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又要看电影?
作为影迷,他们想要体验的是《肖申克的救赎》中教给人对生活心怀希望的坚持,是《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带来的视觉奇效与人性思考,是《这个杀手不太冷》中让人感动的超越年龄的信任与爱情,是《触不可及》这样温情喜剧带来的身心放松,是光影带来美的享受,是对生活的感悟,是超越生活的向往,而不是剧情莫名其妙特效像动画片以及台词充斥着过时网络梗与性暗示的“安静的美男子”、“你吹箫吹得真不错”的圈钱之作。
很不幸,《盗墓笔记》和《封神传奇》带给影迷的恰恰就是这样的观影体验。
《盗墓笔记》全片的节奏始终处于一个失衡的状态,剧情推进缺乏对必要性的论证,诸如吴邪的下墓与故事最后反派boss放弃任务几乎都没有人物内心的变化与逆转;导演的镜头剪辑始终是莫名其妙的状态,一个片段完了丝毫没有过度就直接映出下一个场景;而剧本语言还停留在三至五年前网络语言的水准,全片一些尴尬的笑点居然要靠过时已久的“我是一个安静的美男子”之类的网络梗来胳肢观众;片方鼓吹的特效在前半段还算过眼,但是到最后决战阶段女反派出场时特效就像看国产动画片一般低能。
《封神传奇》处理故事的手法则更为恐怖,所有剧情的推进观众都看不明白而都是靠导演的臆想与自h,所有演员为了陪衬主演无能的演技而表集体零演技,台词则是“只要支持信念,梦想就一定会实现”、“答应我,带着我飞”、“你是我唯一想要的记忆”初中生般的梦呓。
但是这些事情对于电影的发行出品方来说似乎都不重要。向太在报纸上买下整个版的广告说“被世间嘲讽不可怕,不被你看到才可怕”,片方甚至在恶评如潮之后在微博举办了“封神吐槽大会”,一种只要能炒作起来卖出去票房如何说我烂都可以的形象跃然于纸上——是的,他们看重的是有人来买单,而根本不是这是不是一件艺术作品。
电影行业里越来越见不到愿意打磨精品的匠人,但是中国最不缺精明的商人。之如郭敬明,可以算准众多粉丝的粉丝的喜好靠着一众明星堆砌的华服与狗血情感用4部一般的影视作品来获取超过20亿的票房,甚至掀起了“去电影院看这部电影到底能多烂”的猎奇心理。
越来越多的人也津津乐道于电影行业的造富神话。
ip大热我们跟着摇旗助威“再不买就迟了”;一部电影大卖之后我们迫不及待想知道背后的投资方收益多少;一部电影赔钱之后我们也忙着计算赔钱的数字对上市公司影响几何——但是所有喧嚣都遗忘了电影本身应该如何才算是电影。
好在中国的观众正在变得聪明,他们已经会用脚投票,《封神传奇》票房的溃败就是最好的证明:这部拥有着著名ip,拉拢了数位明星,投资巨大质量却十分低下的影片,恰好撞上了中国观众在今夏面对众多烂片之后的情绪宣泄口:打着ip、明星和特效幌子的所谓“大片”,已经难以在中国这个市场再忽悠观众赚到热钱。
但是我仍然禁不住为中国的电影观众感到悲哀。
绝大部分时候,在很多导演和制片人面前,在那些蜂拥涌入这个行业的热钱面前,我们只是被算计能为一部电影贡献多少票房的冷冰冰的数字,而极少能作为一个电影的观众被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