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这些协议说好的无偿援助,一直都为国内工业化缺乏资金而犯愁(其实这时的苏联已经很有钱,但斯大林的目标是将苏联建设成为世界第一的工业强国,所以钱再多也不够。)的斯大林还默许远东苏军向抗联出售武器弹药乃至根据地兵工厂必需的部分化工原料,以换取抗联缴获来或者根据地生产的黄金(北满金矿很多,除了直接占领现成的金矿,高原进东北时还带来了一些地质勘探与冶金方面的技术人员。),白银和包括日元在内的部分外汇也收,虽然苏联方面开价不低,但是依靠酒桌攻势换来的折扣,勉强还过得去......
有了这些物质基础,抗联的发展更是一日千里,而历史上最多时有上百万兵力的关东军却因为关内日军一次又一次的求援而一直处于失血状态,实力根本比不上现在的华北方面军、甚至与华中方面军之间都存在着一定差距,以其目前有限的实力,光是维持与远东苏军之间的实力平衡就已经非常勉强了,能够抽出来用于对付抗联的机动兵力就更是捉衿见肘。
而且在高原这样一位世界顶尖的游击战专家指挥下,抗联部队和根据地民兵游击队的游击战水平进步神速,加之东北地广人稀,抗联迂回空间很大,鬼子如果集中兵力清剿,效率必然大大降低,对于将大部队分散下去发展根据地的抗联来说,剿灭的速度根本赶不上抗联发展的速度。可要是鬼子将兵力分散。中队、甚至大队一级的部队他们又根本打不过无论是武器装备还是技战术素质都远胜从前的抗联野战部队,结果不但没能消灭抗联,反倒又白白葬送了好几千鬼子的性命......
1938年开春,关东军司令部沮丧地发现,在“皇军”冒着满洲冬天的奇寒对北满“非治安区”进行了规模空前的大扫荡后,敌人的数量根本没有下降多少、战斗力却因为苦战的磨砺而变得更强了。而要命的是,冬季大扫荡中光是冻死冻残的鬼子就有一万多人。这令关东军上下对于冬季作战无不闻之色变......
到了这一年春夏之交,准备更加充分的关东军正准备利用下面相对温暖的这几个月发动规模更大的扫荡,却因为华北告急而被迫再次抽出大量部队入关支援。结果原定计划顿成泡影,而抗联却抓住这一难得的良机发起了凌厉的反击......
高原的第一个目标,是黑龙江北部的漠河金矿。这座金矿纵然已经开发了近半个世纪,却依然是中国最大的金矿之一,而且据高原带来的那些地质勘探人员估测,漠河金矿一带应该还有一些矿脉尚未被发现,只要拿下这里,抗联就有了稳定的收入、更准确地说,是硬通货来源,而能从苏联那里买到更多的武器弹药和必需物资,这对于抗联的发展壮大至关重要。同时,因为漠河金矿地近中苏边境。关东军就算派兵增援,也会因为顾忌实力强劲的远东苏军而束手束脚,这对抗联也十分有利,之前鬼子的扫荡令抗联和根据地群众承受了很大的压力,一时间没有余力对近在眼前的金矿下手。但现在嘛,情况可就不同了......
由于日共的帮助,目前赤色党虽然还无法精确掌握日军的短期调动情况,但对于关东军的总兵力还是心中有数的。在这次向关内调兵之前,关东军虽然明面上还有8个师团,却大都编制未满。以15000人的非临战状态居多,即使加上几个独立混成旅团和那些守备队,总兵力也才20万左右。至于10万伪满军队,其中除了三万多人的“兴安军”有着接近于日军野战师团的战斗力之外,其余的在如今的抗联广大指战员眼中根本就不够看。在这种情况下又被抽调走十万精兵,关东军还能有多大实力?…。
当然,日本国内肯定会紧急征兵送到东北、或者直接调朝鲜师团北上补充关东军,但是新兵战斗力毕竟要弱一些,而朝鲜师团只有一个,即使满编也就两三万人,想要弥补关东军如此巨大的兵力缺口无疑是捉衿见肘。总之无论如何,至少在短时间内关东军是无力对北满根据地发动大规模扫荡了,仅仅这一点,就足以让高原腾出手来拿下距离不远的那些金矿了......
虽然金矿肯定都有守矿队,但即使是漠河金矿这样的大矿,也根本无法抵挡抗联主力部队的猛烈进攻,再加上地下党的配合,抗联只用了不到一个月时间,就从日伪手中夺取了北满几乎全部的金矿,并顺便攻占了一些县城,北满根据地的面积和人口都有了大幅度的增加。更重要的是,抗联不但迅速恢复了那些金矿的生产,更是直接缴获了不下十万两黄金(大约值1000万法币),然后拿它和一些其他苏联人愿意接受的货币和物资换到了1万多支莫辛纳甘步枪、500余挺转盘式机枪、2000多万发步机枪弹、500余门82迫击炮(这个口径的迫击炮有个好处,它可以发射鬼子的81迫击炮弹,只是精度稍微差些,但鬼子的81迫击炮弹......)、3万多发迫击炮弹。而苏联人竭力推销的二十几年前的库存——所谓的“115重炮”却根本骗不到来东北前就被胡卫东教育过的高原,何况别说是115的苏式榴弹炮也同样过于沉重,说起来也只有国府那样动不动就派些军事外行出国购买武器,才会弄回类似这些完全不适用于中国战场的奇葩装备......
一直对鬼子飞机心存怨念的抗联甚至还想买高射炮,但在得知一门高射炮竟然要整整40斤金子、甚至一发炮弹都要1两黄金,而且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