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之后,李文渊就收到了薛举的这封回信,从头到尾一字不落的看完了这封信后李文渊心中升腾起了一阵愤怒,怒到极处反倒笑了出来。同时在心中暗骂薛举伪君子,如果真的想撕毁之前和李文渊签订的同盟协定,大可以直白的说出来,李文渊还敬他薛举是条汉子。对于李文渊来说,他的实力早就足以自保,失去薛举这一个盟友他也不是很在意,多说就是在将来对外扩张的时候,可能要顾忌一些自己的后方。反倒是薛举在失去了李文渊之后,会平白无故的比之前多出来将近一倍需要布置防御的国境线。所以这份同盟关系在李文渊的眼中其实并没有多重要,若是两相安好自然皆大欢喜,但薛举方面撕毁了协议,李文渊也不介意跟他兵戎相见就是了。
看完了薛举的回信,李文渊思量了许久,心情复杂地提起笔给薛举又回了一封。这一次,李文渊没有再动用任何外交辞令。此时动用外交时令,不过是白白给了薛举转移话题的机会。在这次的回信中,李文渊直接点明问薛举是否确定想要终止两方的合作关系,转而成为相互竞争的外交关系。
薛举接到这封信件之后一阵默然,心里也明白自己这次再想要顾左右而言他的转移话题已经是不太可能了。作为一方势力首脑的李文渊如此直白的问出了这个话题,就没有想过要给薛举留下转移话题的机会。更何况对于李文渊的态度,薛举一早的在心中便是有了定数,只是碍于各个原因一直没有明说出来而已。此时既然双方已经话赶话的说到这里了,就直接顺水推舟正式提出自己的看法。
虽然薛举已经下定决心要和李文渊说清楚了,但是他却没有立刻给李文渊回复信件。薛举并不害怕跟李文渊兵戎相见,虽然薛举心里清楚,自己的军队如果和李文渊手下的军队正面交锋,几乎是没有胜算的。但薛举毕竟是武将出身,虽然称帝后养尊处优多年,但骨子里还是留着军人的血性。对于自己的判断,他只抱着七分左右的信任度,至于剩下的三分终归还是要在战场上碰上一碰才能做出最正确的评估。对于薛举来说,他十分希望自己手下的军队可以在边境上和李文渊的军队打上一打。
但是薛举现在在尽自己的可能向后拖延着时间。也就是向后拖延着和李文渊翻脸的时间。他的目的倒不是为了什么百姓安宁,虽然为了防止兄弟阋墙把自己的二儿子派到了李文渊手下当官,但毕竟是自己的亲生儿子,也不能不管啊。如果自己贸贸然的和李文渊翻脸,万一李文渊拿自己的二儿子扣在手中作为人质,那么自己岂不是得不偿失了吗?他和李文渊的关系现在岌岌可危,他的回信也如同图穷匕现一般,一旦出手双方便是不死不休的局面,绝不可能在半路上收手。所以为了二儿子薛仁越的人身安全考虑,薛举这边先拖延着给李文渊的答复,同时派人快马加鞭给薛仁越带去口信,将此事的前因后果都说给了他,并要求薛仁越即刻启程尽快赶回自己手下的金城,好脱离李文渊对他的控制,免得自己到时候投鼠忌器。
薛仁越收到了这个口信之后没有丝毫迟疑的拒绝了父亲的要求。他从很的时候就跟在李文渊的身边,但李文渊并没有因为他是薛举的儿子而对他不管不问,也没有刻意将他养废。反而是尽自己所能的给薛仁越提供了各种资源,俨然是将薛仁越当做了自己的亲儿子一样对待。除去这些不说,单单说薛仁越坐上中亚巡抚使之后在李文渊手下供职,时间久了。经得多见得广了,眼界自然不是那些困在中原,成日里只为了在中原地区争抢那一分半点的权利的人可以比拟的。
薛仁越对于李文渊的心中计划比其他人了解到的更多也更深,李文渊心中的宏伟蓝图若是让那些浸淫在权力场多年的老狐狸知道一定会嗤之以鼻,甚至会嘲笑李文渊不知天高地厚。但是这样的宏伟蓝图对于薛仁越这种年轻人来说,却是有着莫大的吸引力。那种为了国家开疆扩土,打的万民臣服的热血长虹,足以让这些乳臭未干的毛头子们心中激荡不已了。平心而论,在薛仁越的眼中,李文渊的眼界远比父亲薛举要高得多,跟随在李文渊的身边远比跟随在自己父亲的身边更有前途,所以对于自己父亲的要求他没有丝毫迟疑的直接回绝了。
同时薛举派来的这个人带来的口信让薛仁越有些坐立不安。他知道自己现在坐的位置是一个肥差,也知道中亚地区在李文渊未来的规划中有多重要。可以说中亚地区的安定与否,直接决定了李文渊接下来能否顺利的继续向西迈开扩张的脚步。李文渊能将如此重要的事情托付给薛仁越,也足以证明薛仁乐在李文渊心中的地位可见一斑。薛仁越混迹官场这么久,这些事情自然也早就想明白了。对于李文渊如此的信任自己,薛仁越也没有什么办法做出回报,只能是尽忠职守兢兢业业的替李文渊按住西域更西边的中亚地区的安定问题,让李文渊接下来可以安心的向外扩张,不会受到中亚地区的干扰。
但是这个人的到来,还是让薛仁越的心中感到了一股莫名危机感,天底下没有不透风的墙,对于军枭和夜枭他也是知道一些的,而且在整合中亚地区,安抚移民和原住民之间矛盾的时候,这些军枭和夜枭与薛仁越之间也是时常合作,甚至中亚地区可以这么快地安定下来,军枭和夜枭功不可没。如果论起这天底下哪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