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之前,丰臣秀吉甚至公然叫嚣:“日本国之事自不待言,尚欲号令唐国。”
倭军有备而来,而经历了两百年太平和内讧的朝鲜国,却是明显准备不足。只数月之间,便失地千里,日军连破釜山,开城,平壤诸镇。朝鲜国王李昖逃至鸭绿江边,向大明求援。
万历帝接到军报之后,当即拍板,下旨出兵救援。
从万历二十年,直到万历二十六年,明军历时六年,终于彻底光复朝鲜,将丰城秀吉麾下的倭军赶下了海。
在这几乎整整七年当中,大明朝耗费了近千万的国帑,先后投入士兵数十万。李如松,麻贵,甚至后来在萨尔浒战败的杨镐,都曾经杀出过赫赫威名。
只不过,在这七年里,威风的并不只是这些领兵的军将。大明朝的锦衣卫也乘机大大的出了一番风头。
虽然到了四百年后,大部分人恐怕都以为锦衣卫只是天子爪牙,实际上锦衣卫的作用远不止如此。
不但是协助京戍,监控朝局,侦察敌情其实也是锦衣卫的职责之一。每年在草原和海上来往的商队,商船中,便不知藏了多少锦衣卫的番子。
万历二十年的那一回倭寇入侵,锦衣卫不但提前就探知了丰城秀吉的打算,通知了朝鲜,却可惜被朝鲜国王李昖视若罔闻。
在此后的七年里,锦衣卫的番子们在朝鲜更是或是打探情报,或是放放火,投投毒,搞搞破坏,忙的不亦乐乎,充分发挥了敌后武工队的工作特色,把日军也是搅得焦头烂额,叫苦不迭。
对骆思恭来说,这一桩事情即便是如今再提起,也未免有些洋洋自得。而骆思恭能在锦衣卫指挥使的位子上一坐数十年,当年在朝鲜时的功绩也是功不可没。
“如今西南若要平叛,虽然当首之事在于是兵部和川蜀之地的督抚衙门,可我锦衣卫里既然也担负着侦察刺探的职责,自然也是要食君之禄,担君之忧。”,想起当年的往事,骆思恭心里虽是得意,却也知道此时并不是显摆的时候。
“只不过,如今辽东局势尚且未明,这回西南去协助平叛,皇上和朝廷定是会要求速战速决。这派遣之人除了要行事果敢之外,对于文武之事最好也要做到精通,如此的人选,在我锦衣卫里却并不多。”
“骆大人不妨直说,唐近贤就是最好的人选便是。”,赵南星也跟着眼前一亮,呵呵笑道:“他唐近贤既然以为,此时的西南是谋取功业的好时候,我等也不妨帮他一回便是。”
“若要让皇上肯放唐旭去西南,你等攻讦的折子也不能停。”,骆思恭终于像是松了口气一般,把身子缓缓地靠到了后面的椅背上:
“皇上如今正有保唐旭的意思,若是停了恐怕反会让那唐近贤喘过气来。无论还能不能抓到证据,只要看起来像是公议,让唐近贤在京城里呆不安生便可。”
“只不过想要把人移走,除了要推,也需得要抬,既有当年朝鲜时的战例在前,你们东林里那许多官员,寻几个出来奏请一番,想来并不是什么难事吧?”,骆思恭口中的这句话,虽然听起来像是在商量,可是吐出来的口气却没有丝毫的余地:“等你们上了疏,我锦衣卫里也再评议一回,大体能把事情定下个八九成。”
如果赵南星连这么一件小事都办不成,那么自己也就算是找错了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