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军事历史>大唐第一主播>第十八章 我的人
事。

但桓彦范知道,李行周绝对不是在信口胡说的唬他。

毕竟,李行周跟朝廷的权力中枢,关系是很近的啊!

李行周压下来这么重的一副担子,桓彦范这下不敢丝毫怠慢了。

他马上召来了一整旅的左翊卫陌刀士兵维持现场秩序。

辅佐李行周将这一千多残兵分批安置。

首先被李行周择出来的,是方鹏这一批人。

当时他们一共约有两百人左右,其中大半是带伤的。

一路走来死了一多半现在只剩不到三十人了,活着的也只剩半条命。

一路同甘共苦、同生共死,李行周能够认识他们当中的每一个人。

在把这些人交给桓彦范时,李行周的语气很硬,说这些人是绝对有功的。

如果并州府敢对他们乱来,我就豁出去跟他们拼了。

桓彦范知道李行周不是在开玩笑,他也是军人,当然能够理解“同甘共苦同生共死”的袍泽情谊为何物。

于是他承诺,这些人的数量不多其中还有羽lin jun士兵,桓某担保他们无事。

李行周稍稍放心。

然后就是小村子里招降来的那一批乱兵了。

虽然他们的首领樊建死了,但还有几个小头领跟李行周比较熟。

于是李行周先将他们几个找来。

让他们把自己那一伙兄弟招集到了一起。

与外面那群杂兵严格隔离开来。

桓彦范看到他们就犯了愁,别的不说,他们都自弃了铠甲和军服,这绝对是“逃兵”才有的风范。

方鹏那些人好歹还留着兜鍪,军服再脏再乱也穿在身上。。

这就表示他们始终没有放弃自己的“唐军”身份哪!

行周如实对桓彦范说,这些人此前的确是做过逃兵。

但后来遭遇突厥兵,他们力抗外敌护民有功,至少是“功过相抵”

......

我发过血誓要力保他们的!

桓彦范苦笑,他知道李行周真正想保的就是这些人。

如果这些人活下来,自然是李行周的大功德一件,从此在军队里就有一批死忠。

更重要的是,想要在军队里立足,这样的恩德人心是相当重要的。

反之,如果失信于他们,李行周以后再想取信于人、再想竖立恩威,可就难上加难了!

剩下的一批人,就是李行周带人从小村子里走出来以后,零零碎碎收拢的一些残兵。

李行周对他们不了解,只知道他们当中的一些人参与了那一场遭遇战。

时间紧迫,说不定并州都督府知道了消息。

很快就要派人来接引这些残兵。

因此李行周和桓彦范连夜紧急处理这些事情,通霄达旦。

到了天明之时,总算将这一千多号人分作了三批。

方鹏这批“功勋士兵”最先享受了英雄待遇,桓彦范派了自己的士兵和军医来照顾他们。小村庄里收来的残兵们连夜被转移到了安置百姓的偏远临时营地里,不许外出走动。

天刚亮没多久,并州的兵曹参军果然带人来这里收容残兵了。

于是第一批被交给并州兵曹的,是回归并州的半路上捡来的这些杂兵们。

李行周对他们的情况不尽了解,其中或者良莠不齐,那是兵曹们的事情了。

就让他们按照律法、走正常程序去查。

然后第二批交给并州兵曹的,是方鹏这些人。

桓彦范一口咬定这些人是“护民有功”的功勋士兵。

兵曹参军带着人查验了一番,发现方鹏等人个个骨瘦如柴面黄肌瘦不是带伤就是患病,站都难站稳。

要是把他们带回并州都督府查问,还得增派人手伺候医治他们。

万一死几个在并州都督府里,还要惹一身麻烦官司。

桓彦范虽然无权干涉并州都督府执行军法,但他这个后军总管好歹有些份量。

于是正当忙得焦头烂额的兵曹们,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顺水推舟的就认了桓彦范上报的名单,给方鹏等人记上了“军功”。

方鹏等人自然是如释重负欢呼雀跃,对李行周感恩戴德,然后安心的歇养治伤去了。

剩下的第三批小村庄里的乱兵们,李行周请桓彦范努力将他们藏两天晚些时间再报。

反正兵曹们刚刚接了这么多活儿,一下忙不过来。

桓彦范满口答应了,派了自己的心腹去监管这些乱兵的营地,严守消息。

李行周还费了一番心力打听朴景泰的下落,没有任何收获。

这个莽人好像就平空蒸发了一样。

李行周多少有一点失望和难过。

这一忙,就又忙到了下午。

一路颠沛流离又忙了个通霄,李行周真是累坏了。

左翊卫的营地离这里还有七八里路,李行周实在不想奔波了。

这附近有不少准备用来收容百姓的行军帐篷。

李行周饭都顾不上吃了,随便挑了一间空帐篷钻进去倒头就睡,睡了个昏天黑地。

桓彦范则是回了后军营地,他这个后军总管还有别的军务要料理。

回去之后,桓彦范越想这回事越觉得不安稳。

尤其是李行周说的“洛阳开战”那四个字,就像四座大山似的压在他的心头。

归根到底,桓彦范是个一板一眼的“本份人”。

他不像李行周那样灵活多变习惯了不按规则出牌。

思之再三,力求稳妥的桓彦范,总算想出了一个“万全之策”。

入夜之后,桓彦范派几个


状态提示:第十八章 我的人--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