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军事历史>承德围棋故事>第一百七十二章、棋社趣事(4)

而某些情况下,滚打包收会产生巨大的威力,比如涉及到整块大龙的死活问题,从而影响胜负。

高嗣这个属于极其特殊局势特殊异常心理之下的,极端少见的特例。

完全与水平无关,他绝不可能不懂得那个手段,只不过爱面子,抱有侥幸心理,希望对手有可能看不见,还试图想要反败为胜呢。

旁边提醒的人,也是就那么凑巧,刚刚进来;看见了无意搭讪了一声。

高嗣肯定不认识他,李铁如恰好知道他,在大坝下棋时见到过。

他是观众群里面平常的一员,他们基本都很少有抛头露面的机会,只能长期做观众。

李铁如马上特意问问人家名字,得知对方叫郭亚峰。

郑重表示了感谢,坦承不然还不一定会如何呢。对方不以为然,说那棋对方早该认输了。

李铁如不愿意多说这个,就转移了话题;毕竟他确确实实得到了额外帮助,略感有些胜之不武。

李铁如说:“我有一个打桥牌的伙计,名叫李亚峰;你看多么巧合?”

谁知郭亚峰接口:“知道这家伙,田威我们都挺熟的。”

李铁如笑了,接着问他,有没有兴趣玩玩桥牌?

对方摇头拒绝了,说已经是样样稀松了,就不要再多糟蹋一门艺术了。

李铁如反而不好意思,略微有些难堪;说大家也都是瞎玩、娱乐;爱玩过瘾呗,还能怎么样?

随便又聊了几句,李铁如赶紧去为学校买东西,郭亚峰必须去跑出租车挣钱,各自为了生活忙碌去了。

第二个星期,李铁如再次去了棋社。

再看到高嗣,就没有了那份急欲见识高手的迫切心情。

一来,他稍微了解了对方正常状态下,自己极难于抗衡的强大的实力;二来,他本性懒散,并不愿意拼命压迫自己。

这既是他自己心态很平和,也是他进步缓慢的主要原因。

任何人,没有可能不付出代价,就得到那么多。最起码所看到的这些非常平凡的人们都是如此。

高嗣也完全不例外,他棋力强大,但是牺牲了学业;没有如同另外几个小伙伴一样,考取名牌大学;相反,他们是暂时放弃了围棋,而选择了另一条路。

有没有人能够兼而得之呢?李铁如不得而知。

他只知道,吴清源先生在聂卫平首届应氏杯决赛前,曾经好意劝告后者,博二兔不得一兔。

这个故事,还是聂卫平自己透露的。

摘录如下:吴清源先生一生执着棋艺,心无旁骛,他也是这么要求其他棋手的。有一年我在东瀛,与沈君山神侃桥牌,一边的吴清源先生听到后,主动走过来很认真地对我说:“博二兔,不得一兔。”我听后大受震动。

当年我要是听从他的劝告,一心执着于围棋,也许在棋上的成就会更大些。

其实,聂卫平未必真是愿意分心旁骛,应该是把打桥牌作为调剂的可能性居多。

而专心致志的例证,也非常多。

最典型的比如,即将开始制霸世界棋坛的韩国棋手,围棋皇帝曹薰铉的内弟子李昌镐。

李昌镐,1975年7月29日出生于韩国全罗北道全州一个钟表店主家庭。

除了李昌镐母亲的不平凡的胎梦,他的降生人间也没有什么特别之处。

他天性沉默,不擅言辞,喜欢钻研事物的原理。

这样的性格并不能保证他必定成为杰出的人物,正是后来的刻苦磨练才造就了他在小小棋盘上的惊天动地的伟业。

李昌镐从小就深得祖父李花春的溺爱,其祖父在李昌镐的人生道路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祖父及时发现了李昌镐性格中隐藏的优点,也成了李昌镐最早的围棋启蒙老师,并带领他遍访当地的业余高手。

因此李昌镐小小年纪就下了无数的棋,仅与李贞玉的对局就超过了1000局。

1982年3月,李昌镐进入全州教育大学附属小学。上小学后,他的数学特别好,计算能力十分突出。

1983年1月,祖父开始教他学棋。

虽说8岁开始学棋不算早,但李昌镐进步神速,仅半年时间祖父就不是他的对手了。

同年6月,他投师于田永善六段门下,继续学棋。

1984年2月,李昌镐就在少年围棋赛中战胜了师兄柳时熏,夺得第一个冠军头衔。

李昌镐围棋生涯中的另一个重要人物是韩国围棋国手曹薰铉。

李昌镐9岁的时候拜曹熏铉为师学艺。

李昌镐刚出道时正是曹熏铉和徐奉诛争霸的年代,当时大部分的头衔被曹熏铉把持,而挑战权基本都属于徐奉诛,但李昌镐一出道就将徐奉诛一举打垮,取得了和师傅较量的资格。

拜师后两年,李昌镐就拿到了自己职业生涯的第一个冠军。

1990年,年仅14岁的李昌镐四段在韩国的各大棋赛中连胜41局,引起了韩国棋界的注意。

同年,在富士通杯世界围棋锦标赛中,战胜了日本超一流棋手武宫正树,还在韩国的正式比赛中,以3比2战胜师傅,夺走了曹薰铉“最高位”的头衔。

李昌镐之所以真正进步神速,人们传说,他每天晚上会在师傅家里二楼上,独自研究围棋到后半夜,时间长达六七小时。

而他,当时只有十岁!曹薰铉夫妇,常常会半夜被他轻轻的落子声音惊醒。

吴清源先生曾经评价李昌镐是勤奋的天才,这话得到广泛认可。隐喻李昌镐的围棋天赋并非顶尖。

状态提示:第一百七十二章、棋社趣事(4)--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