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军事历史>颠覆晚金>第九章 抹不去的污点(上)

连续一段时间,整个河北都笼罩在暴政的阴云之下,面对蒙古人所下的命令,刘伯林、张柔等人都毫不犹豫的立即执行了,但是史天泽还在犹豫。

乱世中的仁德就好比黑暗中的烛光,他只不过是在真定府实行了一年仁政,就已经使得河北百万流民拖家带口前来投奔,为他提供了取之不竭的劳力和兵员,正是依仗着这些流民,他才能够在今年年初一鸣惊人,驰骋河北西部如果听从蒙古人的建议,突然抽血税下死力,那么过去一年的积累可就算全完了。

底层有他们的需求和底线不能打破,而蒙古人的压力越来越大,夹在中间的史天泽突然有一种浓浓的窒息感。

蒙古人的绳子一方面拴在他的脖子上,另一方面也在往高俊的脖子上爬,得知太平军全军出动之后,蒙古铁旗顾不得中条山大战后的消化与休整,全军立刻疾驰向东,打算在东面也打一个胜仗。

不过,考虑到河北地区的供给实在有限,木华黎也不得不留下两三万人马继续留在河东,这些人准备进入陕西,打击盘踞在那里的金军,现如今也只有陕西边陲的金军还略有战斗力了,主要是完颜合达、潘正和胥鼎他们。

而大部分蒙古军队则继续向东,他们绕着曲曲弯弯的山路,顺着太行山之间狭窄的陉道向东,就仿佛是山间的洪流一般猛地冲入华北平原。小规模的义军力量在他们面前根本就不堪一击。

得知高俊并没有及时回撤之后,木华黎更加兴奋,蒙古铁骑十天之内狂奔八百余里,全军从河东移师河北。当然,为此而消耗的各类补给,是一个天文数字,人粮马料基本损失殆尽,不是吃了,就是为了快捷行军扔掉了。

抵达河北之后,蒙古人一方面传信给河北各世侯,催促供上粮草,另一方面则立即向南,分道各地搜索高俊等人的踪迹。

此时,高俊正在滑州的一所农舍里翻看最新的各地呈报:蒙古人的暴行短期之内效果惊人,组织成型的义军几乎被尽数歼灭,而蒙古人所经之地则毁村社,屠人口,甚至整村整村的杀光取食,造成了赤地千里,短时间内不会爆发出极有力的反抗运动。

但是,在蒙古人兵锋未至,只派出去催粮官的那些地区,反抗则强有力的爆发起来。从燕京那边已经传来消息,张柔在冀中的统治极度不稳定,整个雄霸地区几乎都是叛军,西面的真定府虽然还没有全面催粮,但是史天泽压力极大,风言风语也很多,有了些人心不稳的意思。

李全一贯不喜欢靠收农税过活,更习惯于用自己的兵马作为仰仗,培植商人赚快钱,短期内他确实满足了木华黎的要求,但是由于各地的混乱,他的收入也大打折扣,近期内财政不稳。网更新最快 电脑端:/

这些还算是不错的,至于其他中小世侯,要么是迅速把蒙古人的要求压到农民头上导致民变,要么则无力在领地内大举征税,被蒙古人撸掉官帽。

总之,河北形势出现了一次大的震荡,大洪流不仅是针对抗蒙势力,亲蒙势力同样在遭遇考验,风口上的猪飞起来的不少,而现如今该是大家现原形的时候了,谁的根基深,谁的道行高,马上就能显现。

“目的已经达到了,现在的任务就是把弟兄们全须全尾的带回山东去。”高俊放下了厚厚的文件,恰好王浍飘然而至,高俊连忙请这位太平军首席谋士坐下,斡脱端上来茶具。

“这次王先生随我亲征,真是太过辛苦,回去应该让先生调养些日子,小事不打扰先生。”

“太尉客气,太尉亲自披坚执锐,夜不释甲,老朽两手空空跟在后面,已经觉得惭愧,还谈什么辛苦不辛苦,我向太尉献上的六策,如今有五策已经灵验,只差最后一策,河北即可大功告成,太平军北伐将建立不世之功。”

“是啊,后三策我一直不想用,可是,完颜珣撤换安贞,蒙古人大肆征粮,他们自己就动手干起来了。至于第六策,我也实在不会用。”

“无妨,太尉,老朽有些预算,就算太尉不愿用此策,到最后一切也都会水到渠成的,天数难易。”

“是啊,历史的车轮是不按个人意志为转移的,也许第六策最后也会实现吧,但现如今,咱们要先考虑考虑如何把1万多兄弟带回山东,咱们在河北多逗留了数日,确实吸引住了木华黎,也让他一下子烧穿整个占领区的财赋,但是如果咱们不能返回山东,那他这笔钱岂不是就花得合算了吗?”

“那郎君以为应当如何返回?”王浍这句话倒不是卖弄关子,他是真的想问高俊。

虽然王浍对战略规划颇有心得,但直接的战役设计却不如高俊,而高俊虽然能够组织一场战役,明确各部的目标,但论起直接的战场指挥,则不如潘正以及李铭、冯达、张惠等诸多太平军名将了。

高俊何尝不是头痛于此,太平军能打的将军们都已经被散在各处,留在高俊身边的还没有能筹划大规模战役的,就算有,在河北平原与蒙古人见阵未免也太不明智,高俊并非是没有办法,但那种办法也不亚于一记七伤拳,让他实在难以启齿。

看着高俊久久不说话,王浍的大脑也在飞速的思索着,也就是那么一个心有灵犀的时间,他一敲扇子:“太尉想从河南走?”

“事到如今,我还能有什么办法?”

“全军星夜兼程,两三日内确实可以赶到黄河岸边,但是渡河何尝不是危


状态提示:第九章 抹不去的污点(上)--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