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军事历史>局长成长史>1330.374、从来都不缺消息灵通人士(三)

孔子田忽然不想跟这个学生多说什么,就委婉地说:“金钟,还有两件事,一起说说。【@】如果我孔子田能够帮得上忙,我是一定会帮的。”

潘金钟说:“孔老师,这第二件事,是最近我看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的‘百家讲坛’栏目挺不错,所以我想在东州电视台也搞一个类似的节目,叫‘专家课堂’,我想来想去呀,还是想请孔老师您来做这最艰难的开天辟地的工作。您是管理学方面的权威,是东州市的学术大拿,在清江省甚至是全国管理学方面,都享有很高的威望。孔老师,您知道的,当前,无论是政府机关也好,还是企事业单位也好,无论是公职人员,还是上进青年,他们都渴望获得更多的管理学知识,政府机关和企事业单位通过掌握科学管理理论,能够提高工作效率或效益;各类人群通过掌握管理学知识,能够更好地成长为管理型人才。孔老师,当初跟您学习的时候,我可是深有体会,您的课深入浅出、在幽默中包含着管理的精髓,在平易中体现着管理的内涵,这几年学生我在工作管理岗位上能够有一点成绩,我知道主要还是来自老师您的。”

这些话还句句说在了孔子田的心窝里。这中央电视台,一直拿古典文化来说事儿,主要还是讲故事。讲述历史,讲述四书五经,固然是好的,但策划的人怎么就不考虑讲讲管理学啊!这管理学,案例故事比这些历史人物的故事更有意思,而且是应用学科,听了案例故事,就能够直接在管理实践中使用,不像是这历史故事,听完了,觉得挺有意思,挺受启发,但实际上并没有办法直接在工作、生活中运用。每一次看“百家讲坛”的时候,孔子田都心生感慨,怎么就没有人找找自己这个管理学的学部委员。孔子田有这份自信,讲得比“百家讲坛”里任何一个教授讲得都要好;同时,孔子田也看到了讲坛背后的政治利益、学术利益和经济利益。别的不说,没有百家讲坛,易中天也不会成为卖书350万册,光稿酬就几千万的牛人。

现在,潘金钟提出这样一个建议,正打中了孔子田的心。但必要的矜持还是要有的,不然体现不出自己的深度,也很容易被人牵着鼻子走。孔子田说:“金钟,你的建议的确是不错,你能有这样的想法也充分说明了你的工作创新精神和与时俱进精神。不过,你也知道,我的工作的确很忙,现在又做了人大副主任,恐怕属于自己的时间更少了。”

“孔老师,不会耽误您很多时间的。我听过您讲科学管理的课,案例很丰富,管理学的道理都融在案例之中,很实用,很有启发性。孔老师,您先不要拒绝我,听我把想法说完。我的想法是,尽可能少占用您宝贵的时间,您是大学校长,在学校里给安排一间教室即可,我派工作组去作拍摄。讲课的题目我都想好啦,就叫《管理的学问》,初步定为10讲。如果播出后效果好,就继续再拍20讲,30讲。您都有许多现成的教案,略微修改一下,就可以用。至于听课的人,可以找一点你学校的大学生,主要的观众由我来安排,我还是要收门票的。然后呢,我还会拉一些企业来赞助一下,这里面的好处也有您一份。还有,我相信孔老师的‘专家课堂’一定能够一鸣惊人,那时候,后续的市场化运作就开始了,您上课的dvd光盘要争取出版发行,您的讲课手稿将由学生我联系出版社出版。同时,我还要把您的《管理的学问》向省电视台和中央电视台推荐。孔老师,您看这样好不好?”

孔子田一下子就被说服了。想想易中天,本来在全国也没有太高的学术地位,远远比不上自己在管理学领域是个学部委员的声望,但怎么样,一次“百家讲坛”让易中天火了,大火!如果真地像自己的学生所设计的,将来的一天,我孔子田也一样会火遍全中国!那个时候,恐怕就不是市人大副主任的问题了,做省人大副班主任也有可能!北方的青岛,有个中国海洋大学,校长管华诗不就是山东省政协副主席吗?经济上的不用说了,就是学术上的,恐怕全国各大学请我孔子田来讲课的甚至是邀请过去担任客座教授的,也不会少。清江省的清江大学学可是在全国排在前5名的大学,说不定直接把自己从东州大学挖出来,安排到清江大学学做校长或副校长呢!一切皆有可能!

这个时候,再挑挑拣拣扭扭捏捏,那就属于不识时务了。孔子田说:“金钟哪,谢谢你呀!你考虑得很周到,如果这个节目能够做好,我想东州电视台也能够在全省打出一定的知名度。我就是担心我讲不好,别影响你的工作啊!”潘金钟说:“我对自己的恩师绝对有信心!孔老师,说实话,我觉得您在学术上的地位,比百家讲坛的好多人都高出不止一个层次!”

被打着蛇的七寸罗!孔子田觉得自己有一种缴械投降的心思。

“孔老师,第三件事,是关于您女儿结婚的事儿。孔老师,我从同学那里听说,您女儿12月2日就要结婚了,对吗?”

孔子田心里一惊:自己送了很多请柬,当时还真没有考虑到潘金钟这个学生,心里觉得有些尴尬。他说:“是啊,女儿就要嫁出去了。”

潘金钟说:“我对孔老师您确实佩服得五体投地,您挑女婿,那也是伯乐相马,一相一个准啊!方圆,这可是东州教育界的风云人物啊!年纪轻轻就拿了全国一等奖,未来的前途不可


状态提示:1330.374、从来都不缺消息灵通人士(三)--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