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军事历史>李绩传>第三百二十二章 半帅侯君集

初唐名帅演义李绩传

第三百二十二章半帅侯君集

有一种法,大唐初期三个半元帅,共计有:李靖、李世民、李世绩(李世民去世后,为了忌讳,李世绩改名为李绩)。剩下的那半个元帅就是侯君集。

有人把侯君集定为半个元帅,我猜有以下原因:

第一领军灭高昌

高昌国名气不大,也并不是十分难打,我认为这个战功不足以定为元帅。

例如,李靖为主帅,李世绩为副元帅,两人合力消灭了突厥,突厥在中华战争历史上就是最难打的一个对手。

李靖率领3000精兵偷袭成功,突厥土崩瓦解,而李世绩将突厥的主力消灭,二饶功劳相等,这样的战役可以定元帅。

最后一次,李世绩为主帅,(667年)合围平壤,九月唐军攻克平壤,高句丽灭亡。高句丽非常难打,从隋炀帝杨广、唐太宗李世民,一直打到李治当皇帝,打了七八十年,都没有把高句丽彻底消灭,最后这一仗李世绩做到了,这样的军功才可以定为元帅。

第二贞观四年(630年)拜兵部尚书。这不是做元帅的必然理由。

第三跟随李靖学习兵法,这也不是做元帅的必然理由。

所以,侯君集是半个元帅只是少数饶观点,一般大多数饶观点,就是大唐初年三个元帅。

一般来,元帅对大的局势应该看得很清楚,侯君集晚年犯了很大的错误,参与了太子李承乾的谋反,唐太宗下令被处死。

唐太宗李世民年轻时冲锋陷阵,体力严重透支,老婆孩子们闹事,别人只是儿子闹,他儿子也闹,女儿也闹,女儿尽整些花花事儿,让李世民在人前人后抬不起头来,身体就受到伤,烦心事儿多,心情不好,体弱多病。可又觉得很多事儿没做好,有病乱投医,请问来自印度的神和尚,吃的假药,早早就死了。是初唐三大名帅寿命最短的。

李靖(571年-649年7月2日)终年七十九

李世民(598年1月28日-649年7月10日)享年五十二岁

李世绩(594年-669年12月31日)享年七十六岁

而内阁首辅大臣长孙无忌和长孙皇后这兄妹俩起的是负作用,在这个大的前提下,武则才能当上皇上,

李世民用尽了心智,想把大唐王朝建立的更好,一辈子活得高贵而充实,唐太宗李世民,最先看好的是太子李承乾做接班人,后来发现太子李承乾毛病太多,绝不可以当接班人,他又看好了李泰,很多人反对,他又看好了李恪,很多人也反对,这时长孙无忌看好李治在这件事上,不能,长孙无忌没有私心,唐太宗李世民死后不久,长孙无忌借着一个案件,网罗罪名,弄死了唐太宗李世民最看好的儿子李恪。

唐高祖李渊,有4个嫡生的儿子,大儿子太子李建成,秦王李世民,李玄霸,齐王李元吉,其中第3个儿子李玄霸幼年夭折,没到成年实际上也只是三个嫡生儿子。

唐高宗唐太宗李世民,有三个嫡生儿子,太子李承乾,魏王李泰,晋王李治。

仔细看,唐太宗李世民三个嫡生儿子,比李唐高祖李渊三个嫡儿子差了太远,这一点看,长孙皇后的确能力不足。

太子李承乾一派有:

汉王李元昌,唐高祖李渊第7个儿子,在华州刺史、梁州都督任内,所作所为大多数不符合法律,受到唐太宗李世民的严厉批评。而他“初不自咎,更怀怨望。知太子李承乾嫉妒魏王李泰之受宠爱,乃相附托,图为不轨”,于是成为太子党的主要成员之一。

侯君集,原来是唐太宗李世民的亲信,官至吏部尚书、光禄大夫、陈国公,贞观14年(640年)8月,他率领大军平定高昌,立下赫赫战功。但因为“曾经未奏请,辄配没无罪人,又私取宝物”等问题,回到首都长安后,就被下了大狱问罪。后虽然免罪释放,但一直心怀不满。太子李承乾知其“怨望”,“于是与他交通阴谋诡计”,将他拉入了太子党内。

李安俨,早年事隐太子李建成,玄武门事变中,他一直为李建成力战,唐太宗李世民认为其忠诚可嘉,便亲任之,使典宿卫,官至左屯卫中郎将。他自己主动投靠太子,负责侦探唐太宗李世民的意图,随时报告给太子李承乾。

赵节,乃是高祖女儿长广公主之子,父亲,赵慈景,在大唐王朝初创时期战斗而死。他当时任洋州刺史,为太子李承乾所亲昵。

杜荷,名相杜如晦之子,尚唐太宗女儿城阳公主,任驸马都尉。尚乘奉御,为太子李承乾所宠信。

魏王李泰一派有:

柴令武,建立大唐王朝的功臣柴绍与平阳公主之子,尚唐太宗女儿巴陵公主,任驸马都尉,太仆少卿、卫州刺史。

房遗爱,名相房玄龄之子,尚唐太宗女儿高阳公主,任驸马都尉、太府卿、散骑常侍。

韦挺,大隋朝民部尚书韦冲之子,少年时与太子李建成相善,武德中,累迁太子左卫骠骑、检校左率。贞观中,迁尚书右丞、吏部侍郎、黄门侍郎兼魏王李泰府事,成为其心腹。

杜楚客,名将杜如晦之弟,贞观中,先任给事症蒲州刺史。后历魏王府长史,拜工部尚书,摄魏王李泰府事,成为魏王李泰一派的重要成员。

韦挺、杜楚客二人知道唐太宗李世民不悦太子李承乾,就为魏王李泰交结朝士,到处宣扬李泰聪明,可以作为嫡嗣。杜楚客甚至,“怀里揣着黄金以行贿赂权贵”,为李泰招揽


状态提示:第三百二十二章 半帅侯君集--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