事,也了解一下他到底怎么看目前的局势。”

月英、张辽表示一起带兵跟着一起去,既能搞清楚怎么回事,又能一起保护诸葛亮的安危。如果他人觉得带兵很是奇怪,也能说是警惕曹操的行动。

左延年却在沉思着什么,明显没有一同行动的意思。

诸葛亮、张辽早已知晓左延年背景不简单,时至今日他当然不是刘协的人。

思来想去大概只能是那边的了。

“左兄尽管去做,相交一场时间虽短却肝胆相照。”

“哈哈,还是让你先说出口了。”左延年笑着面对诸葛亮。

“其实某由于长相和音乐才能,自幼就被士族们当做表演者……那些士族真实的面貌早已看到不知多少,有很多见不得人,直抵心中各种恶趣味的享乐……”

他说自己经历的时候,语气非常平淡,往日轻松随意荡然无存,显然这是其心底的痛处。

“后来,幸亏晋国公那边振兴河东与并州,在屯田之中发展音乐和文艺。这不是为那些上层人服务,而是真的体现他们的生活和志趣。”

“也许在造诣和品味上,与士族有些差距,但那边真的突破了士族对文化、音乐的垄断,普通人凭借双手和头脑,就可以参与进来。我和义姐妹们才得以真的被平等对待……”

这段故事很短,但一点也不简单。

童远没有见过他,但开创的空间让他和很多人得以有不一样的人生。

也许没有新西凉军,他以后还能成为音乐大师,但那必须依附皇族或者士族才能实现。

诸葛亮说道:“看来跌跌撞撞,最后要和晋国公合作了。”

左延年说道:“不论天子与


状态提示:第913章 诸葛亮想明白了--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