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军事历史>科学家闯汉末>第三百一十章 度田之后

马强慢慢的睁开眼睛,看着自己怀里的青橙,不禁宠溺的用力搂了搂,认真感受着那股弹力。

“嗯?小马哥,你醒了?”青橙有些害羞,又有些开心的看着马强的脸“我来服侍你起床吧。”

“不用,你再睡一会,我自己起来,今天就不要去研究所和学堂了。”马强让青橙继续睡觉,自己则下床洗漱了起来。

反正马强也没什么长辈在,青橙也不需要起床去问安什么的。

“今天府里早餐有什么?”马强一边洗漱一边问边上的侍从。

“除了包子、馒头、粥这老三样外,今天还有鸡蛋灌饼和煎饼果子。”

“给我来个鸡蛋灌饼吧,加个里脊肉和豆皮,直接送我书房,再来一碗热豆浆,然后同样准备一份给夫人送去...算了,两份吧。”

马强还是知道练武之人的饭量的。

来到书房,马强坐下后,自有人告诉各部马强开始工作了。

没一会儿,电话铃就响了。

马强总觉得自己现在和某某院的姑娘一样,是在挂牌做生意....

“喂,我是马强。”

“明公,卑职华靖,度田之事已经完结,可否方便禀报。”

“好,现在正好空着,你过来吧!”

马强刚刚挂下电话,电话铃就又响了起来。

“明公,洛阳电报!”

是段英的声音。

“让贾诩一起来参谋,华靖刚好来说度田的事情,你们一起听听。”

没一会儿,三人便依次到齐,马强让华靖先说度田之事。

“明公,现在各地的度田基本已经完成,这是鱼鳞册汇总。”

马强接过鱼鳞册,这东西也是汉代没有的。

所谓的鱼鳞册,就是土地登记簿册,上面不仅仅写了所有的房屋、山林、池塘、田地的名称、位置、归属,更有图表对应,按照历史,这东西应该宋代才出现,真正的大规模使用,要到明代洪武年间了。

鱼鳞册的出现,不仅仅代表政府高度掌握了基层土地的情况,更代表了赋税的保证,可以说,有了这个,那些世家地主再想侵吞土地,难度就高了太多。

历史上,洪武大帝被黑的那么惨,这本小小的册子,最少可以占功三分之一。

当然,所谓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即使是在后世信息发达的时代,也没办法杜绝侵吞的现象,不过在当下,这种新出现的土地登记制度,还是有不小的威慑力的。

“好,我等会再看详细,你简单说说,耕地度田后,增加了多少?”

“增加了约四成,经过此次度田,现在全平原耕地,约有八百七十万亩...”说着,华靖也不由擦了擦头上的汗水。

四成...也就是之前约有两百五十万左右的亩田地是没有记载在账上的,自然也不会有人交税。

这还是平原国人丁兴盛,加上之前马强开垦荒地的缘故,否则这比例恐怕得是要超过五成。

就这,已经在历代王朝末年中,算不错的成绩了。

要知道,明朝的收税田地减半的时候是弘治年间,也就是张居正的年代,这样看来,东汉王朝如果遇到一个明主加上马上就要上场的三国群英,再坚持个一百年也不是什么问题。

再仔细想想,如果把刘备的蜀汉算上,也的确又活了七十多年。

“这增加的田地,应该是没田主的吧?”马强翻到了高唐县,看着华氏一族的田地,放在桌上说道“最少,我们衙门里应该是没有这些田主名字的吧?”

华靖吞了口口水,他最怕的就是马强问这个事情。

“明公,虽是如此,但这些田地实际都已是熟田,各有田主耕耘,如认这些田地为官田,恐怕会有大乱,还请明公三思。”

华靖这样说,一方面有着自己的私心,毕竟华氏的田地也不少,但更多的还是出于公心,这些田地几乎牵扯到所有的大族,如果全部没收为官田,这些大族必然会和官府拼命。

收税和没收,完全是两个概念。

马强心里也有些犹豫。

在这个年代,直接打土豪,分田地,会不会太激进了?

马强看向段英和贾诩,希望他们二人能说点意见。

段英拱手道“明公,这些被侵隐的田地,既然有人想认领,只要他将之前该交的赋税补齐,我想也并无不可。”

补齐赋税?

贾诩抚须赞道“我国正是需要钱粮的时候,如果真的能补齐之前欠缴的赋税,倒也是一件好事!”

马强点了点头,马上就要群雄逐鹿了,的确是再多钱粮也不够。

而且东汉这个人口数量,只要官府愿意,总是能找出田地给他们耕种的,到时候,田地甚至会在短时间内成为累赘。

“既然如此,如有人想认领被度田查出的田地,一月之内,补缴十年的赋税,就可以拿到田契,另外,这个赋税设置一个上限,就设置为田地公价的一半吧,公价以前三个月同等档次的平均价格为准,至于领购之人,以正在耕种之人为第一优先人,也就是谁在种,谁优先购买。”

马强想了想,又说道“还有,允许钱庄放贷给想买田地的黔首,记住,只能是黔首!”

“明公,此法还是太迫,再缓缓吧。”

“不可再缓!”马强挥手道“出来混,总是要还的!如果觉得贵了,大可不认领就是!我又没有逼他们!”

华靖见马强已经下了最后的决定,只能拱手退下。

马强等华靖退下后,抄起


状态提示:第三百一十章 度田之后--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