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省六部制!
不错,听了秦羽讲了‘无为而治’的思想后,马超脑中蓦然浮现的,就是这个中国封建官制史的重大变革,标志着封建政治成熟的牛叉制度。
三省六部制,虽然由隋朝开始确立,但却是在东汉时期就已经萌芽。汉光武帝刘秀设立的尚书台,便是唐朝时期尚书省的雏形。而尚书台之下的三公曹、吏曹、民曹、客曹、二千石曹、中都官曹等六曹尚书,便为六部前身。
这个制度,从萌芽到最终确定,其间虽有成熟完善、也有损毁删减,但其能量却始终显而易见。贯彻了整个封建社会的发展直至灭亡。
马超从来不敢拿什么无产阶级当家做主的政治体制用在汉末时期。虽然根本原因是此时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还没达到那个份儿上,但直接原因却是,马超此时处于的,就是地主阶级,他要是煽动无产阶级造反,那首先要被拉出去批斗的,就是他自个儿......
所以,三省六部制,是目前最适合马超集团的一项制度。而且,这个制度因简则简、因繁就繁,实乃万金油一般的存在。
此时的马家集团,麾下不过数十人,马超便有些捉襟见肘的狼狈。若是一统雍州之后,再度由杨阜将事件分类呈报,那很显然的结果,就是杨阜得累死,马超也得累死。
而三省六部制的出现,恰恰很好解决了这个问题。
三省六部制中的三省为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
尚书省乃最高行政机构,负责执行国家的重要政令;门下省乃审议机构,负责审核政令;中书省乃决策机构,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的诏令。
中书省主要负责与皇帝讨论法案的起草,草拟皇帝诏令。门下省负责审查诏令内容,并根据情况退回省。这两个部门是决策机构,通过审查的法令交由尚书省执行。
按照马超的设想,贾诩、法正这两个智商很高,又不干正事的,正好可以编入中书省,与自己一起讨论马家集团的方针策略;而杨阜这个能臣就辛苦一些,负责审核由方针策略衍生出来的各项法案新政,并监督尚书省的执行情况;而张既、苏则、孟达、韩枫、庞德、丑哥、傅巽、游楚、傅干、华歆、马休、孟他等人,就构成尚书省,负责这些法案的具体实施。
目前,马超集团当中,苏则为新平郡太守;游楚为北地郡太守;张既为扶风郡太守。庞德、马岱负责兵事;丑哥明面上领一部,暗地里统领暗影;孟达掌管财物税收;韩枫为内务总管,负责马氏产业和军需调用;傅巽调入新平协助苏则,傅干还跟着游楚。
至于原扶风郡太守孟他,已经得到了马超的加封,任治中长史一职,负责拿着公款去勾搭长安朝廷里的那些大员。在马超看来,孟他这样一个长袖善舞、左右逢源的人,当一个劳心劳力的太守,实在太不称职也太屈才了。而孟他听完马超的任命后,对马超那叫十万个感激不尽。
但问题是,这样的编制,杂乱无章,事事呈报于杨阜,由马超决策。而若是编入尚书省之后,则只需将事件呈报杨阜,由杨阜交由贾诩、法正审阅,这二人再针对此项问题,制定条例措施。由此,便一理百顺,有法可依。
而从马超的个人情感上来讲,直至现在,马超对于贾诩和法正这两人都有些咬牙,其原因就是两人智商虽高,却不干正事,只把自己这个正主儿,累得跟狗一般。
听了秦羽的讲述之后,马超突然有了醍醐灌顶般的彻悟,一系列的体制思想纷沓而来,急忙吩咐拿笔墨过来,一一记录起来。
而秦羽在一旁听着,心中也不禁骇然!
这马超,居然在听了自己一席话后,不仅融会贯通,还立刻应用于政体改革之中。其眼光思想,处处落到实处。手腕谋略,也如泰山渊海,不可丈量斗测。
马超此时正在灵感喷薄之时,丝毫不顾忌秦羽这个外人在场,当时就口述起来,具体职责一一表明,直急得云儿冒汗:马超念得太快了,她跟不上!
秦羽在旁越听越惊,以他的见识思想,立刻就看出了马超这政体改革的厉害之处。
其一,使马超集团的机构形成完整严密的体系,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强了马超这个掌权者的统治力量。
其二,打破了秦汉以来丞相权力过大的问题,使丞相的权力一分为三,削弱了相权,加强了掌权者的统治威望。同时扩大了议政人员的名额,收到了集思广益的效果;
而在向外延伸,更可以放到治国平天下之中。甚至,可以推测,马超此人订立这种制度,就是为了日后他鼎定掌权做准备基础!
秦羽那震撼的神色,没有逃得过马超的眼睛。而能让这传承数百年的门派宗主对自己刮目相看,马超心中还是很得意:别这么佩服哥,哥就是个传说。哥现在手下地盘小、人才少,才只弄了三省制,还没弄六部制呢,你震惊个啥?
三省六部制当中,官、户、礼、兵、刑、工的职责分工,有利于当权者的集权与政令的贯彻执行,提高了行政效率,充分发挥了国家机构的效能,是三省六部制当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但便如马超所想一般,现在马超集团根本没有必要弄出六部制来。三省制完全已经可以满足这个小集团的决策运行,空设出六部制,实在有些癞蛤蟆趴马路、冒充迷你小吉普的装逼嫌疑。
待得马超终于口述完毕之后,秦羽才站了起来,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