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军事历史>明宦>第五十九章 不第书生

沈阳城外,风雪交加。一百精骑却是整齐肃立,整装待发。

“唐镇抚,唐生员。”,等出了城门,熊廷弼倒不再似在城里那般严肃,上下打量了唐旭几眼,露出几丝笑来。

“大人只叫属下唐旭便好。”,唐旭顿时略微一愣,有些闹不明白熊廷弼的心思。

“熊某这么多年来,倒从来没见过哪个所镇抚官或是生员,能引来这许多京城里的大人。”,唐旭自觉一时间无法看透熊廷弼,可是熊廷弼倒也似同样看不透唐旭。

“大人言重了。”,唐旭也不知道该如何作答,只能是憨笑两声掩过。

仔细回想起来,其实除了这回去金台失,自己也没主动去招惹过什么,这些事情仿佛都是自己找上门来一般。

“犹龙。”熊廷弼终于肯放过了唐旭,对着一边招了招手,唤来一人:

“这位就是这回勇救北关的唐旭唐经历,你们日后可以多亲近亲近。”

“请问这一位是?”唐旭瞅着眼前这人,却觉得颇有些眼生。

听熊廷弼唤他的口气,似是当作晚辈来唤,可看着年纪,却约莫也有了四五十岁,比熊廷弼小不了多少,也不太像是子侄一类。

“在下冯梦龙,见过唐贤弟。”唐旭这里刚问出了口,对面就已经自报了家门。

“你便是冯梦龙?”唐旭顿时大吃一惊。

写出“三言二拍”中的《三言》的冯梦龙,在四百年后虽然算不上第一线的历史名人,但是名头比起熊廷弼来也不弱。

“你如何会在辽东?”唐旭愕然的望着面前,问出一句话来。

唐旭感到吃惊,其实并不是因为冯梦龙的名头,而是他的职业。

在唐旭的记忆里,冯梦龙虽然是个文人,却又不算完全的读书人,因为他的主要职业和爱。

按照唐旭一贯的想象,这一类人一般都应当是在山间溪边结草为庐,潜心奋笔疾书。最不济的,也要在城里寻一个闹中取静的所在,安心的做他的学问,写他的书,怎么会也跑到辽东打战来了,还跟随在熊廷弼的身边。

“梦龙这一回来辽东,是为追随恩师而来。”冯梦龙被唐旭一番抢问,当下也是闹了个糊涂,看唐旭的样子,倒像是和自己很熟一样。

原来冯梦龙是熊廷弼的学生,唐旭听了这一番话,方才是恍然大悟。

“我这学生,学问虽好,却又不甚喜诗书。”熊廷弼见冯梦龙已经点明了,干脆也是直说,“这科举路上行走不通,干脆便就让他来谋个军功,日后也好有个落脚的地方。”

“惭愧,惭愧。”冯梦龙略有些尴尬的低了下头。

之前曾经听熊廷弼说过,唐旭已经是过了恩考,有了顺天府学的生员名头,如今又在北关立下一番大功。看年纪,唐旭也只有二十出头,比自己足足小上了一半,想到这里,未免有些神伤。

“冯兄的《挂枝儿曲》,在下极是喜欢。”唐旭看出了冯梦龙的心思,连忙帮着转了一个话题。

“泥人儿,好似咱两个。捻一个你,塑一个我,看两下里如何将它来揉和了重新做,重捻一个你,重塑一个我,我身上有你,你身上有我。”,唐旭略一回忆,开口念出声来。

“唐贤弟读过冯某的诗集?”冯梦龙顿时眼前一亮,看表情,似乎恨不得立刻扑上来抱住唐旭。

“略读过几首,只是未能拜读全本,一直极为惋惜。”,唐旭虽然实际上只记得这么一两首,可瞧见冯梦龙脸上的热烈,又想起他来辽东的原因,顿时也有些不忍。

“这也难怪。”冯梦龙虽然听唐旭这么说,却仍是热情不减,“冯某的诗集,原本只是在江南一地刊行过,贤弟没读过全本也不意外。”

“不过在辽阳城里,尚且有几册,这一回却是没带出来。等转回了头,我赠两册于贤弟。”

“咳……”

冯梦龙正说的有些忘我,忽然间听到一声咳嗽从身后传来,转过身去,看见恩师的目光正直直的落在自己身上,顿时不禁脸上一红。

“唐贤侄所念的这两句,熊某也是最喜。”熊廷弼虽然打断了冯梦龙的话,却也并不是觉得他失礼:“如今去抚顺,尚且有一段距离,入夜前须得赶到抚顺关前的大营,等回了辽阳,熊某再与你二人畅谈一番。”

话刚说完,已是先行翻身上马。唐旭和冯梦龙也紧随其后,一行人马在风雪中疾驰而出。

抚顺关前,自从接到李怀信的信报之后,总兵官贺世贤也丝毫不敢怠慢,立刻洒出了数百精骑,好歹总算是在关前十多里出迎到了熊廷弼一行人马。

“经略大人怎可以千金之躯,以身犯险。”,只是再等把熊廷弼接入营中,贺世贤仍有些余悸未消。

“建虏若敢出城拿我,你等不正好可以乘机夺城。”熊廷弼确实丝毫不以为意,反倒是大声笑道。

贺世贤也跟着一阵乐呵,紧张的气氛顿时为之一消。

“那努-尔哈赤,可是已经率军回援?”说笑完后,熊廷弼又立刻换上了一副正脸。

“回经略大人的话,今日早间,鞑虏的大军确实已经归寨,如今城中的守军已是不下五万人。”贺世贤不敢隐瞒,连忙回道。

“如此倒是可惜了。”熊廷弼虽然使的是围魏救赵之计,却也未必没有真取抚顺之心。

转过了头,忽然像是想起了什么,指着唐旭对贺世贤笑道:“这一位,便是前几日里去北关的唐旭唐经历。”

“失敬。”


状态提示:第五十九章 不第书生--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