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道三年春,宋太宗,赵光义驾崩,在位二十一年,时年五十八岁
太子赵恒继位,年二十九岁,是为宋真宗
因为朝廷所有问题都在赵光义驾崩和赵恒继位大统上,礼部尚书辛缘博的辞呈石沉大海
至道三年春,赵恒继位大典,主要主持工作居然还是交给礼部侍郎顾君初
礼部官员愤怒了,纷纷上书,请求调换顾君初,很多奏折都是泥牛入水连响都没听到
辛缘博在礼部工作彻底靠边站
礼部还有不服义愤填膺者,比如薛霜宸,吴继枫之流,礼部联名上书后半月,继续上书,要求新任皇帝应该遵循道统,延续礼部传统,不应该宠信小人,薛霜宸居然还上书,要求刖刑顾君初,以惩罚顾君初的不臣,越矩之心
皇帝老师太子少傅李沆叫来顾君初开会,当时,钱门四虎也在场,顾君初到了少傅府,袁君和将薛霜宸的奏折给顾君初看,并且告诉他,这是太子洗马钱敬先看到的,截下来让你看到,并且问顾侍郎这个奏折你看到后想怎样干
关于礼部联名上书,惩治顾君初奏折,皇帝赵恒看到过,谁都知道,礼部就是一帮吃闲饭的,所谓不臣,越矩,只是看不惯顾君初工作做的好罢了
从那之后,礼部奏折都发参议钱敬,赵恒再也不管
顾君初老早就知道,礼部全是红眼病,都是在给自己找麻烦,但是实在想不到,居然还有人这样恨自己,要刖刑自己,那是礼部官员犯了不尊礼罪才有的惩罚
顾君初给钱敬,李沆磕头,涕泣直流,道,感谢公公感谢少傅大人救命之恩,从今往后,我就是你们马前卒,你们说怎样做,我就怎样做
李沆叫顾君初到身边,耳语几句,顾君初这才露出笑脸,回家,顾君初就草拟一道奏折,告薛霜宸在礼部不按整点上班,不按整点下班,还无故上班纳凉饮茶,没有在礼部做好表率,请求让薛霜宸调离工作岗位,去给太宗皇帝赵光义守陵
第二日皇帝准奏就批下来,要薛霜宸去给皇帝赵光义守陵
此事传到礼部,引起轩然大波,纷纷叫嚣薛中书是让小人给阴了,以吴继枫为首集体上书,要求皇帝赵恒收回成命,判顾君初去守孝陵
按照顾君初想法,他早就在礼部混不下去了,能够去守陵也挺好
哪知道,奏折上书第三天,皇帝下诏,命带头上奏署名的吴继枫罚俸半年,每日正午晒太阳一个时辰
眼看到自己两个爱徒都遭了黑手,辛缘博坐不下去了,找到时任宰相首辅的宋琪,诉说此事,然后又道,自己礼部官员遭到如此下场,这是有史以来朝廷大亏,长此下去,会使朝廷小人常戚戚,没有君子坦荡荡
关于礼部自从看重顾君初后,礼部是怎样拿捏顾君初的,皇帝,满朝大臣都知道,宋琪挺看不上辛缘博为人,但是出于颜面只能出头,第二天给皇帝奏疏,并且朝堂上也表态,礼部薛霜宸,吴继枫都是直肠人,都是朝廷栋梁,虽然为人可能说话做事上有错,但是毕竟是朝廷礼部官员,还望皇帝不要轻易相信小人
皇帝赵恒不露声色,只是在朝堂上,将所判奏折发给礼部,吏部,命令他们察看,自己所判可有枉法
吏部发文,皇帝裁决没有错
赵恒在朝会上宣告,就是这样判了,薛霜宸去守皇陵,吴继枫罚俸半年
辛缘博怒了,上交辞呈已有一月,皇帝没有批,如今皇帝又拿自己人开刀,显然没有把自己放在眼里
他去求当今太子秉笔王寺源,让王寺源能够在皇帝身边美言几句,不要罚他的俩徒弟那么狠
王寺源只能答应,跟皇帝赵恒说,赵恒当时在御花园与妃子李氏游园,听王寺源如此说,生气了,甩袖子道,我今为天子,朝中什么事都由我说了算,你算哪个?又道,那是吏部官员判的刑法,如今你又多嘴!
免去王寺源秉笔太监一职,跪罚半个时辰
辛缘博知道此事后,在礼部衙门大骂,,以自己名义签署礼部檄文,礼部大部分官员签名
宰相宋琪也生气,王寺源一倒自己这批前臣在内廷势力就算没了,自己这些赵光义前朝老臣就算输了,但是就此便宜顾君初他也心有不甘,跟其他官员联名上书
此事又闹得沸沸扬扬,蔡元朗是兵部员外郎,本来这次倾轧没有他什么事,但是出于义愤,出于师生情谊,他还是在联名上书中签了名
本来按照蔡元朗意思,就是给薛霜宸和吴继枫找个说法,但是,礼部尚书和宰相出面了,再要是只是找说法那就是错了
从一场讨说法问题,变成你死我活的战争了
薛霜宸听说恩师辛缘博也为自己不甘出面了,在守陵地方,写了奏疏,文章中都是痛骂顾君初为人不端,为臣不规的话,还直陈,在这个世界上,有我没他,有他没我之类的话
本来就是个讨说法的官司,演变成有你没我,有我没你的党争
皇帝赵恒怒了,将所有关于此案前后交给,太常寺,鸿胪寺,大理寺,吏部,四法司审议
经过半个月的艰难取证,反复调案,终于拿出有力证据
顾君初都是按照前皇帝赵光义命令,按照法度进行的祭祀祈福活动,没有半点越权越矩
赵恒其次发动政变,任命太子师李沆为宰相,免去宰相宋琪朝廷内外一切职务,命其告老;任命顾君初为礼部尚书,罢免礼部尚书辛缘博一切职务;太子秉笔王寺源罚赵光义陵墓守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