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军事历史>越沧海>399.第399章 喜事连连

花开两头,各表一枝。时间线回溯到阳春三月,繁花着锦的杭州城,正迎来有史以来最为祥和喜悦的一个春天。

大理国都羊苴咩城被攻陷的消息,在三月便已经传到了杭州。虽然这还不能算是滇南战事彻底结束的标志、吴越朝廷为了不刺激北朝,在这件武功上也是尽可能低调地内部奖赏激励,不过作为吴越首善之区的杭州,依然有众多的商贾与士子接触到了这个注定无法长期封锁的消息。为此,杭州城内少不得一番“道路以目”的“你懂的”暗爽欢庆。

除了大理国的战事之外,在这个暮春时分,杭州城里还有连续三桩大事发生——若是林仁肇麾下那些南征的亲从都士兵回到杭州的时候,说不定都会被他们离开的这大半年里发生的大事给惊地说不出话来,误以为杭州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第一桩事情,也是相对而言持续最久、与读书人生活息息相关的,便是吴越王钱惟昱继位以来的第二次正规春闱终于要在这个春天开始了。钱惟昱继位之初,曾经利用北朝变革的机会,让吴越国的科举制度终于走上了正途,也为此加开恩科、多录了一次秋闱、春闱。如今距离显德六年已然匆匆四年逝去,吴越国历史上的第二次春闱也就到了开科的年份。

相比于钱惟昱继位之初诸事草创的临时性,这一次的春闱因为制度宣贯日久、天下士子因为早已知道吴越国取士颇丰而流寓东南、本地士子因为《汉和字典》的更进一步官方化推广而导致人口识字率暴涨、读书人暴增,因此科举的规模远远超过了第一次。

或许,在科举成熟的年代,朝廷还会用控制“举人”的人数来让文教大昌的地方不至于科举参加人数爆棚——秀才的总人数一般是不会强行控制的,无论宋明,只要文章确实可观,都可以拿到秀才功名,历史上哪怕是明朝的绍兴府,体现科举竞争激烈的重要指标,也不过是“乡试秀才,七八十取一举人”上面,可见秀才的录取是相对“固定分数线”的,而举人才是“浮动分数线”实现总数控制。

但是在吴越国,因为制度草创,显然各级的科举规模控制工作还不完善,加上理工兵科的考试都是前所未有的创举,相较于评比文章水平的“文无第一”主观题,考客观题居多的算学理工科目只要考生答题大致不错,总归很难压分数——你总不好直接说人家考90分的人还不过吧?诸般磨合期的问题,以至于本科可以参加春闱的人数大量爆棚,“每州府仅进士科送选数十人,兵理算学诸科无算”。

每州数十人送选是什么概念?也就是仅仅吴越国最核心、文教最强大的江浙地区,就有近千人赶考,再加上福建江西两广,进士科的参考人数就有三千人之多!此外因为当今大王钦定的其他兵法算学理工取士科目,总考试人数有八九千人,算上书生带的仆从,春闱季来临的时候,杭州城一下子涌进了数万外来人口,从正月结束之后,就一直拥堵不堪,街头巷尾随处可见带着方巾的读书人。至少和此前唐朝科举那可怜的规模相比,这次科举已经是自古未有之盛事了。

数千考生齐聚杭州,日夕联络文会不绝之际;在这一年的二月底,第二桩轰动的大事发生了——吴越王在前一年春天派出、去数万里沧海之东寻找“美洲”的飞剪船舰队也成功返航了。当月月中的时候到达相当于后世日本仙台藩一带的太平洋海岸,被逡巡的水师侦查战船发现,引航回到了华夏。水师提督陈诲不辱使命,找到了一块纵跨南北两万多里的巨大陆地。一开始众人对于发现海外巨陆的消息还心存疑虑,颇不敢信,不过考虑到吴越朝廷此前在发现“澳洲”的问题上似乎颇有公信力、“袋鼠”和“鸭嘴兽”也着实有一些朝中显贵见过了、下南洋的大杀器驱虫药物“风油精”也已经在吴越国的大海商之间流传,可见澳洲的事情是真的,美洲的事情,应该也是如此了吧。

……

杭州城内,清河坊。

这里因为是多年来海商豪富之辈在杭州城内置产的所在——当今大王的侧妃蒋氏,其父蒋衮便是在这坊内置办有别业——所以周遭本就以奢侈见闻、多海外奇物著称。五代十国时分,商人的地位也不低,读书人自然也没有太重的鄙视商人门户之见,加上当初大王还是“富阳侯”这么区区一个侯爵的时候,就曾经和蒋家人合办,在清河坊内开办了天下第一家“活字印刷”的印书坊,十二年来随着天下读书人基本上都读上了活字印刷的书籍,活字印刷堪称泽被天下士子,这处地方自然也被套上了风雅非常的光环。

清河坊内,一处背靠吴山边城墙的高爽阔朗之处,有一座五层的酒楼,名叫和乐楼。(注:历史上只可考证到南宋的时候、在杭州已经成为行在的情况下,清河坊有和乐楼。至于吴越国时代有没有,不可考;暂且认为有吧,考据癖就别讲究了)此楼建成也不过数年,却是杭州城内有数的高档消费场所,比之这些年在汴京刚刚立起来的樊楼(丰乐楼)也是丝毫不逊,在珍奇异物方面更是民间人士所能企及的最高档次。

毕竟吴越国之富庶,在当今之世已经是甲于天下的存在了,杭州的消费娱乐场所档次碾压汴京也就正常不过了。

这一日,春闱刚刚考完,距离阅卷放榜则还有将近半个月的时间,一群出身还算不错的举子自然是少不得考试之后


状态提示:399.第399章 喜事连连--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