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长安不远,大兴村,村名古朴,村民淳朴。
大兴村由于临河,世世代代住在这里的村民都在干着三件事,种地采莲摆渡。
大唐建国之时实行的是均田制,这里的村民倒是都有地种,不过后来土地兼并越来越厉害,很多人由于各种原因,此时已经无地可种,只能租种地主家的地了。
这里的土地不算肥沃,一年又要交太多的租子,不过太平盛世,冻饿而亡还不至于。
此时正值冬季,地肯定是种不成了,莲自然也是无处可采,至于帮过往的行客过河,现在河都冰封着,不能摆渡。
村民闲了下来,无事可做,冬日漫长,很多村民都很担忧,家里的粮食是不是还能挨到明年。
“这冬天可是越来越冷,越来越长了!”
“可不是,我记得我小时候到现在还没封河呢!”
“日子难过啊!”
今日天气好,风也小,几个老农就蹲在河边闲聊。
关中这地方,人们都习惯蹲着,随便找个地,蹲下来一蹲就是小半日。
“可惜这河里都是小鱼,没有大鱼,要不然现在还能凿冰捕鱼呢!”
“下面的湖里倒是有大鱼,不过都被景家庄那些人占着。”
几个老农闲聊,此时有一匹马驰骋在河边的小道上,正好听到几个老农的话。
“老头,你说这河里都是小鱼!”
一个穿着稠衣的中年男子勒住马,从马上翻身而下!这中年男子自然身上带着一股气势,一看就不是寻常人。
“可不是,存不住大鱼,要不然我们这村子的人也能捕鱼!”
“你给我说说,是什么样的小鱼!”
“我说这位官爷,您要真想找鱼,怕是要到下游的湖去,这里真没大鱼!”
“我倒是不找大鱼!”
那差官也不多话,直接从怀里抽出一张纸,这纸都是上面发下来嗯,就是让这些人在长安四处找一种小鱼。
纸上有图,有对小鱼的描述。
老农不识字,不过这图上的鱼倒是和河里的鱼很像。
此时差官来了兴致,将宫里对这鱼的描述念给老农,老农点头,倒是和这河里的鱼对上了。
“官爷,您找这鱼我们这是有,不过这么小的鱼,找它做什么?”
“这个你们不用管,你现在带我去见里正。”
里正就是唐时的村官,像是后世的村长之类。
唐诗中有一句,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
老农带人来到里正家中,里正赶紧出来迎接,差官此时亮了身份,里正赶紧见礼。
“让村里的闲人都去河里捕鱼,只要捕到鱼,每斤鱼按照市面大鱼的两倍价格收!”
里正此时呆在那里,几个带差官来的老农也以为自己听错了。
河里的小鱼也能卖钱,还是市面大鱼价格的两倍。
“里正,是嫌钱少,还是村里没有闲人?”
里正此时才缓了过来,两倍于大鱼的价格,这个怎么会嫌少,至于闲人,这大冬天的,村里不能种地,整个村都是闲人。
“大人,我刚才没听错,你们要买这河里这种小鱼?”
“没听错,有多少要多少!”
“你们几个还愣着做什么,赶紧告诉村里的人,都给我去凿冰捞鱼去。”
陈方自然不知道,原本生活艰难的大兴村因为他做的小鱼干此时有了副业。
即使冬日村民也可以捕鱼用以换钱,而且换的不少。
此时大唐正值盛世,物价平稳,隋末高昂的物价在贞观年间就已经压下。
虽然因为每年的水旱灾害,有些地方物价还是会波动厉害,不过长安这块,物价一直平稳。
八百里秦川沃土,可不是吹的。土地肥沃,物产丰饶,水利便利。
有了捕鱼这个副业,大兴村以后真的能够大兴。
而皇宫里几日过去,从几位小殿下口中,这小鱼干的美味之名此时已经传遍宫中。让原本对尚食局新推出的几道小食就颇感满意的宫中贵人们也心向往之。
这几日来尚食局询问打听讨要的宫女可着实不少。甚至几位才人专门让宫人送了陈方一些小礼物,想尽早尝尝这小鱼干的美味。
这大唐后宫的才人,那也是正五品。此时都争着讨好陈方,这些日子馋嘴,可没少从尚食局要东西。
原本历史上,那武媚娘也是做过才人的,不过这个世界的历史上,武媚娘却不曾做过,而是直接进宫就被封了正四品的美人,之后就是昭仪,那已经是正二品了。
而几位正一品正二品的嫔妃宫女,更是天天往尚食局跑。几个宫女私下戏称,自己在尚食局的时间都比在宫里伺候娘娘的时间长。
甚至期间桃红来了一次尚食局,看来太平肯定是在她母后那里狠狠给小鱼干来了一次商业吹捧,连武媚娘都遣桃红来询问了。
此时的陈方本想只等小鱼干做好就满足宫中贵人们的心愿,毕竟能来讨要的哪个不是宫中贵人,家世了得。
这唐宫的嫔妃,甚至那些八品九品的御女采女哪个不是名门望族,大臣权贵家出身。不是这些权贵名门出身,也做不了宫中贵人。
这可是一个讲究门第出身的时代,贫苦人家的女子,进宫最多也就是个宫女,即使得了帝王宠幸,怀了龙种,也融不进这宫里的贵人圈子,随便给个名分,也就那么回事。
宫中的贵人们喜欢催要,陈方自然要尽快将小鱼干做好,不想这一日却出了事情。
手机阅读:http://m.23dshu.cc/196148/
发表书评:http://www.23dshu.cc/196148/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六十七章 大兴村)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染血的剑锋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