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军事历史>承德围棋故事>第六百二十九章、围联争霸(15)

9、复式桥牌比赛基本上有两种计分制,国际标准分(ip)。

队式团体赛一般采用imp计分制,而双人赛多数采用序分制。

由于计分方法不同,其叫牌策略也各异。

在双人赛中,一个顶分,超墩完成,对于名次大有影响;而在队式赛中,超墩或正成却没有多大出入。

(1)叫牌策略机率:在复式桥牌比赛中,两桌的南北和东西各处拿到完全相同的牌,运气减少到了最低限度,通过大量的牌例来从概率论分析,对于边缘局来说,有局方冲局得多于失,而无局方冲与不冲基本相等。

边缘满贯从得失分来看,冲与不冲机会均等,没有出入。

结论:无局方冲局应有50的机率;有局方冲局只要有40的机率或更低!

冲小满贯不论有局无局都应有不低于50的机率;冲大满贯就需要不少于75的机率。

竞叫:在局况有利的情况下,总是要想方设法参与竞叫阻击叫和牺牲叫的应用原则:牺牲叫是破坏性的叫品,以较低的代价换取较多的得分,阻击性叫品是否需作出牺牲由同伴来决定。

阻击性开叫碰到敌方技术性加倍而同伴加阻击都应不叫,一切由同伴决定。

原则:打国际标准分的原则是尽量多地拿正分,要稳,最担心的就是开闭室两边失分;但打序分制完全不同,一副牌的得失,并不会影响大局,允许搏一搏。

(2)打牌策略打序分制或国际标准分制,除叫牌有不同的策略外,打牌也是如此,为了一个超额赢墩,序分制可以冒宕一墩的危险,但标准分制绝不应该这样。

标准分制以稳为上,提倡安全打法;而序分制要根据不同的情况,有时要稳,但更多的时候要求冒进一些。

(3)瑞士赛的策略在瑞士赛中,有以下三种情况会发生:

1你和你的同伴打得出色,估计在得分上领先;策略:不要冒险,要求稳,相信自己和队友的水平,一直可以领先下去。

2你和你的同伴处境不妙,感觉得分落后;策略:要抓住每一个机会去争夺具有一定危险性的部分分数定约或一个有争议的成局定约。

3情况相当平稳;策略:打好每一副牌,不要有丝毫泄劲或骄傲。

(4)四人复式赛对付强队策略强队的定义是指大家公认的强队,而不是相对你队而言的。策略:

1时常用阻击叫。目的:挤掉敌方叫牌空间,不应拘泥于二三原则,应立足于长套和两套牌的打牌赢墩。

尤其是局况有利时持破长套高阶阻击应大力推崇,因为愈是强队愈重视局况,不愿在自己有局的情况下轻易惩罚对方。另外持强牌允许非正常阻击叫局,增加局面的起伏。

2争叫花色质量要好,实力可以差一些。

与强队对抗,很少有可能在敌方开叫后被你方打一个低阶定约,因此你的争叫一定要含有示攻性,而不是显示实力,同时首守信号尽量不打。

(5)四人复式赛对付弱队策略战术原则:大胆叫牌,大胆打牌,打防守时尽量用信号,不要牺牲太多,低线定约不易争夺过凶。

七、桥牌的法则。

1、1-2-3-4法则。这是阻击叫时要注意的宕墩数法则。

即作阻击叫牺牲的一方为局况不利最多宕1,双有局方时最多宕2,双无局方时最多宕3,局况有利最多宕4。

2、七法则。法国倍尔德和美国的福克斯各自所设计,为定约人在打无将定约时,什么时候用a拿住为妥的参考。

例如对方首引一门花色,定约人用7减掉手中和明手该花色牌张的和,就是你要忍让几墩的数目。如果明手是xxx,手中是axx,那么7-6=1,这个结果告诉你只要忍让一墩就可以了。

3、总墩数定律。任何一手牌的总墩数与将牌相等。

通常,当你和pd共有20p左右时,可得到的总墩数=将牌的总长度。

又由于主打方如同俩支军队归一个司令员指挥,防守方如同俩支军队由俩个司令员指挥,故防守方的错误是主打方的2倍。故共有8张将牌时,一般地说要叫到3阶。

4、将牌失配原则。

同伴叫到你的单缺,敌人叫到你的长套,此时你要像仍掉一个烫手的烤红薯一样立即止叫。

八、桥界的警言。

1、做庄技巧靠明暗手桥路畅通,防守杀着凭同伴间信号无误;

2、通常你手中的小牌是不能成为赢张的,但你不应随便扔掉,而是应通过它们向同伴传递信号。

当你从大到小地跟牌时,说明你所持该花色的张数为双(2/4/6),反之为单数(1/3/5)。

当跟一张较大/小的牌时,是欢迎信号/不欢迎(希望同伴继续或转攻)或是花色选择信号(希望同伴转攻较高或较低花色)。而你所垫的牌通常是排除信号。

3、定式首攻将牌:明手作过示选,在庄家的另一套中,你有一定牌力(qxxx),立即首攻将牌。

4、桥牌桌上充满信息,你必须将你的思考的频率调谐到一个正确的频道上,以获取各种各样的能使你“回到家”的信息。

5、如果你有比别人多叫一阶的勇气,那么你就要有比别人多拿一墩的能力!

6、桥牌是比失误的比赛。

一场比赛双方都打得很好的情况是很少出现的。

失败的一方往往是被自己打败而不是被对方的高超技术所击败。

一个一般水平的队平均每副牌丢3imp。

请注


状态提示:第六百二十九章、围联争霸(15)--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