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军事历史>1255再铸鼎>第229章 何处是故乡

1260年,8月21日,庆元府,鄞县。

如今正是秋稻成熟之时,鄞县之南的大好平原上,错落有致的小块稻田尽数洋溢着金黄的色彩,随着不时吹来的秋风摇曳着,与远处环绕的高山相得益彰,预示着庆元府的豪富们又有了一年好收成。

在这大好时节,一艘小船由本地船夫撑着,载着几名短发戴帽的乘客,沿着密集的水网,七拐八拐,来到了城南约莫七八里外的一处地方。

“这,这里……”林宇从船上站起来,尽可能伸长了脖子,向四周望去,看着望不到边的稻田,一脸迷茫。“真是这里么?”

他本就是宁波人,当初机缘巧合去了东海102上做了船员,又来到了这个时空。今年他随船来到了庆元府,在望海镇的齐鲁会馆上管理安保工作,某种意义上也算回到了故乡。但可能是近乡情怯,之前的几个月里他一直忙于工作,也没来庆元府腹地看看,直到最近才抽出空来,找到了自己家的“旧址”,也就是这一带了。

后世此地是处城镇,高楼商厦随处可见,可现在放眼望去,能看到的只有一块块的农田——这倒也不意外,毕竟现在的城市化怎么也不可能跟后世比,但这大片农地上连个地标都没有,林宇甚至连确定自己的具体位置都做不到,更别说去寻访一些熟悉的印记了。

“客官,客官?”船夫打断了他的思绪,指着岸边的一处栈桥说道:“这周边就这一个村子了,客官是要下船呢,还是接着逛逛?”

林宇反应过来,又朝周遭扫了一眼,说道:“再往前也没意思,就在这下吧。麻烦船家等我一阵子。”

船夫点头道:“客官请便,我就在这眯一会儿。”反正这帮人给钱包了船,等也是应当的。

林宇留了一人在船上守着,带着另两名近卫兵上了岸,在周遭随意逛了起来。

他们下船的这地方是一处小市,因几条小河汇聚,交通便利,故是每月集市的地方。不过今日未逢集,再加上农忙人都在田里,所以市上没多少人,只有一个小茶摊开着。

林宇转了两圈,还是没有找到熟悉的印记,有些失望,干脆去了茶摊上,要了几杯茶,顺便跟店家聊了聊。

他特意用了本地方言。虽说隔了几百年,用词语调都差了不少,但出奇地还能聊起来。店家一开始见他们衣着怪异,还有些提防,后来听他这么一说话,再加上他出手阔绰,也就打开了话匣子。

“那一片啊,大都是陈家的地。陈家可是大族啊,几十年前陈家老爷中了进士,家道就兴旺了起来。后来陈老爷的儿子娶了朝中一个吴相公的女儿,那可就更势大了。嗨,只可惜几年前吴相公过世,陈家里面也没新进士,势头就又颓了下来,不过论起田产,仍是这城南一带最大的。”

“哦,那最近有哪家又兴起了吗?”

“还真有!客官你看西边那一大片,可都是临河的好田,就是王家新置办的。说起这王家,可真是文曲星眷顾,出了一对好兄弟,都是自幼就聪慧无比的。王家大哥儿好几年前就中了进士,还是听说好难的一个甚博学科的,为官多年了。今年他家二哥儿又中了进士,也是这科的,那可真是风光啊。一门两进士,不兴旺都难啊!哦对了,这几日他家正在庆贺此事呢,摆了宴官有兴趣可去看看。”

听着店家讲述诸多家族的起起落落,林宇也是感慨无比。末了,他随口问道:“店家,你们这附近可有姓林的人家吗?”

“林?”店家思索了一会儿,摇头道:“姓林应该有不少,但我也不熟,没见过有大家的。”

这年头乡间大多数是聚族而居,同姓之人往往一住就是一个大家族,周边人即使不来往也会知道有这么一族人。如果连店家这样消息灵通的人都不知道,那多半就是真没有了。

林宇露出了明显的失望表情:“这样啊……”

虽然早就知道机会渺茫,但他来之前一直是存了一份期望,期望能找到自己几百年前的“家人”,或者说先祖的。

人总是多彩的,全体大会中已经有人完全接受了自己的新身份,在新世界中以全新的身份生活下去;而还有人还是无法割舍下与过去的联系,不愿做无根之萍,试图寻找一份寄托的,林宇就属于后者了。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大多数人对祖先不关心,主要是因为隔了几百年,即使想寻根也无处可寻。而庆元府也就是后世的宁波,民间一直以家族为单位传承,还是有可能找到一些踪迹的。

但没想到,线索还是断了……虽说仍有些不聚族零散居住的林姓人家,但难道还能一家家找过去?即使找到了又能如何呢,又没法做dna鉴定,难不成还能全养起来?

店家见他这样子,又试探着说道:“客官可是来寻人的?这么一说,我倒是想起来了,南边村里有个老举子就是姓林,听说是多少年前迁来的,不知是不是客官要找的人……”

林宇惊喜地站了起来:“真的?是在哪里?”

……

“阿袁,我带米回来了!”

林还安扛着一袋米,推开了院门。

一开门,他看到的不是迎出来的老妻,而是几名年轻男子,一愣神。

眼看这几名男子对自己行起了礼,林还安赶紧把米放了下来,整理了一下衣冠和胡须,还礼道:“不知各位是?”

这时他的老妻端着一盘切好的肉自里屋走了出来,见他回来,


状态提示:第229章 何处是故乡--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