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军事历史>开元4316年>第九十九章 早朝

另一边,回到贤良寺的黎文海关紧了门窗,和黎荃、赵仕钦二人在屋里密谈着。

“大人,陛下召见所谓何事?”赵仕钦率先开口问道。作为黎文海的师爷,他是了解黎文海的,见黎文海一路紧皱着眉头,他便知道发生了事。

“本官被人整了。”黎文海阴沉着脸说道。

赵仕钦闻言一愣,连忙问道:“是谁?”在他的印象中,自家大人一直是一个老好人,本着谁都不得罪的态度。此番被人整,倒是出了他的预料。

“西南总督,杜文焕!”黎文海咬牙切齿的说道。

黎荃、赵仕钦闻言齐齐一愣:“杜文焕?”

沉默了一会儿,黎荃才说道:“如果是他的话,老奴可能知道原因。”

“哦,说说看。”黎文海闻言心中一动。

“老爷,如果老奴所料不错,他应该是在打咱们家工坊区的主意。”顿了顿,黎荃接着说道:“前段时间,二少爷已经抓了无数的探子,其中有一部分便是杜文焕派出的细作。”

“唉,那些文官当真腐败到如此程度了?为了一个工坊区,竟然想要我全家的命。”黎文海闻言深深的叹了一口气。

赵仕钦见状问道:“大人,当真严重到如此地步?”

“是啊,这杜文焕竟然说安明得了神仙传承,今日陛下召见,主要就是打听此事,如果不是陛下圣明,我今晚可能就出不了皇宫了。”黎文海阴沉着脸说道。

“什么?其心可诛啊!”黎荃闻言也是一怒。

“是啊大人,他这是想把我们往死里整啊,如果陛下信了少爷得了神仙传承的传言,依陛下现在求仙心切的心思,那少爷可就完了啊。”赵仕钦也是颇为愤怒的说道。

黎文海见状摆了摆手说道:“你们也不必担心,好在我已经应付过去了,再说,看陛下的样子,他应该也是不信的,不然就不是召我进宫问话了。”

“现在就看明天的朝议了。”顿了顿,黎文海看着眼前的烛光说道:“你们准备一下,明日朝议过后,争取两日内把该拜访完的拜访完,然后就启程回去。”

“是,老爷(大人)!”黎荃和赵仕钦连忙应道。

想了想,黎文海又交待道:“还有,老荃,你准备一份厚礼,送去李永贞府上,今天要不是他提点,我还不知道会怎样呢。”

“放心老爷,交给老奴便是。”黎荃应道。

............

当晚寅时,程明早早的就来叫醒了黎文海。“伯夷,快些,一会儿就要点卯了。”

每天都上早朝这个规矩就是朱元璋定下来的,他是农民出身,逆袭当上了皇帝,在废除丞相后,担心遭人蒙蔽,所以制定大规模早朝正是要体察民情,免受蒙蔽。之后也有几个皇帝把每天上早朝当做祖制来遵守,再加上文官们的监督,皇帝一不上朝就公开指责,所以皇帝只能天天早朝。

据大明会典记载:早朝时,大臣必须午夜起床,穿越半个京城前往午门。寅时,也就是凌晨3点多,大臣必须到达午门外等候。

当午门城楼上的鼓敲响时,大臣就要排好队伍;到卯时也就是凌晨5点左右钟声响起时,宫门开启。百官依次进入,过金水桥在广场整队。官员中若有咳嗽、吐痰或步履不稳重的都会被负责纠察的御史记录下来,听候处理。

但自明英宗以后,明朝皇帝就越来越不喜欢上早朝了。明英宗朱祁镇即位的时候只有八岁,上早朝也是干坐在那里,处理政事的任务只能交给太后和大臣们,早朝就丧失了存在的意义。后来皇帝也都嫌天天上早朝太累,所以就改为通过批阅奏章来处理各类事务,早朝只是偶尔举行。更狠的比如嘉靖和万历,二三十年都没上过早朝。

程明担心黎文海一会儿出错,便交待道:“伯夷,一会注意跟着我做,千万别做多余的动作,那些个御史的鼻子可比狗还灵。”

“多谢兄长,小弟省的。”黎文海连忙道谢道。

明朝皇帝上朝的地方主要在太和门,为御门听政。“御门听政”,顾名思义,就是皇帝在家门前听大臣们汇报工作,而不是在殿内。

随着钟声响起,黎文海站在武官队列的末尾,跟着进入了太和门广场等候。

等了没多久,太和殿正殿之中,一个内侍持拂尘而出,清声诵道:“圣上驾到。”

下方已经候了许久的的群臣们整肃衣衫,拜伏于地,山呼万岁。万历皇帝看了这些臣子一眼,缓缓地走到龙椅前坐下,说道:“都起来吧。”

“谢陛下!”群臣谢道。

作为一个三十年怠政、“不郊、不庙、不朝、不见、不批、不讲”所谓六不做的皇帝,今天难得来上一次早朝,大臣们当然要使出浑身解数把积累已久的问题通通抛了出来。不过朝议大多都是吵架颇多,各党官员相互攻讦。

最后听得黎文海都快睡着了时,才终于说到了辽东战事的问题。

“启禀陛下,兵部接到辽东经略熊廷弼的奏折,说辽东兵力吃紧,希望朝廷能再增兵辽东。”内阁首辅方从哲递上奏折禀告道。

万历从内侍那里接过奏折看了看,随意的问道:“你们的看法呢?”

“启禀陛下,老臣以为,辽东战事要紧,可以考虑从各地调兵前往。”方从哲回道。

“臣等附议!”关于辽东的事,暂时来说各党的意见都是一致的。

万历看了一眼群臣,道:“遵义军民府威远卫指挥使黎文海何在?


状态提示:第九十九章 早朝--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