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过数年,海霞的孩子快满周岁,而顾志远即将迎来自己的双生子。
到了五月,招聘的老师陆续到旭东学校报到,其中幼师十五人,小学教师三十人,一共四十五人。
顾志远专程到市教育局拜访丁副局长,协调开办教师进修班的事。
丁副局长看看顾志远带过来的一盒酒和一盒茶叶,有些不悦,“小顾啊,你怎么也搞这一套?”
顾志远讪笑道,“丁局长,老是来麻烦您,我真的不好意思”。
丁副局长笑笑,“你的心意我了解,民工子弟学校就如同国家的希望工程,我们教育系统有责任帮助你们,这东西你拿回去,否则以后不要进我办公室”。
顾志远后背出汗,忙不迭答应。
丁副局长接着说,“幼师那边我还是安排马素芳,小学部我会找实验小学的特级教师牵个头,你放心,进修班下个周就可以开班”。
想不到丁副局长早有谋划,顾志远感激地说,“丁局,你对旭东学校的关照,我真不知道怎么感谢您了!”
丁副局长会心一笑,“你真想感谢我就好好做,秋学期结束的时候安排你的学生参加市联考,考个好成绩给公办学校看看,也给我长长脸!”
顾志远内心汹涌,站起来紧握着丁副局长的手,“丁局,我一定努力!”
从教育局出来,顾志远回望了一眼,这主管部门真的体恤自己,连一点礼品都不收。
他把礼品提回家,对杨爸爸说,“爸,这酒和茶叶孝敬您的”。
杨影腆着大肚子,啧啧两声,“稀罕啊,小顾同志还有私房钱买礼物给老泰山?”
杨爸爸摘下眼镜,举起礼盒端详片刻,“哟,还是好酒,志远,是不是送礼没送出去?”
顾志远挠挠头,被岳父说中了,嗯了一声。
杨影哈哈大笑,“那你这是公款孝敬老泰山了!”
杨妈妈闻声从厨房走出来,一把收走了茶叶和酒,嘴里碎碎念,“你不知道老爷子在住院啊,过几天正好带过去”。
杨爸爸无奈地摇摇头,又把老花眼镜戴上,继续看报纸。
顾志远惊讶地问杨影,“你爷爷住院了?”
“嗯”,杨影神情黯淡下来,“人老了,毛病就多了,刚刚住进去的”。
顾志远安慰她,人吃五谷杂粮,哪有不生病的,等周末的时候一起去看望爷爷。
第二天,教育局一个办事员打来电话,把实验小学孙老师和马素芳的电话给了顾志远,暂定于下周一进修学校正式开班。
还有三天时间,顾志远马上召集新聘的四十五名教师开会,加上方瑜、王筝和程英,坐满了一间教室。
顾志远坐在讲台前,看着下面四十八双充满热情和憧憬的眼睛,热情洋溢地说,“虽然我们来自五湖四海,但我们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就是让所有随着父母来苏市的孩子有地方读书!”
方瑜带头鼓掌,接着教室里掌声一片。
顾志远摆摆手,接着说,“虽然我们说着各地的方言,但到了旭东学校我们就有了一个共同点,都要说普通话了,没有普通话等级证书,你们也上不了岗!”
所有人都被顾志远诙谐的话逗乐了,只有程英一个人心里直打鼓,只有我没有普通话等级证书啊……
其实王筝也没有,不过王筝没有做老师的想法,也就无所谓了。
顾志远又问大家有什么困难。
好几个老师提出,能不能提供宿舍,在外面租房太贵了。
顾志远早就想过这个问题,答复说,学校刚刚起步,各个方面都不成熟,等稳定下来,他会想办法在外面找宿舍,争取让大家住上宿舍。
王筝插话道,“顾哥,我们六十间教室,幼儿园十五间、小学十五间,还剩三十间,能不能先腾几间做宿舍?”
顾志远沉吟片刻,“这都是教学楼,做宿舍的话水电要重新布置,关键还有消防手续方面,怕是不过关”。
方瑜也说道,“顾哥,你再去工会问问,如果能改,也算是解了大家的燃眉之急,等过了一个学年我们再到外面找宿舍”。
行!
顾志远满口答应,散了会就去工会找罗副主席。
这次他学乖了,没有带礼品,而是带了一封感谢信。
信的抬头是“苏市总工会”,正文是感谢工会对学校的支持,溢美之词跃然纸上,落款是“旭东学校”,加上顾志远的本人签名。
罗副主席看着感谢信,爱不释手,连声说,“这好,这好”,又问这封信是谁的手笔,明显不是顾志远的字迹。
顾志远真诚地说,“我们新老师中一个有书底,使出毕生功力写了这封信,特地向主席您表达谢意!”
罗副主席将崔干事叫进办公室,把信交给他,嘱咐道,“裱起来,裱起来!”
崔干事捧着信出去了,罗副主席笑着问,“顾校长,说吧,有什么事我能效劳的!”
顾志远腼腆起来,“罗主席掐指会算啊,一看就知道我有事相求”。
“别贫”,罗副主席催促道,“快说”。
顾志远马上说了教室改成宿舍的想法。
罗副主席听他一说完,很干脆地说,“这事不难,我叫消防的人去看看,能改的话这几天你们就着手改”。
顾志远没想到事情进展得如此顺利,有点呆住了。
罗副主席拿起电话,打给消防主管单位,交代了旭东学校的事。
放下电话,罗副主席对顾志远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