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了李文渊的话之后,秋娘便是皱着眉头思考了一下,随后才用一种不太确定的语气说道:“梁师都,梁师都,我记得我没有安排过人对他那里有什么行动。我这里的人手很珍贵的,一些不够格的目标是不会被渗透到的。目前来说,我们这边关于梁师都的情报,都是从突厥人那里得来的。所以这次如果要进攻梁师都的梁国的话,我们夜枭恐怕提供不了太多的帮助了。不过从梁师都对突厥人的汇报中可以了解到,他最近手下的军粮出现了短缺。而且似乎最近封闭了边境想要阻止他治下的百姓向我们这边的逃亡。毕竟他那里本来人口就稀薄,如果再任由治下的百姓逃往西域的话,恐怕那里最后会跑到一家都不剩的。”
李文渊听完秋娘的话之后,也是深以为然的点头示意自己明白了。不论什么时候的中国历史,但凡是王朝末期诸侯混战的时候,便都是整个承前启后期间最为黑暗的时刻。国人又一向在宁为鸡头,不做凤尾的思想作祟之下,往往是拉起个几百人便是可以割据一方,自称这个将军那个统领之流的。但这样的政权往往都存活不长,或个把月或一年半载的就必定会被另一股势力消灭掉。整个承前启后的过渡时期之中便是充斥着无数这样小割据势力的覆灭和崛起,直到最后被一支得了天命的割据势力一举吞并,最后开创一个新的王朝。所以在这种情况之下,自然是不可能将自己手下本就有限的情报人员,渗透到这些朝不保夕的小割据势力之中的。所以在准备出兵进攻梁师都军夺取灵武郡的时候,李文渊这才在秋粮的提醒之下尴尬地发现自己对梁师都的了解几乎为零。
但是现在在李文渊的周边的便是最西面暂时还留着一口气苟延残喘的西突厥政权,现在西突厥已经算是作为了萨珊帝国下属的被保护国之一了。所以此时对西突厥再次发动攻击的话,很可能会引发李文渊和萨珊帝国之间的战争。所以相比较起战争可能得到的收益之后,总体来说发动这样一场战争是得不偿失的,而且也是极其不明智的。既然李文渊都不会为了西突厥的土地去跟萨珊帝国贸然的开战,那么自然也不会去主动招惹萨珊帝国的人的。在南边与天竺国接壤,但是如果要发动军队对天竺国进行攻击的话,那么补给就需要绕过青藏高原。若一时突袭还可以,但是一旦陷入两边僵持的战争的话,单单一个后勤便能够拖垮李文渊此时尚且还算脆弱财政系统的。北面的东突厥中夜枭的计划还没有完成,此时进攻的话只会将夜枭前期的投入尽数付诸东流,而得不到任何的收益。而且无论是北面还是南面,对于目前的国人来说气候还是太过恶劣了。所以即使攻打下来,去移民那里的人也不会很多。边界上所居住的百姓少了,相应的政府就需要支付更多的维持边疆驻军的开支。所以南面北面和西面此时都不适宜出兵,唯一能够打开突破口的便是与武威郡接壤,占据着灵武郡的梁师都军了。
但是西域军自从在李文渊的手下成军以来,每一场战争打出优势的原因,除了先进的火器之外,便是寻常人无法比拟的高效准确的情报系统。有了这些情报人员的默默付出,李文渊手下的参谋们才能够做到料敌于先机,先发制人的粉碎掉敌人所有可能进攻的方法。这才能保证西域军自从成军以来,虽说在一些局部规模的碰撞上可能会失利过,但是在整体的战争以及每次制定的战役上西域军还是保持着极高的胜率便都是因为这个原因,但是这回不同了,这回夜枭没有对梁师都的势力进行过渗透。所以在离开了夜枭的情报支持之后,仅仅依靠军枭和前线参谋人员的自行判断,能否还继续保持不败的战绩呢?这是李文渊十分好奇的,但是好奇归好奇,他又担心这一次战斗的失败会招惹来旁边那些还是在周边敌人的窥探,所以心中略一纠结之下,时间便是一天一天的过去了。
在李文渊纠结的这段时间里,既没有正式对外界宣布发动对梁师都军队的进攻,也没有对正在向武威郡集结的军队下令停止集结的命令。于是几乎所有潜藏在西域境内的各方探子们都探查得知了有三个军团的西域军正在向武威郡方向集结。位于李文渊东面的几个势力中的东北方及北方是东突厥人;东南方是薛举的军队;在薛举和东突厥人势力之间夹缝的地方便是梁师都的梁国了。薛举此时与李文渊是盟友的关系,所以自然不担心这三个军团是奔着自己来的。东突厥此时正在战败过一次之后的休养生息期间,所以兵力算得上是相对比较薄弱的。但是由于东突厥人自身的民俗原因,如果李文渊真的出兵进犯草原的话,那么在边疆上的那些部族大可以从容的收拾好营地区,赶着牛羊向北向东向西的进行逃窜避难,躲避战患。所以东突厥人对于此事也没有太过上心,更何况拓跋史蜀正在突厥王庭中清洗着始毕可汗的心腹,不断地安插着自己的心腹,也根本没有额外的精力再管南方的汉人有什么举措了。
这两支势力都不发愁这三个军团,但是却苦了夹在他们两个之中的梁师都。梁师都手下的军队虽说人数众多,但是论起战斗力的话可能都不如一支受尽压迫的农民义军的战斗力强悍。除了一小部分是原先的长城驻军,后来隋亡之后从长城上私自脱队,来到梁师都境内之外。别的便是原先的灵武郡等几郡的驻军了,但是这些驻军现在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