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都市现代>传媒巨舰>第一百零六章观众反响

随口和桑德拉·布洛克聊了几句,接下来杜奇·查理曼等人也陆续来到了休息室,桑德拉·布洛克很聪明的没有继续纠缠保罗,而是和杜奇打招呼道:“杜奇导演,我听经纪人说,迪士尼公司内部对《生死时速》的评价很高,发行部的许多人都认为有大卖的潜质。”

“但愿如此!”杜奇似乎是很豁达,但如果仔细辨别,还是能够听出来他的欣喜和期待。

对于桑德拉·布洛克的识趣,保罗心里面感觉不错,日后如果有合适的角色,应该也会想到她。

这样聪明,不惹事的女郎并不多见。

没过多久就有人来通知,保罗等人一起走进了放映大厅。

现在多影厅并不算流行,五百多个座位的影院不算大,前几排坐的基本都是娱乐媒体记者以及影评人,他们大多来自知名的媒体,像三大报业以及几大周刊、专业杂志的记者和顶级影评人。

影片需要媒体和影评人摇旗呐喊,迪士尼公司也有一系列的相关安排,但媒体公关工作主要是放在试映之后,在影片放映期间,迪士尼更加关注后面影迷的反映。

迪士尼公司邀请了三百五十名普通影迷,涵盖了十七岁到四十五岁的范围,这也是《生死时速》潜在的主体消费人群,他们将直接体现影片的市场接受度。

一些迪士尼公司的观察员则分散在了影迷中间,他们将用自己的眼睛和手中的笔,记录下观众在放映期间的反应。

在试映的时候,观众并不需要付电影票,只需要填一份相关的调查问卷就可以了。

随着大银幕亮起,整个放映厅也开始安静下来,不过仍然有一些观众才窃窃私语,讨论影片的演员或者其他。

电影开场没有多久,那些还在聊天的观众都停了下来,将注意力转移到了电影上面。

“嘭……”狭小范围内的爆炸声显得异常的惊心动魄,电梯快速向下滑落,画面频繁的在电梯和乘客惊恐的脸庞上切换,让不少的观众感觉心揪了起来,一直提到了嗓子眼上。

特别是在震耳欲聋的爆炸声中,男主角被气浪掀飞的时候,更有观众忍不住屏住了呼吸,过了一会,才有任轻声道:

“噢,上帝啊……”

“他不会死吧?”

观察员的注意力一直都在观众上面,发觉大部分的观众都全神贯注的盯着银幕,原本一些吃爆米花喝可乐的动作也都停了下来。

“咦,反派没死!”旁边有一个人轻声对朋友道:“该不会又有什么阴谋吧?”

结果他的同伴嫌的声音打搅了他,直接道:“闭嘴,不要影响别人看电影。”

紧接着,屏幕上又出现了一次惊天动地的爆炸,一辆行驶的大巴中突然炸起火光,火光从大巴内部向外涌去,冲破层层钢铁阻碍,?爆炸窜起的火焰几乎铺满了整个银幕,似乎在向着大银幕外席卷而来。

大巴的顶棚更是被炸飞到了空中,翻滚着落下,又将另一辆汽车砸成废铁,破碎的车窗玻璃如同天女散花一般,破碎飞溅……

画面切换回男主角的视角,观众们这才稍微放松了精神,却也舍不得分毫移开目光。

这些观察员忍住看影片的想法,如实的记录下身边观众的真实反应,那些观众忘了喝可乐、忘了吃爆米花、忘了窃窃私语,他们只是抬头坐着,甚至连姿势都一动不动!

影片结束之后,调查问卷很快就被汇总回来,交给迪士尼公司的专业人员来进行判断。

对于一个每天都要推出新作品的产业来说,准确把握住市场的脉动是极其重要的,而且电影行业存在的多样性和多变性,决定了电影发行公司必须收集大量数据并把分析结果运用到作品的营销中。

映前调研不只是关心观众对电影的兴趣水平,还要通过分析数据得出不同的观众群所反馈的信息,以制定针对性的宣发方案。

许多电影,都是因为发行不行,平白的损失了大量的票房。

靠坐在宽敞的椅子上,汤姆看着调查问卷中大量的观众好评,还有调查员反应的,整部片子,许多观众都是在放映结束之后,才发现爆米花和可乐还没有喝的情形。

汤姆心中知道这部片子压不住了,保罗工作室的人就在旁边,如果他不做出合适的安排,这件事捅出去,大概率会引发罗伊·迪士尼的怒火。

他自然不会硬顶,那些人看到这些调查数据,他也可以解释。

最后的统计仍然有一些超出预料:

试映一共发放了365张观众问卷,收回361张,评价为a+的有305张,a的为24张,b+17张,c+以下15张。

作为内行人,在座的都知晓,这可以说是超高的观众口碑了,这个时候,大家明显对《生死时速》赋予了更多的信心。

与此同时,在酒店的宴会厅里,保罗正在与职业影评人随口聊着,都是如今报纸上耳熟能详的那些人。

例如《时代》的理查德·克里斯,《洛杉矶时报》的肯尼斯·图兰,《好莱坞报道者》的托德·麦卡锡,以及大名鼎鼎的罗杰·艾伯特等等。

如今的八十年代,任何电影想要有一个好成绩,都少不了这群电影业寄生虫的摇旗呐喊。

他们来参加这个聚会,接受了迪士尼公司送出的礼物,除去来回的车旅费以及在酒店的住宿餐饮费用,迪士尼公司还根据影评人在业界的不同地位,准备了各自相应的礼物或者支票。

迪士尼总共为这群人


状态提示:第一百零六章观众反响--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