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军事历史>贞观年少>第十二章 害人性命

城门里和城门外仿佛是两个不同的世界。

货真价实的古代大街,街面全由一块块长方形的青砖或石板铺成,街边两侧白色的砖墙或者刷漆的小木楼,商铺静静地伫立其中,一切都是那么的古意盎然。

穿着粗布短衫的汉子或妇女,红绿相间的年轻女子,偶尔走过一两个一身绸缎的书生,赶来的小商贩沿街叫卖,三四岁的童子穿着肚兜,蹲在自家门前,望着叫卖的商贩,咬着手指跑进门,不一会,又哭着跑出门继续蹲在门槛边望着,估计进屋叫父母买吃食,挨揍了。

一切都是那么新奇,那么陌生,站在喧嚣的街头,独孤武有些惶然,又有些熟悉,仿佛回到了前世十来岁便独自一人走街串巷叫卖的那个时候,一时茫然失措,不知该往何处去。

是真的不知该往何处去,第一次来泾阳县,根本分不清东南西北,也不知道自己该去什么地方卖鱼。

不过茫然只是一时,瞬间他便有了计划:“大哥,你平时卖柴是卖给哪家酒楼?”

不了解大唐物价,但是独孤武却了解在街边卖鱼的价格不会高,最多也就一两文一条罢了,十来条鱼也就十文钱,与他的标准差太多。

酒楼是个好地方,可以作为长期合作伙伴,而且以这个时代出了煮和炖的菜肴,或许还有机会从酒楼弄一点股份,尽管股份肯定不多,但蚊子腿也是块肉。

大哥带路往前走,独孤武和王智走在青石板大街上颇为拘谨,标准的**十年代乡下人进城的摸样,王智是因为自卑,毕竟又穷又挫,还有些傻······怕不小心惹怒了城里人挨揍。

独孤武则是因为谨慎。

泾阳县对他来说是个陌生的地方,到了陌生地方,独孤武总是习惯了用审视的目光来打量周围的一切,所以看起来有些拘谨。

独孤武一路走一路思考着如何才能把鱼在酒楼卖个好价钱,顺便将王智手中的小羊也卖个好价钱,王智则是一直低着头,看着自己脚上那双露出脚拇指的鞋子,鞋子有些黑,似乎是怕弄脏了干净的青石板街道。

从小到大都穿着草鞋的他有些委屈,红了眼眶,这是他最好的一双鞋,但是在泾阳县里却显得那么不堪。

泾阳县并不大,但是规划的十分完善。

一条独立的小巷,两侧林立着酒楼或者胭脂、绸缎铺子,这就是泾阳县的商业圈,在后世应该叫cbd。

独孤文还在往前走,独孤武却停下了脚步,随意找了一间看着规模很小的酒楼,或者说酒馆,走了进去。

“掌柜,你们酒楼要鱼么,新鲜的刚从······”

话还没有说完,迎来的小二的笑脸变为了怒容,“去去去,哪来的乞索儿,谁要你的鱼。”

尝试了好些小酒楼,差不多都是这个样子,独孤武便老老实实的跟上了大哥的脚步,果然在任何时代,都是如此,有熟人才好办事,或者有钱才能办事。

“二郎,俺想去牛马市。”跟了许久,王智打算与独孤武兄弟俩分开了。

独孤武问道:“你知道牛马市怎么去?你阿翁说了你家的羊卖多少钱?”

王智点头道:“知道,阿翁说卖五十文,实在不行,卖三十文也行。”

这落差有些大啊,古代人也不都是那么淳朴嘛!

独孤武摇了摇头,笑道:“你跟着我们,到时候我把你的羊给你卖出去,你放心跟着就是。”

话音未落,大哥便在小巷尾端喊着到了,独孤武加快脚步走了过去。

酒楼是两层小楼,在这条小巷中独具辉煌,不像其他酒楼挂着幡子,而是挂着门牌,上书“同福酒楼”四个大字,字也非出自寻常人一手,铁画银钩,一看就是沉浸书法多年的人才能写出来的字。

不是什么寻常商户家开的酒楼,所以独孤武其实不太想在同福酒楼卖鱼,风险太大,但是其他酒楼理都不理自己,只能选在此处了。

怕大哥和王智露出马脚,独孤武拉着两人走到一旁,告诫道:“大哥、王智,等会儿进了酒楼,你们都别说话,记住一句话也不要说,不管我说什么,你们都不要说话。”

弟弟(二郎)聪明,听弟弟(二郎)的准没错。

两人狠狠地点了点头。

独孤武迈着坚定的步伐,跨进了酒楼,还没开口,酒楼的小二便笑道:“独孤大郎,又来卖柴了,以后你家的柴可以卖十文钱了。”

小二说完,战战兢兢的望了一眼柜台的掌柜,见掌柜笑着点点头,长松了口气。

这一看,独孤武就明白了,柴价涨了,但是小二看自己大哥有些傻,所以从中克扣了,然后最近才被掌柜发现,受到了惩罚。

至于道歉?

呵呵。

人家摆明了不是简单的人家,怎么可能与你一个农户家的小子道歉。

这点道理,独孤武还是明白得,所以对同福酒楼的感观好了许多。

“我大哥今日不卖柴,我们来吃饭。”独孤武大马金刀的做到了桌边的胡凳上,一副爷不差钱的样子。

小二脚下一滑,柜台边的掌柜也是一愣。

“吃饭?”小二倒是有几分职业素养,没斜眼瞧着独孤武三人,反而好言好语地劝说道:“这位郎君,你恐怕不知道我们同福酒楼,我们同福酒楼······”

“我说我们吃饭,你没听见,你怕我们付不起钱?看见那头羊没有,够不够饭钱?”独孤武打断了小二话,语气很冲。

“那小郎君


状态提示:第十二章 害人性命--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