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科幻未来>华娱之别样人生>第六十三章:采访

“孟导,不介意的话,我们就在你办公室吧,可以吗?”

“我无所谓的。、”

录音笔、笔记本,方芸准备的颇为充分。

孟轻舟的青春系列,已经唤醒了国内影视圈校园爱情、都市爱情的前奏,算是趟路的第一人了。

“孟导,从《失恋33天》到《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从都市爱情到校园爱情,你是以自身的经历,还是依靠敏锐的触觉,开辟了这一新的影视类型?”

“不敢说是新的类型,可能处于年轻人跳跃的想法吧,当然电影中的某些素材肯定是真实的,也有艺术创作的片段,但基本上所有的同龄人都能在其中找到曾经的影子。”

常规的爱情电影,为了让观众有代入感,女主普遍一般,男主就是高富帅。

但在如今的年代,早恋是不提倡的,更别提什么堕t、性冲动之类的。毕竟不是每个人的青春都是如此,丑小鸭变成白天鹅灰姑娘找到水晶鞋遇到王子。

比起玛丽苏我们可能更加要还原现实生活,那样的代入感才更真实更成功而不是一味的靠颜值来提高收视率。要知道很多人都是很努力考上一个普通学校找到一个普通工作过的很普通。

仅此而已。

“孟导,我们看到,你的两部电影,在演员的选择上,有着很大的不同,《失恋33天》还能称作以演技做基础的模式,但《那些年》选择柳一菲和胡戈,是不是更加注重票房的因素?”

“有这方面的考虑,电影需要盈利来支撑,否则投资从哪里来,《失恋》对角色细节要更考究些,《那些年》我更看重时代的影响和年龄的原因。”

“大家也看了《那些年》,柳一菲和胡戈的表现,不算出类拔萃,但很好的完成了角色的塑造,我对他俩的前景非常看好!“

“孟导,你不是导演系专业的,是什么原因让你放弃了做一个演员,选择了做一名导演呢?”

“演员是把理性(之前所做准备和各种信息)转化为感性(情感等能直观感让观众受到的)的职业。而导演是控制这种转化是否准确的角色。”

“也能换一种角度,演员是情感的载体,而导演是处理这些情感变化节奏和引导情感在故事中顺畅变化的角色。”

“我应该不会是一个好演员,因为太固执,在我们那一届中,我的表演细胞可能是最少的,但是我对导演的一切,都很感兴趣,也愿意去认真钻研,所以我选择了做导演!”

“有想过自己的第二部电影就会票房破亿吗?”

“这个是真没想过,也没那么大的野心,初衷都是不亏本就好。”

“两部电影都这么成功,会不会觉得自己已经很成功了,或者是在导演这一角色上,有了立足之基?”

“根本就不敢这么想,我觉得我应该是才刚找到了一点点导演的乐趣,真正的好导演,我还差的太远!”

电影是带着镣铐跳舞的艺术,这镣铐绝对不是审查制度,而是钱。没有钱,而且是很多的钱,拍不好电影。

这也就是为什么导演人才少的原因,好导演成名晚,好不容易搞点钱拍电影,心力不够。

还有一些导演,明明是江郎才尽,却还有电影拍的原因。不自量,以及会忽悠!

一个导演,拍戏演员只找明星,找美女,找出名的人,一是为了票房,二是不自信,没见过谁说我就是要把明星调教成好演员这么没事找事的。

找不出名的,不太漂亮的,其实是捷径。故事,生活,都是普通人做主角。

观众倒也乐意看到那么多那么漂亮美丽高大威猛的男女明星在荧幕上,“艺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即憧憬愿望之类,是一个原因,还有一个原因是习惯了没人拍相貌普通的人做主角的电影。

中国电影,要是男女主角再丑一点,艺术水平就会有很大的提高。

这来源于真艺术才有的底气,来源于能讲好故事的自信,来源于老老实实求真艺术的本分。

美,从来都是人淡如菊的那样。

”孟总,你不仅是导演,还是一家影视公司的老板,你觉得现在的国内影视行业,已经到了不改变就没有出路的地步了吗?“

”我进入行业的时间很短,也没有资格评论目前的国内影视行业的发展前景,但是我始终认为,没有对自己民族文化的深入了解,就不可能产生符合大众的电影!

经过长期的培育和调整,中国电影市场的空间已经逐渐扩大,更多的进口片和国产片一起,将中国电影市场推入新的增长阶段。进口大片数量从10部增加至20部,即为具体表现之一。

不管是哪个市场,好莱坞造梦工厂的产品始终是市场的首选,创造出色票房成绩的进口大片绝大部分来自好莱坞,来自好莱坞以外的进口片只有一部《玩命快递》勉强挤进前十名。综观进口大片票房排行榜,惊悚片、动作片、灾难片等类型片依旧是市场宠儿,它们占据绝大部分的市场份额。

与中国电影相比,好莱坞更迷恋于制作大片,动辄上亿美元的制作费保证了制作水平的不断提高,同时也增加了资金回收的风险。北美电影市场的票房收入早就无法支撑大片的运作,越来越多的影片启动全球放映,只有全球市场才能最大限度地保证资金回收。

作为全球电影市场的组成部分,中国电影市场所占的份额微乎其微,但这个市场始终保持着极大的潜力,并且逐


状态提示:第六十三章:采访--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