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军事历史>三国之重振北疆>第121章结盟黑山军

通过和孙资孙彦龙的交流,童远对太原王家、阳曲郭家有了初步的了解。

太原王家是新晋的世族,是依靠阳曲郭家发达起来的;祁县王家因王允很照顾晋阳后辈,晋阳大族对祁县王家均有好感,关系不错。

阳曲郭家和祁县王家关系更好,而郭家、王家和幽州大司马刘虞关系甚密。祁县王家与太原王家是太原附近的实际控制着。

因董白、童远杀了王允,又逼得祁县王家逃遁,自然痛恨董家,且董白、童远的势力远不及刘虞、袁绍。

董白、童远代表着西凉军,又不能翻脸,童远估计能接受他派去管理民生的官员和通商就不错了,以孙资的能力和身份去和两家谈判应该能成功。

孙资去了晋阳拜访了王柔、王泽,说明了来意。

二王表面客气,以晋阳四面大军环视为借口谈论晋阳的不利处境,对于孙资的提议避此而言他,只是虚与委蛇,不谈实质话题,第一次会谈没说出个所以然来。

他去了阳曲拜见郭缊,三次才得见面。

郭缊地位很高,孙资以晚辈见礼,当谈论政事时郭缊也是说些事实而非的话,既不答应也不同意,最后说回去让大家商讨。

第二次见面,孙资不再和郭缊商谈,而是把童远在河西、河东的所作所为滔滔不绝地讲出,无非是驱逐外敌,促进贸易、开荒种地、改善民生。

合作则互惠互利,敌对则两败俱伤,免不了引经据典以历史为证。以三寸不乱之舌终于说服了郭缊,同意接受童远派来的官员和贸易往来。

回到太原,由于郭、王两家已通气,虽然不免费些口舌,最后经历了一番波折,完成了童远交给的任务。

所以这晋阳附近的情况也终于安定下来,郭家、王家暂且是友不是敌。至于他们未来如何选择,还要看后面的情况发展。

……

“父亲,为什么我们非要来这个地方,会见那个平北将军呢?”

“方儿,你还太嫩了。大战之前,必须确保后方的安全,这既是战略上的考虑,也是让弟兄们放心的关键。他不来请我,我还要派人找他呢。”

骑在马上对话的父子,正是黑山军首领、平难中郎将——张燕,和他的儿子——张芳。

张燕与西凉军是暂时的朋友,不过这个朋友非常有限,只是因为有共同的敌人而已。

张燕心中感叹,这个平北将军还真是有点意思,直接送来五百斤盐作为见面礼,态度非常友好,并邀请他去祁县相见。

他考虑黑山军一直无法深入太原郡,而且有所依靠确实比四面树敌要好得多,当然欣然接受,并带领本部的一万兵马前来相会。

黑山军是东汉末年,河北、山西一带的农民起义军,巅峰期规模有数十万人之众。目前,经过近十年征战,战斗力十分强悍。

但是,其内部组织比较松散,更缺乏士族、豪强的支持。几十个头领各自有一片土地,养一批兵马,平时往来较少,战时聚在一起互相帮衬。

近十年下来,除了张燕以外,还有于毒、眭固、陶升、刘石、青牛角、黄龙、左校、郭大贤、李大目、于氐根等共十余支兵马比较强大,各有数万人口,几千兵马。

总体上,黑山军各部都非常尊敬张燕,奉其为盟主,响应他的号召。

童远、张燕在祁县相会,童远出城十里迎接张燕,双方就在城外展开第一步会谈。

童远看那张燕,身高约七尺五寸,瘦弱却有力。知晓他本是三十多的年纪,但满脸褶皱,似乎已经小五十岁的样子,几乎看不出来他身手迅捷、身轻如燕的本事。

又一想,这个年代的苦出身,大多风吹日晒,一辈子也没几天好日子过。张燕出身困苦,落草为寇,后成为朝廷承认的一方首领,也没有多享受奢华,这可实属不易。

童远自然没有怠慢,鞠躬作揖道:“晚辈童远,见过张将军。”

张燕平日对人温和,受到士卒、农夫欢迎。他见童远礼数不缺,虽然不到弱冠年纪,但稚气已脱,身上有股英气爽快,心里就少了偏见,多了几分佩服。

他也不啰嗦,直入主题问道:“童将军见我有何要事?”

童远将两方巩固同盟,展开贸易以及承认黑山军对阳邑、虑虒两县,及大片乡村、山林的统治。

他表示要派遣一位长史跟随张燕,治理黑山军太原郡区域。当然对应的小县的县长、吏员都有张燕这边安排。

张燕听了深感吃惊,之前西凉军与他们同盟主要是为了遏制袁绍,除了军事方面没有任何实际帮助。现在,却是实打实的保障了后方安全。

别人不知道黑山军的难处,他张燕还不清楚吗。黑山军周边各方实力强横,并州多被胡人占据,他也不敢招惹。

晋阳等少数地区,掌握在根深蒂固的士族手中,再加上城坚墙高,这么多年他也没有太多办法。

北边幽州地处边陲,大汉戍卒与乌桓、鲜卑多有战事,甚是精锐,又有刘虞、公孙瓒两个老大级人物坐镇,黑山贼虽大部活动于冀并幽三州交界处,但张燕历来有自知之明,从未到幽州去掳掠过。

好在因为现实利益和朝廷的撮合,他与公孙瓒新结成铁杆盟友,双方贸易往来,合击袁绍,配合的还比较愉快。

偏偏东边、南边比较富裕,但被强敌袁绍,及他的支持者曹操、张杨所占据。幸亏多方势力围攻袁绍等,让他们手忙脚乱,黑山军能


状态提示:第121章结盟黑山军--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