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中原生态食品公司是一家标准的轻工业企业,公司员工当中城镇户口人员众多,大多数职工还是各个国营企业里面的下岗分流职工。他们下岗后,哪怕依然居住在原单位的福利房里,户口也依然保留在原来的街道辖区,但是,他们和原来的企业已经没什么关系了,员工家庭子女教育问题都面临着各种困难。其他问题还能克服,唯独子女教育问题是那些有子女职工难以忍受的痛。他们原来在各个工矿企业,企业要么有自己的子弟学校,要么和城里的学校有挂靠关系。
他们现在是滇中原生态食品公司的职工,这个责任公司必须出面帮助解决。江玉琴抱着一线希望提出来,公私两顾。听到祁景焘的话,江玉琴满脸期待地问道:“焘哥……哦,祁总,我们也要自己办学校?”
祁景焘避而不谈,而是关心地询问:“江经理,东川矿务局已经成为空架子了,那些职工子弟的教育他们还管得了吗?”
江玉琴苦笑道:“家长都被下岗自谋出路了,那些娃娃哪里还有人管?大家都是自寻门路,自己想办法。我老公的父母在当地地方教育系统工作,虽然退休了,但是孩子还可以跟随爷爷奶奶的户口所在地就读。正是把孩子交给老人,我们夫妻两个也才能安心地来到滇中找份工作。”
“老人孩子都不在身边,你们真能安下心来工作吗?江经理,孩子正处于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最好和父母生活在一起。下学期,你就把老人和孩子都带到滇中市来生活、学习。另外,你们人力资源部出面统计一下,我们几个公司里有多少职工子弟面临这类问题。”祁景焘斩钉切铁地说道。
“谢谢祁总的关心,我们会尽快完成这项任务的。”
一场简简单单的业余饮酒活动,一不小心变成公司经营管理决策会议,休息室的气氛变得越来越热切。
柴匡燕眼睛一亮,看着祁景焘说道:“老同学,等新的生产线投产,我们的企业规模已经超过绝大多数国营企业,在滇中市区范围也只有南烟的人员比我们多。
职工子女教育确实是个大问题,不止户口在外地的职工存在,本地户口的职工也存在。另外,如果职工子女都集中到滇中市生活,总不能都集中居住在现在那些职工宿舍吧?公司只有十几栋职工宿舍,解决不了多少外地职工的住宿,住房问题也需要考虑。”
“你有什么建议直接说出来?呵呵,老同学,我先给你个建议,不要总希望你的领导帮你解决问题。领导不是万能的,你找领导解决问题,你要事先给领导备选答案,让领导做选择题,而不是做填空题,填空题错误率太高。”祁景焘推心置腹地告诫自己的中层干部。
柴匡燕微微一楞,随而会心一笑:“领导,我的建议有二:一、公司出面集资建房,时间周期较长,但是职工省心,集中居住在一起也方便公司统一管理;二、公司支持职工自行购房,周期不固定,但是市场上如此大面积的房源不足。。”
“按照我们公司的工资收入水平来比较,目前的房价不算高,滇中市场商品房价格普遍不超过900元一平米,公司可以提供部分贷款支持职工购房。……嗯,柴经理,建议是你提出来的,你回去做一份书面报告交给张副总。如果有必要,这个事情由行政部后勤部牵头,先统计下职工购买住房的需求。至于如何操作,我们过几天再具体商议,怎么样?”祁景焘想起老祁那份有关房地产大幅升值的资料,觉得可以趁现在房价不高,为自己的职工牟取一份房产红利。
“好的。”柴匡燕兴奋地答应下来。
“大班长,我们职工购买住房要不要考虑级别?”陆芳冷不丁地问道。
“考虑什么级别?我们是集资建房,又不是机关单位和国营企业分配福利房。趁现在房价还不算太高,地皮也不算太紧张。我建议,你们能买大房子就尽量买大房子。你们如果手头宽裕的话,能买多买就多买几套,不会吃亏嘀。对了,柴经理,你那个计划方案可以从宽考虑。如果公司职工都有集资购房意向,大不了我们弄片地皮自己建盖职工生活区好了。”祁景焘非常神棍地提出自己的建议。
……
几天后,各项统计资料汇集到徐曼丽手中,转交到祁景焘手里。祁景焘和老祁进出充分的沟通,某天下午饭后,祁景焘一个人翻过后山来到正大兴土木的祁官营,径直来的校园区。校园区的主体工程和外部装修已经完工,正在抓紧时间进行内部装修和绿化工程。由于学生上课的关系,晚上,正是校园施工的高峰期,各栋建筑里面依然灯火明亮,人来人往,不时传来机械设备的轰鸣声。
踩踏在平整的大操场上,满意地看着自己一手打造出来的校园区,祁景焘颇为自得地对陪同他四处查看工程进度的尹校长说道:“尹老师,宿舍楼都已经装修完毕,那些老师怎么还不搬进去居住?不会是嫌弃晚上环境过于嘈杂,不打算搬家吧?”
“按照目前的工程进度,八月初整个校园区就能完工交付使用。区教育局打算在新学期开学的时候搞个移交仪式,说是要我们再克服一下,等移交仪式之后才允许我们般进去居住。他们还定了分配标准,已婚外地教职工一户一套,未婚外地教职员工三人一套,当宿舍用。”跟在尹校长身后的教导主任者家华愤愤不平地说道。
者家华是祁官营下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