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青春校园>大唐扫把星>第1134章 远方的鼓声
大致的地形。

“也就是说,禄东赞盯住了安西之地。”武后眉间多了凛然之色。

“是。”

这是必然。

“多久?”皇帝突然开口。

贾平安说道:“这要看禄东赞的决断,在与阿史那贺鲁大战之前,大军隔断了周边,所以吐蕃获取消息会滞后。若是如此,今年不一定能打起来。”

皇帝淡淡的道:“你欲言又止作甚?说!”

果然是帝王,虽说看不清了,可琢磨人的本事依旧无人能及。

“但禄东赞乃人杰,吐蕃能如此强盛,少说大半功劳都是他的。他早已得了大唐攻伐阿史那贺鲁的消息,若是他断定阿史那贺鲁会大败,臣担心此人会果断起兵……”

“朕知晓了。”李治捂着额头,目光茫然看着那一个个人影。

窦德玄说道:“赵国公所言并无差池,可不能凭着估算来出动大军吧?若是去扑个空……”

大军扑空会耗费无数钱粮,而且士气也会受损。

李义府马上补刀,“是啊!大军一动,钱粮靡费无数不说,可若是无功而返,吐蕃人会嘲笑大唐,周边藩属也会嘲笑大唐……”

皇后对他的态度变化很大,从早些时候的信重到现在的冷漠,让李义府恼恨不已。

他觉得自己被背叛了。

连许敬宗都觉得这事儿不靠谱。

众人反对声中,贾平安说道:“此事关乎国运。禄东赞若是动兵,必然会雷霆万钧,一举横扫安西。安西有驻军,也有移民,可难以抵御吐蕃大军。”

这不是玄宗时期的安西,此刻大唐经营安西的时日太短,根基不牢。

“若是安西被扫荡,禄东赞就能顺势扫荡西域,西域诸国皆是墙头草,定然会臣服于吐蕃,如此大唐将会面临一个庞然大物……”

贾平安的声音回荡在殿内。

武媚在看着。

当年他第一次进了朝堂时,记得后来有人说很是紧张。

现在的他却侃侃而谈,从容不迫。

“一旦形成这等局面,大唐需耗费更多的精力和钱粮,方能恢复原先的态势。可移民呢?”

贾平安提出一个问题,“一旦安西被攻破,那些移民怎么办?他们会被吐蕃人杀死,或是沦为俘虏,男为奴,女为婢。这等惨状之下,后续朝中如何再鼓动百姓移民去安西?”

前面的死一批,后续的谁乐意移民?

这是个严峻的问题。

“此事……”

皇帝离开朝堂许久,今日特地出现,便是为了此战的谋划。

“陛下,要不令人前出勃律去盯着?”

刘仁轨提出了一个折中的法子。

“勃律一旦发现吐蕃大军动向,密谍自然能察觉,随即快马报信……”

“也来不及。”

贾平安一句话否决了刘仁轨的提议。

李义府说道:“调集一些人马去驻守。”

这依旧是折中的方案。

“安西不小,吐蕃大军一动,少说二十万,少量人马进驻安西无济于事,只能眼睁睁看着禄东赞席卷安西,随即大军围城,被切断了补给的守军能坚守多久?”

贾平安再度驳回了李义府的建言。

窦德玄不是专业人士,只是从财政的角度提出了建言,“花销可能省一省?”

连李治都为之莞尔。

“窦公,许多事不能省钱。此刻省钱,若是后续安西被破坏,耗费的钱粮会更多。”

许敬宗不大赞同小老弟的意见,但却不想拆台,所以沉默。

李勣闭着眼,仿佛在打盹。

但谁都知晓他在倾听,只是从许久之前开始,非大事他不再说话。

李治突然心中微动。

大唐和吐蕃之间的征战是不是大事?

当然是。

但李勣却不说话。

为何?

难道他真的万事不管了吗?

李治觉得不会。

那么……难道李勣觉得贾平安的分析是对的?

李治说道:“英国公说说此事。”

别人问李勣可以闭眼不搭理,他有这个资格。但皇帝问话他得给个面子。

“陛下,臣老迈,如今朝中年轻俊彦不少,臣可安心休养了。”

李治明白了。

贾平安知晓这等大规模调动的困难,以至于让大唐君臣难以选择。

这也是吐蕃能占据战略主动的缘故……大唐没法打他们,但他们却可以在任意时间和地点对大唐发动进攻。

惬意之极啊!

贾平安说道:“陛下,此战若是动,少说要出动五万府兵。”

大唐也就是那点府兵,能战的大多在关中一带。

五万府兵为核心,这是倾国之战。

你要说薛仁贵领军十多万和钦陵决战,那十多万里精锐能有多少?

李治动容,“五万府兵……”

李勣微不可查的点头。

“那是吐蕃。”武后提醒道。

这个时代中原周边堪称是群狼环伺,突厥,高丽,吐蕃,后来的大食,每个势力放在后世都是能横扫当世的存在,但他们全成了大唐的敌人。

此刻的吐蕃气候宜人,养殖和种植能养活不少人,颇为富庶,这才有了动辄出动数十万大军的底气。

而且吐蕃军队的战斗力不容小觑。

“陛下,吐蕃军队比突厥有过之而不及。”

相比之下,突厥军队的韧性差远了。

许敬宗说道:“若是突厥出动二十万大军,朝中少说得动用三万府兵吧。这是更为强大的吐蕃,人马更多。”


状态提示:第1134章 远方的鼓声--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