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军事历史>奋斗在五代末>第七十章 策与经义

姓冯?还在王朴家隔壁,那不就是已故太师冯道家吗?

是之前拜访王朴时,自己在王府门口见到的那个白衣男子吗?

能让那位白衣飘飘,看起来出尘脱俗的冯道之子冯吉,以及衣着奢侈的吕端都光顾的妓馆,肯定不会是什么普通的货色。

文人士大夫嘛,通常都是很注重情调的,这间凤鸣馆,也许别有玄机。

李延庆略一思忖,问道:“这凤鸣馆,究竟是间怎样的妓馆?”

“这,在下从未去过凤鸣馆,也不清楚。”方志和挠了挠头:“不过听昨夜监视的弟兄介绍,这凤鸣馆似乎与小甜水巷里的妓馆有很大区别。”

李延庆当即问道:“什么区别?”

“凤鸣馆听说不挂红灯笼而挂白灯笼,外边不站小姐,而且地点也很偏僻,在郑门附近,那一带就这一家妓馆,以在下看来,大约就是更文绉些吧。”

方志和只是听邓二略微介绍过凤鸣馆的外貌,只能说个大概上来。

“嗯,我差不多明白了。”李延庆点了点头,凤鸣馆应该就是那种卖艺不卖身的高档妓馆,这也符合冯家郎君与吕端的口味。

想不到啊,吕端这家伙还有这等情趣。

逛高档妓馆是此时士大夫的一大雅致,李延庆并未把此事放在心上,对方志和摆了摆手:“你退下吧,有新情报再来汇报。”

方志和走后,李延庆在侍女的服侍下,起床洗漱吃饭,之后派李石去了一趟乌衣台总部,令张正加派五名精锐乌衣卫去开封办事处。

而后,李延庆便去了国子监。

律学馆学斋内,李延庆一边抄着书,一边想着即将到来的考试:“今天离十二月初一,只有三天了,尹季通却依然没有公布考试的范围,自己完全猜不到这次考试究竟要考什么。”

李延庆为了应对这次考试,日日夜里都在加紧背书,虽说他之前分析过,考《唐律疏议》的几率不高,但总归要防范于未然。

就在这时,尹季通推开门悄然走了进来。

“后日的考试只有一题,是策。”尹季通做到了自己的几案后,向三名学生宣布了此次考试的范围。

竟然是策,李延庆闻言微微一惊。

策,是此时进士科的四种考题之一,其余三类分别为经义、诗赋、论。

李延庆未来要考的明法科,则只有两种考题:经义与律令。

在李延庆看来,“策”与后世公务员考试中的“申论”是很近似的,都是由出题者就时务提出具体问题,让考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办法。

与“申论”稍有不同的是,“策”的考题讲究一个借古论今。

也就是说“策”的考题并不会具体点出要考察的时务,而是会从儒家十几部经典里挑出些词句做一个包装,需要考生先体会出题者的考察意图,如此才能做出较为准确的答案。

所以“策”既能考校考生对儒家经典的掌握水平,又能考察考生对当前时政的了解与看法,可以说是一种相当高明且全面的出题手法,放在进士科考试里,都是压轴的最后一道大题。

之前郭荣巡查国子监时,让每位学生都写一篇《平边策》,其实就是以“策”的形式来考校学生。

只不过平边策这道题目出得很是直白,并未用儒家经典包装起来,不像是一道科举考试的试题,更像是皇帝对臣子的一种咨询。

“如果是考策的话,那我这几天背的书成了白做工......”

李延庆转念一想:“不过也算不上白做工,毕竟以后的明法科考试还是会考的。”

赵匡义和司徒毓的想法与李延庆有些类似,两人这些天也都在疯狂的背书,听到考题是“策”后,都感到很错愕。

尹季通环顾三名学生一眼,将三人的神态尽收眼底:“不过具体的考题我不便说,三日之后看你们的临场发挥。”

李延庆闻言,当即就低下头继续抄书,既然是考临场发挥,那就没什么好复习的了,不知考题,提前准备也无从谈起。

白天的时光,就在平静且枯燥的学习中缓缓流逝。

夜幕降临,李延庆正在房中翻阅国子监出版的一册《春秋公羊传》,其内不光有公羊传的原文,还有各代名家对公羊传所做的“注疏”。

明法科的考试虽然侧重于对律令的考核,但也会兼着考一些儒家的经典,以经义的形式来考校。

所谓“经义”就是默写,主考官从经文中截取一段句子,让考生写出这句经文的所有“注”与“疏”。

说直白点,“注”是对经文的解释,因为经文大多成书于上古先秦,往往晦涩难懂,汉朝的大儒们便对这些经文做了注解,方便后来者学习。

这批“注”传到隋唐时期,因为发音、语境、用词习惯等条件的变化,“注”对于当时的人来说又有些晦涩难懂了。

所以就产生了对“注”的进一步解释,称为“疏”。

譬如李延庆手里的这册《春秋公羊传》,在汉朝时,儒学大师何休给它做了“注”,传到唐朝时,徐彦在这“注”的基础上,做了“疏”。

这两样东西传在中晚唐以后,就慢慢地融合了起来,统称为“注疏”。

科举考经义,考的就是对“注疏”的背诵与理解,而不会简单地考原文。

国子监刊印的九经,就是厉害在对“注疏”的总结与刻印。

唐朝时期,朝廷将九经刻成了一批石碑,称为“开成石


状态提示:第七十章 策与经义--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