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军事历史>大唐第一主播>第四十三章 崔白义的人头

李行周自然知道他这举动会让苏味道在贡生们面前颜面大失知道这些还这么做他本就是故意的。

后世里看史书的时候,看到苏味道模棱手这典故还只是觉得好笑。

甚至还觉得这位初李末期名满天下的大诗人挺有意思。

但当他真正穿越过来,并且与这人共事之后,才发觉史书里面挺有趣的这个大人物实在太没有意思了。

身负誉满天下的美名,位居朝堂高位,吃着天下百姓民脂民膏的供养,苏味道可谓是幸运到了极处,被命运之神眷顾到了极处。

但就是这样一个可谓集命运之万千宠爱于一身的人物做起事来却如此的猥琐如此的自私,如此的不顾大局!

李行周深深的失望之余,已对其人鄙视到了骨子里。

可以说没有苏味道之前的那句话或许就不会有这一场乱子!苏味道能在那个时刻做出那样的事情,纵然名满天下又有何用?

诗做的再好又有何用?

官位再高又有何用?

此时,在李行周的心中,每一想到苏味道,就会不由自主的想起《诗经鄘风》里的《相鼠》。

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相鼠有齿,人而无止。人而无止,不死何俟

相鼠有体,人而无礼。人而无礼,胡不遄死

究其本质,苏味道这等人其实就如诗中所写,无脸无皮。似这等人就该“胡不遄死”

为什么还不死呢?

不死还等什么呢?

赶紧死快些!免得再顶着诗坛领袖的身份招摇撞骗,浪费民脂民膏。

似这等人真是活活的糟蹋了李诗,糟蹋了恢弘伟大的璀璨李朝

李行周带着对苏味道深深的鄙视出了贡院,随即走进街道两边看热闹的百姓人群,注视着崔白义等人的动静。

百姓们今个儿也算是开眼界了。

先前贡院未开时,贡生们敷粉簪花,香风阵阵的热闹就不说了。

稍后没多久,又看到有吏目在贡院墙外张贴皇榜,张贴完毕后,那些吏目们居然还向他们一一绍介今科高中者的姓名籍贯,乃至家世。

以前百姓们虽然喜欢趁贡院的热闹,但他们是从不曾进过贡院的,至于皇榜的结果更是看不着,今天贡院这举动可真是破天亮的第一遭啊

但这破天荒的举动却让百姓们心中实实在在感觉到受用,毕竟谁都喜欢被人看重。

这边吏目们刚刚将皇榜的内容绍介完毕,那边厢就听贡院里发一声喊,随即又走出了一支几百人的队伍。

这阵势跟月前那次何其相像!但刚刚听完皇榜内容并口口传开的百姓们却看不懂了。

怎么又闹,不应该啊?

月前那次闹事是因为科考弊情太重,愣生生把个皇榜变成了权贵榜。这一点前面那份天子诏令上都已经说的清清楚楚,两个考官儿也都是认罪了的。

那种情况下贡生闹好歹占着理。

但这一办”…分明不对劲嘛

丙才百姓们可是听那些吏目解释的清清楚楚,这一回取中的这些个新进士里十个有九个都是跟大家一样的良人出身。

家里无权无势的还能考中,这分明是人家的本事。

能在一科要面取中这么多没权没势人家的子弟,可不就说明这回的两位主考官儿是清正有良心的吗?

再说,这回的两个主考官里有一个就是上回吃过亏后领头闹事的,这样的人要是还靠不住,那……科举也就别办了。

最后还有一条前些时传的沸沸扬扬的那些个科考章程,还有后来整个的考试过程,凡参加了考试的贡生们不都满口称赞嘛,怎么前面刚夸完这遭就又闹起来了?

越想越是不对,百姓们琢磨来琢磨去,聪明人可就反应过来了,这是没考中的人在发泄怨气。

这个一传开,百姓们明白的同时也摇头不已,这算什么事啊?

十个指头还有长短,贡生们读书又怎么会一样?

有念得好的就有念得不好的,朝廷这科举总不能把所有人都取中吧。

这分明是无理取闹嘛

得出这么个广为人接受的结论之后百姓们看待对待闹事贡生们的态度可就跟上回完全不一样了。

尽管崔白义也接受了参加过上回bao luan贡生的建议行走之间不时高声呼告但其每一呼告,引来的不是围观百姓们的安静肃穆,更别说眼泪了。

反而是一阵阵的笑声。

他们呼告的声音越大,百姓们的笑声也就越大。

其间还有无数百姓伸出手来指指点点着领头着崔白义的衣裳。

崔白义这身衣裳好啊!

极品湖绸精工缝制成的衣裳能不好嘛?

所谓锦衣说的就是他穿着的这种,行走之间飘飘抖抖,深春时节的暖阳照上去,甚至能反射出粼粼的绸缎亮光。

就是傻子看到他这身衣裳也知道其名贵之极,更别说见多识广的洛阳百姓了。

就这一件衣衫怕是都顶的上普通百姓一家人好几个月的吃用了。

能穿得起这种衣衫的必定是非富即贵你一个大富大贵之家的子弟居然领头闹科场舞弊,这真是怎么想都想不过啊

所以崔白义愈是呼告,愈是显得慷慨激昂百姓们的笑声就越发的不可遏止。

随着崔白义引领队伍的前进,整个长街上渐次成了欢乐的海洋,百姓们一边指指点点,一边左右谈笑,真比上元节金吾不禁的热闹还要开心。

听着百姓们开心的笑声,人群里的李行周也很欢乐<


状态提示:第四十三章 崔白义的人头--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