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军事历史>大唐都护府>第六十七章 治理雏形

与西域诸国缔结和平协议之后,大唐安西都护府的编外部队——库风军团,才开始真正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

此时,整个西域已经基本从战争的阵痛中复苏过来。

尽管丝绸商路仍然闭塞,但是西域境内的通商往来渐渐恢复。再加上波斯商使团的斡旋,域外世界的商队也陆续进出此地。

西域势力版图也完全划定。楼兰疏勒两国由于抢占先机,又有强大军力支撑,都各自裹挟拉拢大批从属邦国,势力范围辽阔。

车师和另外四五个实力稍弱的西域国家,也竭尽所能的拉帮结派,巩固自己的地盘。

突厥人则将主要精力放在玉门关和阳关方向,由左贤王隆尼亚亲自坐镇,防范大唐派兵反攻。而对于西域腹地的控制,就显得相对松弛,仅仅是依靠分散在各地的蒙格驻巡军施加影响。

在这个阶段,突厥更加看中的还是攫取西域的财富资源,用以补充突厥国力。在政治方面,仍未有太大的动作。

-

可以说,这是经历战乱后,一个相对安定缓和的时期。先前搅入乱局的各方势力,都在抓紧时间休整复原、养精蓄锐,准备迎接新的挑战。

这也恰好给了李世卿他们发展壮大的机会。

上百名汉族官吏补充到各个城镇,很快便发挥出超乎想象的作用。

他们既熟悉政务,又熟悉民情,还具备优越的综合能力。没用多长时间,这些官吏们便重新构建起唐朝先进的治理体系,将库风军团所辖诸城经营的风生水起、井井有条。

尤其是谢坦之,在处理公务方面大放异彩。

原本李世卿安排他协助马克木和冯敬工作,可是到后来,竟然变成马克木和冯敬成天围着他问这问那、遵令办事。最后,李世卿索性任命谢坦之担任都护府的主簿,全权打理辖区内的一切行政事务。

民生安定,百业俱兴。在政务逐渐稳定的背景下,李世卿等人也将更多的精力转移到军队的建设上来。

通过一lún_dà范围的征兵,原本两万多人的库风军团,迅速扩充至六万人的规模。

李世卿将原有的组织构架解除,重新整编这支已经被正式命名为“安西都护府——库风军团”的兵马。

首先,他将主力部队全部抽回库风,组建三个军,形成核心拳头力量。而各城镇的防守则交由二线守备部队负责。

新建的三个军中,第一军为纯骑兵部队,整整一万铁甲骑兵,代号“疾风”。总指挥是胡飞,两位副指挥由原武威军先锋营的军官王成龙和孙建中担任。

第二军是纯步兵,兵力达两万之众,代号“烈火”,以安西都护府“铁甲健卒营”的标准打造。全军装备精良、训练有素。总指挥由罗威担任,副指挥则是依娜丝的老部下帕勒塔洪。

第三军也是一万兵马,步骑混同编列,代号“惊雷”。百花郡主依娜丝成为第三军总指挥,瞿白枫作为副指挥协助依娜丝。

李世卿的直属亲兵,威名赫赫的鬼面白袍军则扩充至五千兵力,编为“主帅营”。

沙暴小亲王伦米尔班原本想要将自己的护卫军也编入都护府,但是李世卿没有同意。毕竟,此事涉及到沙暴家族的根基,于情于理都不合适。

经过劝说,伦米尔班勉强同意,暂时让自己麾下的一万沙暴军隐蔽境外,配合李世卿行动。但是,他还有个附加条件,请李世卿派遣了一名都护府的军官担任沙暴军的副指挥,配合总指挥黑山日常练兵和作战。

安西都护府的库风军团初具规模,汉族士兵和西域本地战士接近一比三的比例,这在都护府军的历史上可谓是绝无仅有。

-

除了部队整编的动作,李世卿胡飞原先最担心的两个问题:情报和补给,也都得到充分的改善。

在谢坦之的出谋划策下,一张几乎覆盖整个西域的情报网络被快速搭建起来。沙暴家族的老萨奇和玉陀罗搭档配合,作为库风军团情报司的负责人,专门收集整理各路消息,不断渗透策反敌方核心人物,号称李世卿的千里眼和顺风耳。

马克木则被谢坦之推举为总军需官,依令在辖区核心地带建设储备仓库,囤积大批粮草装备。同时,他手下的军需官们还分赴辖区外的各处战略要地,秘密设立隐蔽的补给中继站,为今后大军作战行动铺垫基础。

-

此外,李世卿还专门设立了一所“库风讲武堂”,由他出任总教习,胡飞等将领分任各科教习,给基层军官和优秀士兵们开班授课。

讲武堂什么都讲,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左至练兵、右至打仗,中间还管着认字读书,全方位培育库风军团自己的军事人才。

那段时期,在每天晚饭之后,都会有大批大批的粗鲁汉子,搬个小板凳挤坐在一起,满头大汗、认认真真的听着台上的教习讲课。

后来,在大唐军方中,曾经出现过一个拥有举足轻重地位的派系,那就是闻名遐迩的西域派将领。而这些功勋卓著的大将们,有很多就是当初在这所讲武堂中勤奋求知的学员。

-

-

当李世卿胡飞他们正在西域忙的不亦乐乎之时,孤身洛阳的张波也同样没有闲着。

太傅府酒宴的第二天,张波便早早赶赴紫微宫觐见太子李铎。

李铎见到张波,表现的分外亲切。他向张波询问皇帝陛下的近况,问皇兄弟们的事情,还问朝臣们对自己抚政的评价。问完


状态提示:第六十七章 治理雏形--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