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陛下的圣命,这座一品军侯府一直都有专人负责打理,每日都会在吉时为许大元帅的在天之灵上三炷皇香,许大元帅每年的冥诞与祭日,则会增添至九炷皇香,这么多年,绝对未曾间断过,请陛下放心。”
这些规矩都是当年陛下亲口定下的,如今林渭随口道来,如此之熟稔,显然是将这些规矩全部都入心入脑,背诵得滚瓜烂熟。既然连郡守都能做到对这些规矩了然于胸,那么专门负责照料这座早已无人居住的一品军侯府的官员,对于这些规格步骤肯定只有更加倒背如流。如此,圣上倒是觉得自己的确可以放心了。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亲眼见到了被打扫得一尘不染的桌案和宝剑,耳中听到老郡守口述的那些最高级别的祭奠规格,乔清澜觉得励王现在的心情似乎反而要比刚刚入府的时候好了一些。还没有等到她进一步去仔细观察励王的神态变化,耳边便传来了晟王的声音。
“父皇,许大元帅一生守护我大卫江山,儿臣向来感佩其行其德。如今有幸得以亲眼瞻仰许元帅的随身佩剑,儿臣也想为许元帅上三炷香,略表一番心意,还请父皇允准。”
这个要求其实怎么听都很是合理正常,千里迢迢来到南境,又专程到了这里,而且还是父皇主动开口,提出要他们两个皇子跟着过来的,那么既然都已经走到宝剑跟前了,不上三炷香似乎还有些说不过去。
可是,乔清澜却明显能够感觉得到,励王的身子猛地一僵,尽管面部表情没有任何变化,但是他的内心显然已经掀起了不小的波澜。
励王为什么会突然变得如此?他是不愿意让真正流淌着皇家血脉的人去祭拜他自己的生身父亲,还是因为想到了别的什么不愉快的事情?
励王掩饰得很好,除了乔清澜以外,父皇和晟王都没有注意到他身上的异常之处。不管父皇心里头究竟是怎样一个想法,至少在明面上,父皇从来都是对许元帅极好的,即便晟王是众皇子中除了太子之外地位最高的七珠亲王,但是此情此景之下,他想要去给许禾忠上香,父皇当然不会有什么理由加以阻拦。
眼睁睁地看着晟王上完了香,退回原处,励王方才上前一步,请旨道:
“许元帅的故事,孩儿昔日也是听说过许多回的,请父皇允准,就让孩儿也表一表对许元帅的敬仰之情吧。”
乔清澜这才明白,方才励王身子僵直了许久的缘由是什么。他肯定是自从踏入这间屋子的那一刹那开始,就很想找寻一个机会,拜祭一下自己的父亲,哪怕自己的面前并没有父亲的灵柩,连牌位都没有,仅有的只是一把佩剑。但是,因了内心深处明白整件事情的真相,他不敢随意提及,生怕父皇会心生不悦,甚至于引起父皇的猜疑。
可是,现在第一个提出来的人是晟王,而且父皇也很爽快地答应了。那么自己跟在晟王的后头二度提及此事,就算父皇会有些不高兴,乃至于不肯再答应,至少也不太可能会多想的。
事实比预想当中的还要理想。父皇同样痛快地答应了励王的请求,任由他带着乔清澜,二人一道在青灵宝剑之前上香叩拜。非但如此,就连父皇自己,都亲自给许禾忠上了一炷香。虽说仅仅只是站着鞠躬上香而已,当然不可能再行大礼,可是贵为天子,如此举动,已然是给予臣子最高的礼遇了。
祭拜过后,圣上并没有打算扭头便走,而是继续向前,开始如同游览景点一般,参观起这座一品军侯府来。
圣上参观的时候,并没有要求自己身边的其他人也得跟着他一道走。不过郡守大人本来就是充当圣上向导的人,他肯定是不可能自己离开的了;而晟王向来不会放过每一个可以表现自己对父亲孝顺,对国君忠诚的好皇儿的机会,这种时候除非是父皇要赶他走,否则他肯定亦步亦趋,绝对不会让自己离开父皇身周五步之外的。
唯有励王,就在这等情况下,并没有凑上前去,反而是有意无意之间让自己落在众人的后头,随后越走越远,渐渐地,就看不见了。
在步调与方向的统一问题上,乔清澜自然是紧随着励王的脚步的。眼见得前方终于彻底看不见任何人影了,一直保持沉默,只是安静地从旁配合的乔清澜方才开了口,轻声问道:
“悟瑾,你是打算再回去……看看那把剑么?”
当励王开始有意识地放缓自己的步伐的时候,乔清澜就已经猜出来他想要想法子悄无声息地与父皇等人暂时分道扬镳了。
这个地方对于励王来说究竟有多么特殊,这一点自然不言而喻;可是说到底,这里在许禾忠身故之后,这些年来被皇家派遣的专人打扫、修缮、重建乃至于扩建,连正门口上方挂着的牌匾,那苍劲有力的五个大字都显得那样新,一看就知道肯定不是挂了数十年的旧物。
如此说来,这座一品军侯府,其实与许禾忠在世的时候相比,只怕已经完全变了一个模样,就算是许元帅复生,来到此地也未见得就能够认得出这座几乎被由内而外全部翻修了一遍的军侯府邸了,更不要说是励王。
而在这座早已不复昔日风貌的府邸之中,想来唯一一处绝对没有被重新修理过的,真正可以和许禾忠联系在一起的,也就只有那柄青灵宝剑了。
倘若励王当真想要找寻一处可以好好地,安安静静地悼念自己逝去多年的亲生父亲的地方,那么那柄青灵宝剑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