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圆安慰丁春晓睡下,并让张巧从春晓公司抽调一名年轻办公室女文员到医院照顾丁春晓。张巧立刻照办,把一个名叫崔月梅的年轻女孩叫到东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照顾丁春晓。在崔月梅赶过来之后,方圆叮嘱了崔月梅该做些什么,该怎样陪床,考虑问题之周全、细致,连陪床好久的阮少修都自愧不如。
安顿妥当,方圆对张巧说:“现在,我和少修、嫂子一起回春晓公司。有些事情,我们商量一下,明天早晨,召开所有中层干部和各店店长会议。”张巧说:“听方局长的。”
三个人坐着张巧的捷达车,赶到了春晓公司,连夜研究丁春晓生病后的春晓公司运转事宜。方圆认真听取了张巧对春晓公司财务状况和日常经营情况的汇报,不时拿笔在笔记本上写写画画。方圆有管理学校的经验,但没有管理企业的经验,当然,在管理理念上,很多都是相通的。现在,真地要面临着自己掌管一家公司的时候,方圆忽然发现,自己以前确实是有些纸上谈兵,在现实当中,还有很多亟需解决的矛盾和问题。比如,企业员工的管理,与学校教师的管理,是完全不同的。在春晓公司,目前对生产一线和物流一线的员工,更多的还是停留在绩效提成工资,更多地还是在依靠罚款来纠正员工的错误,管理上还处于比较初级的水平。方圆感慨,去年安排了东州大学几个学管理学的博士生来企业兼职,还是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问题,丁春晓还是在依照传统习惯和她认为合适的办法,对企业进行低水平的物质化的管理。按照方圆的理解,管理的初级水平就是靠企业负责人的绝对权威,有的霸道,有的严厉,有的胆大;再上升一个水平就是感情管理,但仍然处于初级水平;再上升一个水平就是制度管理,其实去年在春晓公司尝试建立的,就是制度管理,现在看,有一定的成效,但是制度管理的弊端也暴露出来:纯粹的制度管理很容易激化企业管理者与一线员工之间的矛盾,影响企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从制度管理再上升一个层次,那就应该是以企业文化凝聚人心,汇聚力量。这个企业文化,应当是积极向上的,是能够给广大的春晓员工看到付出努力之后的希望,看到未来的事业前景,能够让广大的员工衷心地热爱春晓这个品牌,并自觉地维护春晓品牌的声誉,任何批评或损害春晓品牌的情况,都会遭到大家共同的谴责和抵制。从张巧汇报的情况看,丁春晓用的最多的管理手段就是感情上团结一部分人,制度上约束一部分人,再加上丁春晓是公司的创始人,在公司拥有说一不二的绝对权威,维持着春晓公司发展到现在这样一个水平。方圆当初提出的在糕点品种开发和配方研发方面领先的策略,让春晓公司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但内部的管理,显然还存在着比较大的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能解决,很有可能在一个阶段集中爆发,到时候对春晓公司的打击是毁灭性的。必须未雨绸缪,提前介入,将这些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
听完了张巧的汇报,认真地查看了张巧给搜集的一些公司的相关档案和材料,方圆眉头紧锁。不能不说,丁春晓以不高的文化程度,把春晓公司做到这样的程度,是相当了不起的。但如果再想获得更长远更高水平的发展,恐怕丁春晓光靠着经验、靠着社会上各方面的人脉,也难有大的作为。如果想做好这家公司,丁春晓已有的阅历、经验相当重要,如果再能够接受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专业性培养,那么丁春晓才能做得更出色。可是,她还能看进书吗?在丁春晓的家里,没有摆几本书,仅有的几本,都是胎儿教育、幼儿教育方面的;整个一个总经理办公室,也没有几本企业管理方面的书,倒是有什么《瑞丽》《房地产界》《丽人行》等通俗杂志。在这个角度看,方圆真是觉得与丁春晓之间没有任何共同语言。但是,方圆不能不深入思考,如何推动春晓公司实现第二次腾飞,这是给那个即将出生的孩子留下一份产业的神圣使命呀!
方圆安排张巧通知所有的中层干部和各店店长,在明天早晨8点钟开会。之后,张巧到另一间办公室打电话,方圆则认真地翻阅着春晓公司的一份份报表。对于企业的报表,方圆不陌生。在与宋思思一起,彻底扭转大成公司的过程中,方圆翻阅了多少大成公司的各类报表啊!有些报表开始的时候看不懂,方圆请教宋思思,请教朱蕊,请教宋大成,很快,方圆也成为行家里手。现在,再来看春晓公司的报表时,虽然公司经营的内容各有不同,但大同小异,在体例上,在格式上,是基本一致的。
很快,张巧打完电话就回来了。而方圆似乎对报表有极大的兴趣一样,一边看,一边还不时地拿笔在本子上记录着什么。阮少修看不懂报表,张巧能看明白。方圆便不时向张巧咨询一两个问题,听得张巧一愣一愣的,敢情方局长不但懂教育,连企业管理的事情,也是相当内行啊!连专业术语,都是那么规范,比个高学历的企业家还明白,还能发现问题,而且一针见血。
22点,23点,24点……阮少修已经在旁边趴在桌子边上睡着了,张巧也是强打精神,因为方圆随时还会问她几句,另外还要照顾方圆给方圆倒倒水什么的,但也是盹得几乎睁不开眼。看看方圆,依旧精神抖搂,丝毫没有倦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