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军事历史>龙兴华夏>第四百八十章 太后赐画
又问道。

“回皇太后的话,正如文相所言,臣确是有了死心。”林义哲的声音变得有些哽咽,“自臣姑母去世之后,臣每每忆及阴阳两隔,不能侍奉于侧,心中便难过万分,恨不能一死以代之。而臣巡视台湾,侍妾彩玥感染瘴疠,不幸病亡,逐倭之役,又亲睹爱侣额绫殉国,痛不欲生……此次臣受恶言诽谤,见疑于朝廷,心中愤懑,遂生以死明志之念,盖此去黄泉,便可与彩玥额绫等亲人相会,长侍于姑母左右了……”

听到林义哲的回答,慈禧太后想起了额绫的惨死,一时间心中愧疚不已。而想到刚才发生的文祥对林义哲的“生死问对”,她心中的愧疚感觉不由得更强烈了。

“你切莫再做如此想,林鲲宇。”慈禧太后正色道,“我明白告诉你,自今儿个起,大清没有杀你林鲲宇之刀,你可听清楚了。”

“臣……谢皇太后恩典!”林义哲再次跪下叩谢道,心中一块大石落地。

慈禧太后看见林义哲说着话,双膝还在微微地打着颤,知道他是在外边站得过多久导致的,心中不由浮起一丝怜意。

“此人还是要用的,刚才的敲打已经够了,若吓得他从此做事畏首畏尾,可就得不偿失了。”

慈禧太后微微一笑,说道:“起来吧。”

林义哲谢恩起身,慈禧太后看着他,笑着叮嘱道:“你实心任事,得罪的人多,我们姐妹都明白,以后有事,还是我们姐妹帮你顶着,你便放手办事好了。只是,你以后行事也要多多留心,这士林么,讲究个平衡之法,他们本就不是铁板一块,你是个聪明人,这一块儿,以后要多琢磨琢磨,要不然,他们整天的盯着你,你总想着对付他们,也不用办事了。”

听到慈禧太后竟然指点自己如何对付清流,林义哲不由得惊奇不已。

他当然知道,

晚清最后的海军大臣——载洵小传

蜜罐里泡大的“纨绔”

光绪十一年、公元1885年5月20日,醇王府,醇亲王奕譞侧福晋刘佳氏的房中在经过一片忙碌之后,一个健康的男婴呱呱坠地,又得子嗣的醇王给这个胖嘟嘟的孩子起名为爱新觉罗-载洵,他是醇王的第六个儿子(他的大哥载瀚、来不及命名的三哥和四哥载洸均幼年夭折,二哥载湉被抱入皇宫承继大统成了光绪皇帝,同为刘佳氏所生的五哥载沣是未来醇亲王和摄政王,肚子争气的刘佳氏还将在两年后生下老七载涛),按照排行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继承帝位自是白日做梦,连老子的亲王爵位都没他什么事。恰好此时因早亡的瑞郡王奕誌一脉绝嗣,所以按照祖制,载洵奉旨被过继到了瑞郡王名下为嗣,偏偏在这之前瑞郡王已经在咸丰十年从惇亲王奕誴那里过继了一个嗣子载漪,所以看样子载洵连瑞郡王这个爵位也没指望了,只好老老实实的做个无忧无虑的宗室子弟,其实这也没什么不好,而事实似乎也确实如此。

当然了,毕竟是皇族近支的宗室子弟,王爵轮不上混个公爵总还是没问题的!1887年,才两岁的载洵就被封为“不入八分辅国公”;1889年,牙牙学语的载洵晋为“承恩辅国公”;1890年又晋“奉恩镇国公”;不过,只要他头上还有载漪这个“哥哥”,他的爵位按说也就到了头了。

不过,世事难料,由于他这个过继哥哥端郡王载漪(1893年,慈禧太后加封他为郡王时,内务府忙中出错,将“瑞”字误写作“端”,载漪就成了端郡王)在庚子拳乱中站错了队,


状态提示:第四百八十章 太后赐画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