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恐怖悬疑>原来有鬼>第六十四蝴蝶暗示确定奈何桥前古墓确定建于唐朝

虽然佛教典籍浩如烟海,但是关于蝴蝶的记载却可谓是寥寥无几,但是在一些民间的传说当中,蝴蝶一般都是被幻化成灵魂重生之后的化身。

就例如彼岸花的传说,相传在地狱身处开着一种叫做彼岸花的花朵,这种话花开在彼岸之处,而且开花时看不到叶子,有叶子时又看不到花,花叶之间两不相见,生生相错。

在黄泉路上大批大批的开着这花,远远看上去就像是血所铺成的地毯, 又因其颜色红的似火而被喻为“火照之路”,而它们的作用就是构成火红色的花径,指引亡灵们走向三岔河的彼岸,人就踏着这花的指引通向幽冥之狱这种传说看似恐怖,但是这种花却并不是一种邪恶的化身,相反其原意为天上之花,也是天降吉兆的四华之一。

而一般亡灵在回魂夜当天,都会化作一种昆虫回到家乡看望亲人,而这种一般情况之下,他们都会化为一只蝴蝶,而彼岸花自然而然也就变为灵魂重新回到阴间的指引。

刨除这个传说,有的时候蝴蝶也会跟飞蛾联系在一起,都是隶属于同类型的生物,所以有的时候“飞蛾扑火”也被誉为“蝴蝶扑火”,在《心地观经.离世间品第六》中有言:“过去有佛,欲令众生厌舍五欲,而说偈言:譬如飞蛾见火光,以爱火故而竞入,不知焰炷烧然(燃)力,委命火中甘*;世间凡夫亦如是,贪爱好色而追求,不知*染着人,还被火烧来众苦……”

如上的记载当中,不管如何蝴蝶或者飞蛾都是跟红色联系在一起的,而这一点就让伍凯直接联想到丰都阎罗殿中的十八层地狱,但是转念一想却还是不对。现在的丰都跟以前丰都完全的不一样了,就十八层地狱而言,已经被修葺成了一个人工的景点,里面全都是近代的雕塑,最长时间也绝对超不过50年,根本就不可能存在所谓的唐朝时期的机关,也不可能已经被人发现了,否则早就已经上了报纸的头版头条了,那又会是哪呢?

到这里线索好像突然一下子中断了,伍凯当时也是一筹莫展。心想着恐怕只能从显存的古代建筑以及雕像下手了,而且这个东西还是跟蝴蝶有关的。

突然间伍凯想到了之前关于“蝴蝶扑火”的传说,这个传说当中固然有着贬低的意味。代表着,那些自不量力、自讨苦吃、自寻灭亡的行为,但是却同时暗含着另一个含义那就是警戒,古人经常用这个传说来劝阻人们,说明火焰是一种权威。当你碰触的时候必定是自取灭亡,但是只要是你能够相信权威的存在意义,同时也是浸提人们不要向古代的帝王权威做挑战,及时放弃心中一切的仇恨忘却、回头的意思。

忘却、回头?突然间这两个字眼出现在了伍凯的脑袋里面,这个人不愧是之前世袭的“发丘中郎将”的后代,但凭着这简单的传说。脑中灵光一闪便有了既定的目标,要说整个丰都当中最有名气的古建筑莫过于哼哈祠、天子殿、奈河桥、黄泉路、望乡台以及药王殿了,要是这个地方跟古代有关。那恐怕就是只有奈何桥和望乡台能够符合条件了,而且经过之前的调查已经证明,这是一处开山而建的古代群体墓葬,要知道能够开山建陵是唐代墓葬建筑的总体风格,但是这种规模的大型群葬规模。即使是在唐朝这种经济发达的情况之下,恐怕也只有皇家才能够办得到的。

但要是皇家的墓葬的话。那从一开始就根本没有必要躲躲藏藏的,在古代那种封建皇权至上的那个年代,相信即使皇帝要把整个丰都给扒了,都没有一个人敢多说一个“不”字,那么这个地方恐怕就是为了安抚当时被帝王级别人物拉来所垫脚石的可怜人了,想来也不奇怪,要是明目张胆的为这些当时宣称的反叛安葬,那就等于宣告皇帝或者宗室犯了错误错了,在当时那中把皇帝当成是神的年代,那几乎是每一个皇帝都不可能干的事情。

但古代人却非常相信轮回一说的,即使是千古帝王也是如此,他们在寻求长生不老的同时,固然是希望自己统治能够千秋万代的延续下去,但同时却也是害怕自己亏心事做多了,到地府的时候要接受审判,当然更加害怕遇到之前被自己迫害的人,所以这个工程的建造必然要跟镇魂、安魂以及轮回有关。

如上观点望乡台恐怕就是不具备这些功能的,想在回顾前尘恐怕只能徒增伤感,不但没有办法安抚情绪,反而会把那些亡者给直接惹毛了,所以当你要安抚灵魂的怨念的时候,首先必须能够让这些死人能忘记之前的仇恨,最终才能够达到轮回转世的最终目标,这样一个决定性的入口,恐怕也就只能安放在奈何桥附近了。

但是当伍凯调查到这里的时候,却还是出现了一点问题,所以说世事无绝对,很多情况下事情的发展就是这样诡异,它很多时候不会如同意你想想当中那样发展,好不容易已经确定了方向,但是却被一个史料推翻了。

原来根绝其它相关的史料记载,丰都的奈何桥修葺时间是在明洪武年间,这样一来问题又出现了,如果这个地方要是修建在唐中期,那么明朝怎么还会在此处进行扩建或者修凿呢?

伍凯很快就大胆的进行了假设,如果温广军提供的材料没有问题的话,那这个地方就只可能有两种情况:一来就是此处已经被明朝政府发现过,并且派专人进行过勘查,之后认为这里没有用所以进行了破坏,最后在上方重新建立了一


状态提示:第六十四蝴蝶暗示确定奈何桥前古墓确定建于唐朝--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