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都市现代>重回狂野时代>102,下套

那天争吵后,他回家跟家里人说了此事,并且表示坚决不回车间。家里人也认为回车间就彻底完蛋了,再要回技术科可就没那么容易了。

赶忙出去托人找关系,孔德新最终如愿以偿,留在技术科。

自此,孔德新心中美滋滋,嘿嘿,刘婧啊刘婧,看你咋咋呼呼的,还不是欺软怕硬,老子上面有人儿,你能把老子咋地。

“杨哥,刘科长让我来送工艺书的。”

杨可接过工艺,翻看了一下,上面的油墨果然是新的。

原来,昨天一早关招娣三人只拿着自己的物品来车间报道的,并没有拿工艺书、毛净版等物,因为刘婧只通知他们去车间报道,具体工作由杨可安排。

其实,车间每个班都有一份工艺书,主任也有。

但杨可第一次指导工人操作,马虎不得,必须要技术科出示一个最新的工艺书才放心。

因为有些单子在中途会有一些小改动,技术科不再重新印制工艺,而是用手写的方式,写一个单子下发通知,如果是微小改动,则是口头通知。

为了准确无误,杨可让关招娣回去要一份最新工艺书,得到的回复是:工艺书没有了,需要重新刻板、油印。

当时,一般的企业还没有复印机,所以都用油印。

在杨可的记忆里,直到九十年代中期,企事业单位才陆续有了复印机。

油印的方法很简单,先把特制的蜡纸铺在特制的钢板上,用铁笔在蜡纸上刻画出文字图画;然后再把刻好的蜡纸放在油印机的纱网上,纱网下的台面放空白纸,沙网可以掫起和落下,用一个上面均匀蘸有油墨的滚子,从下往上,或从下往上滚一遍。

油墨透过刻写的微小空孔洞印在下面的纸上,与蜡纸上的图形完全一样。

需要注意的是,滚子不能来回滚动,那样字、图案会出现重影。

这是最简单的油印,后来有了手摇油印机,原理是一样的。

两种方法弊病就是很累。再有就是蜡纸经过滚子的反复滚动摩擦,易损坏,那就得重新再刻一张。

几人突然好像陌生了许多,一时间找不到合适的话题。

杨可倒是没什么,他的想法很简单,需要有用的人在身边,但有用的人必须是听自己的,三心二意的人,那就靠边站吧。

因为他知道,崛起光靠自己不行,身边必须有可靠的人。

正所谓:一个好汉三个帮。

他念在一起入厂的份上,有心带一带孔德新,没想到人家没瞧得起自己,并不领这份情。

所以像孔德新这样的人,就是将来想跟着自己,也是不可能的了。正因为如此,杨可在昨天没见到孔德新的那一刻起,就宣判了他的死刑。

这倒不是杨可心眼小,他必须从一开始就做到防患于未然,以免将来出大事。

但是,面子上还得过得去,毕竟在一个工厂工作,低头不见抬头见的,不能让人家说自己心眼小、瞧不起人不是。

“德新,谢谢哈,以后与技术科交往,还得需要你多跑几趟啊。”杨可根本不提以前的事,笑呵呵地说道。

孔德新瞬间感觉舒服多了,不再拘束,急忙道:“杨哥的事必须完成,有事告诉我一声就可以。”

“那就这么说定了,改天休息我们12个人聚聚,好久没聚了。”

“好啊,要是没别的事,那我先回去了。”

“嗯。”

重生以来,杨可才真正体会到什么是时间宝贵,什么是一寸光阴一寸金了。自己有太多的事情要做,有太多的东西要学。

说聚聚,只不过是一句客套话而已。

孔德新出门后,韩志国心直口快:“杨哥,他不够意思,搭理他干嘛。”

“人家不想进车间也没错,这只是工作,不能与私人感情混为一谈,明白吗?不过……将来你犯错误,我也会不念感情,处理你的,你记住了。”

杨可话里有话,给二人听。

经过这些日子的观察和接触,韩志国和金永春对杨可是佩服的五体投地,几近崇拜。

金永春扶了扶眼镜,道:“杨哥,你放心吧,我俩肯定不会让你失望的。”

……

杨可不再说话,而是仔细地阅读工艺。果然发现了两处小问题。

老工艺写着肩头合缝处、袖盒都是双明线,新工艺上写的是单明线。

双明线一般是两线之间距离0.6厘米,起到装饰用。

双针机与锁眼机、钉扣机等都属于特重设备,价格很贵。车间还没有双针机,所以需要技术高超的工人来骑,如果骑歪了,反而不美。

杨可眉头皱了一下,并没有声张,而是对韩志国道:“你去另三个班组各拿一件成品过来。”

不大工夫韩志国拎着三件衣服回来,气呼呼地道:“妈的,都不愿意让我拿,还问这问那的。”

“这点小事你生什么气,等到我们产量上来了,她们就都该巴结你了。”

杨可看了一遍,确认三件衣服上面的两处都是双明线。心中泛起嘀咕,如果修改工艺,那三个班都应该知道,难不成是刘婧玩的把戏,让4班照新工艺做,然后再返工补上另一道明线,这样就减产了。

要知道,补上一道明线很容易,袖盒还好说,补上就可以。但肩头就不行了,强行起明线,会把面和里子一起骑上的。所以必须先把里子拆了。所以这样就费周折了,会耽误很长时间。

妈的,这不是给自己下套吗!


状态提示:102,下套--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