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军事历史>我在赵国当官>第五章:提笔破题,下笔有神

这时,天已清亮。

唱保结束后,宋玄拿到对应的考牌,寻找第七排正数第一位的号舍。

沿着长巷走,两排号舍只见隔有四尺宽,舍房以瓦片为盖,可遮雨;号舍两壁砌有两道砖托,可放置木板。

对于他来说,这一切事物都充满了新奇。

一路上,宋玄饶有兴致地打量着考场。

衙役宣读考场规则的声音,响彻整个考场,宋玄加紧脚步,当他路过第七排第一位排号舍时,脚步一顿。

他微微松了一口气,随着眼中又露出一丝古怪之色。

他朝着远处瞅去,方才站在自己身边的那位鹅黄儒衫仁兄,正大皱眉头,满脸郁闷之色,以宽袖掩着口鼻。

那仁兄看了宋玄一眼,如一位勇士,极为残忍地走进一处靠近茅房的号舍。

宋玄低头看了看捏在手里的考牌,“看来,我的运气不算糟糕。”

他抬起头,走进第七排第一位的号舍坐定下来。

清晨吹来料峭凉风。

板凳和案面的湿冷,没有让宋玄感到不适,他环视四周,打量着号舍的一切,这就是古人的考场。

取出笔墨,不同于其他紧张的考生,宋玄手撑着下巴,搭在桌案上,望着来回走的衙役。

想到曾今的种种,两厢比较下来,宋玄露出一丝微笑。

不多时,他听见考棚大门关闭的声音,知道这考试正式开始。

衙役捧着一叠叠红绳绑着的卷子随着县令去考棚发卷。

县令来到第七排第一位的考棚前站定,他看到里面的少年,面色轻松,神游物外,与其它学子迥然不同。

他又想到院门前的事,便从衙役手中拿过考卷递给宋玄。

“宋玄,接卷!”

宋玄顿时回过神来,而后露出笑容,不卑不亢:“谢县令大人赐卷!”

伸出双手接过考卷,那县令又多看了他一眼,便走向下一号舍。

这一次的县试一共考两场,第一次为正场,第二场为再覆。

宋玄捧起卷子,决意将题目先从头到尾浏览一遍,并不急着提笔作答。

只见,素纸两张作起草之用,正文纸是界红线横直格有数十页,每页十二行,每行二十字。

他翻开考卷,入眼的第一道是四书时文题“顾鸿”。

县试考小题,殊不知有时候小题反而比大题难破。就如道“顾鸿”,此题属于极其割裂的截搭题。

宋玄垂眸,微微思索,在心中将这道题的出处默念了出来:

“孟子见梁惠王,王立于沼上,顾鸿雁麋鹿,曰:‘贤者亦乐此乎?’”

他心中默念后,知道这“顾鸿”二字取自《孟子·梁惠王上》篇中的,“顾鸿雁麋鹿”。

“原文‘顾’的是‘鸿、雁、麋、鹿’,”,宋玄神色专注,看着题目继续思索道,“可这道题却只取一‘鸿’”。

忽然,他眼眸一亮,破题道:“礼贤全不在胸中,扭转头来只看鸿。”

寥寥几语,便将这支离破碎的题目破得浑然一体。

宋玄捏住笔,略作思考,这道看似毫无关联的截搭题,也并非全然“无情”,只要抓住原文“一心不能二顾,二目不能四视”的道理。

如此就能将“一心读圣贤书”立论起来。

蓦地,他再次提笔添上一句,“一目如何能四顾,本来孟子说难通。”

《孟子》这本书已然晦涩难懂,再截搭孟子的文构成截搭题,又怎能引起学子们一心读圣贤书的兴趣。

破题完毕,宋玄微微嘘了一口气。

片刻后,他再次提笔用着舒朗的小楷以破题句为中心,将整篇文章书写出来。

疏疏朗朗的散体赋显现纸张中,在他看来,散体赋便于直书其事,而且句式灵活,韵散结合,使得行文自然和谐。无论是炼词熔典,还是排比铺陈,皆显声律宏大。

半炷香后,他搁笔将写好的这篇文默读检查一遍。此文辞藻虽不华丽,但胜在结构精湛缜密利于说理。

他不觉点点头将这份答题放一边,准备继续做次题。

考棚很是静寂,当他看着那道“无恒产而有恒心者”的次题时,忽然感受到有人在注视他。

宋玄微微一顿,借此抬手端起一碗水喝了一口,余光一瞥,原来时县令带着师爷在巡查考场。

心下,他无暇他顾,便看起了次题“无恒产而有恒心者”,这是一道书题,语出《孟子·梁惠王上》。

他抬手扶额,吃笑,没想到这次县试有两道题出自《孟子》。

这道“无恒产而有恒心者”题,正是孟子主张的“恒产论”,即为私有财产辩护的理论。

原文是这般:

曰:“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己。”(《孟子·梁惠王上》)

宋玄心下思索,这道题出得倒是契合当地的情况。广府四周临海,商埠码头较多,因而当地的人多从农从商。

广府南部贯通大海彼岸,是赵国珠宝、果品、丝绸集散地。赵国一般用当地特产的丝绸等物从广府商埠出发,到达东海岸国家交换明珠宝石,或是山珍异物。

有交易,就有钱财流通,因此孟子所持的“恒产论”在整个南海郡多有支持者。

宋玄双手拿着纸张,沉吟不久就开始提笔破题。

写完,他将整篇文章从头检查一遍,再用小楷一丝不苟地将文章誊写的答卷上。

写罢,他松松手腕,再喝了一口水。

<

状态提示:第五章:提笔破题,下笔有神--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