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军事历史>三国的女人>151 邓艾和他相关的女人(一)

三国战将中,排名第二十三的是邓艾。

…………

邓艾(197年——264年),字士载,义阳棘阳(今河南新野)人。三国时期魏国杰出的军事家、将领。其人文武全才,深谙兵法,对内政也颇有建树。

邓艾多年在曹魏西边战线防备蜀汉姜维。

公元263年他与钟会分别率军攻打蜀汉,最后他率先进入成都,使得蜀汉灭亡。

后因遭到钟会的污蔑和陷害,被司马昭猜忌而被收押,最后与其子邓忠一起被卫瓘派遣的武将田续所杀害。

邓氏曾经是南阳新野一带的大族,但邓艾的家世已经不能详考。

邓艾自幼丧父,生活在战争频发、社会动荡的年代,生活在土地高度集中、豪强兼并剧烈的中原,日子的艰难是可以想见的。不过,邓艾从小受过良好的教育,这对他的一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还有就是他的母亲和姐姐,对他深切关爱,致使他从小受到严格、系统的教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可以说,没有母亲和姐姐的帮助,就没有他未来的发展。

所以,他的童年以及青少年期间,和他密切相关的女人,一个是他母亲,一个是他姐姐。

…………

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攻下荆州后,曾强行将当地人民北迁,邓艾及其母亲、族人便在这时被强迁到汝南(今河南上蔡)作屯田民。

因年幼,邓艾最初是当放牛娃。

但他从小有大志向,决心通过奋斗来改变自己的命运。

十二岁时,生活艰难,难以为继,母亲只好改嫁他人,邓艾又随母到颍川,读到已故太丘为世范,行为士则”,欣然向慕,于是自己命名为邓范,字士则。

后来,宗族中有与他名字相同者,于是,改成现在的名字。

在屯田民的里边,有才学的人很少,邓艾凭其才学被推荐为典农都尉(相当于县的学士),由此可以担任典农都尉的佐、干等下级官吏,以后如有劳绩还可能逐步升迁,这对于出身卑微的人来说,不失为一条改换门庭的进身之路。

但因为口吃,典农都尉认为他不适于担任重要职务,便指派他做一名看守稻草的小吏。同郡一长者见其家贫,经常资助他,而邓艾拿不出什么东西谢长者的,光用嘴,还口吃,“谢谢”两个字说了好几回,没有说出来,只好不说,在心里存着,心想,我有朝一日发迹了,再一并致谢。

…………

邓艾喜欢军事。

每见高山大川,都要在那里勘察地形,指划军营处所,遭别人讥笑也不介意。

当时,出身贫寒的屯田部民要出人头地谈何容易,邓艾平淡地过了近二十年。

后来总算当上了典农功曹,帮助管理屯田。一次,邓艾上洛阳去呈报,有机会见到洛阳太尉司马懿。

司马懿很赏识他的才能,征召他为太尉府的掾属,后升任尚书郎。

遇到司马懿,可以说是邓艾一生的重大转折。正始(240—249)初,魏国准备在东南一带进行屯田,积储军粮,对付吴国,因此就派邓艾前往视察。这个时候,他已经是可以托付大事的人了。

邓艾从陈县(今河南淮阳)、项县(今河南沈丘)一直巡视到寿春。

经过考察,邓艾提出了两项重要建议:

第一,开凿河渠,兴修水利,以便灌溉农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疏通漕运;

第二,在淮北、淮南实行大规模的军屯。

他认为:“土地肥沃,可惜水少,不能够充分利用土地。应当开挖河渠,引水灌溉,广积军粮,又开通漕运的水路。”

于是,便写了《济河论》的文章,来阐明自己的观点。

邓艾还认为:

“从前平定黄巾之乱,为此而屯兵开田。在许都积蓄了许多粮食,目的在于控制天下。而今三面已平定,但淮河以南还有战事,每当大军南征,仅用于运输的兵力就占去一半,耗资很大,劳役繁重。

“陈、蔡之间,土地肥沃,可以减省许昌周围的稻田,引水东下。而今淮河以北屯兵二万人,淮河以南屯兵三万人,按十分之二的比例轮休,常有四万人,边种田边戍守。

“风调雨顺时,收成常常是西部的三倍多。扣除兵民的费用,每年用五百万斛作为军资。六、七年间,可以在淮河上游积蓄三千万斛粮食。这些粮食够十万军民吃上五年。凭着这些积蓄进攻东吴,可无往而不胜啊!”

…………

司马懿看了他写的文章,非常满意,采纳并实施了邓艾的建议。

从正始二年(241年)起,魏国在淮南、淮北广开河道,大举屯田。

北以淮水为界,自钟离以南,横石以西,至沘水源头之间的四百多里范围的土地上,五里设置一个军屯营。

每营六十人,一面屯田,一面戍卫。

同时,淮阳、百尺两条河渠也拓宽了,从黄河引水注入淮水和颍水,颍南、颍北修成了许多陂田。

淮水流域挖掘了三百多里长的水渠,灌溉农田二万顷,从而使淮南、淮北连成一体。以前,这里不见人畜,百里萧索,几年之后,从京都到寿春,沿途兵屯相望,鸡犬之声相闻,出现了一派繁荣富庶的景象。

从此,淮水流域的水利和军屯建设得到飞速的发展,魏国在东南的防御力量也大大加强。每当东南有战事,大军便可乘船而下,直达江淮。

军资粮食有了储备,又没有水害。这些,都是邓艾的


状态提示:151 邓艾和他相关的女人(一)--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