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军事历史>越沧海>362.第362章 反宋首义

亲从都新军的扩军、训练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林仁肇、申屠令坚等将领基本上被连轴转地撑到了满负荷的状态;因为亲从都的扩军优先级在前,所以原本内牙军里面一些将领也被平调掺沙子进去,诸如杜叔瞻、刘彦琛、胡则等纷纷调入亲从都新军担任一个马步军都虞侯,或者厢都指挥使。

部队规模的扩大除了从原本的军队里层层提拔选出将领军官人才,也少不得空降磨合。一段时间下来,反馈上来的种种问题不由得让钱惟昱头疼貌似历史上南方缺少名将,除了林仁肇陈诲卢绛这些级别的之外,中层的得力之人就很少有历史的先知先见性可以借鉴了。虽然如今的战争追求个人勇武的地方已经越来越少了,但是相应对于将校军官的技战术指挥水平要求是越来越高的。

……

四月初八,依然是在咸宁殿御书房。钱惟昱正在看着林仁肇顾长风陈诲等人分别上的关于提升军官素质的议案。这些议案都是钱惟昱钦命他们抽时间规划的,然后再交给钱惟昱御批。一边整理揣摩着,钱惟昱一边自言自语:“很有必要编写一些客观地技术兵器和战术应用的教材了。让麾下文人武将合力编写一部《武经总要》,再开办一个军官学校,说不定是个不错的主义。”

正在干着这些事馔蝗簧两来一个女子,正是顾少妍。如今顾少妍已经做了钱惟昱的女人,在内宫也不再时时穿着甲胄,只是劲装佩剑而已;倒也愈发英姿飒爽中透露出御姐的成熟风韵。因为掌着内卫都统的名义,而且还负责职方司的军情内外传递,所以钱惟昱终究是不会给她一个过明路的妃子封号的。好在这事娥皇和其他妃子也都理解,——总不好让人家世代功臣宿将家的女儿,给大王当一辈子保镖,却守一辈子活寡吧?既然不要名分只求偶尔雨露蒙恩一番,这也是一个该当的笼络人心手段了。

钱惟昱抬起头,知道顾少妍进来肯定是外间发生了大事,也不开口,便等着顾少妍禀报。

“六天前,四月初二,昭义军节度使李筠正式起兵反宋了——其实也不算是彻底准备停当后才动手的。赵匡胤让韩令坤的北面行营军去壶关旧隘接管昭义军的防区,李筠知道再拖下去就要两面受敌了,便狠心起兵反宋,占据壶关隘划地据守。泽州刺史张福原本倒也算是李筠的下属,却不愿跟着反宋,被李筠斩杀。随后李筠便起潞州、泽州两州兵马投靠了北汉伪帝刘承钧,并联络契丹从河东北部南下,准备协三方之力共抗北宋。”

钱惟昱心中一块石头终于落了地,心说李筠这家伙终于还是动了。原本钱惟昱用计撩拨宋辽矛盾、削弱了赵宋一部分实力。尤其是在邢州战场让赵宋多损失、牵制了两三万精锐,还让一代悍将慕容延钊及其属下一群将佐僚属毙命了。按说李筠应该在造反问题上更积极一些,没想到最后还是等到了赵匡胤有灭他的迹象时才正式起兵,看起来也是一个嘴炮放得比较大、实际动手略懦弱的主儿。

当然,要说如今的形势和历史同期的区别,那也还是有的——历史上的慕容延钊可是宋初最重要的猛将,在灭昭义军李筠、灭南平、灭武平军这三个军阀的战争中,慕容延钊都是首功。可以说从建隆元年到建隆四年,赵匡胤灭掉的三个政权,都是慕容延钊打硬仗、啃骨头,一直到建隆四年慕容延钊重病而死之后,才轮到那些后来在对南唐、后蜀作战中出彩的小一辈名将渐渐暂露头角。如今慕容延钊早死了四年,北面行营兵力也削弱不少,赵匡胤在让韩令坤替补抢占壶关古隘的时候,就出现了一些后继乏力的问题了。

玩过历代暗荣公司游戏《三国志》的玩家都知道,如果要从河南或者河北进攻山西,一般有两条路。一条就是从河南的汴、洛、孟津一代直接渡过黄河北上,然后通过潞州这个太行山和吕梁山之间的枢纽,一路北上到太原、晋阳等地。另一条便是从三国志地图上“邺城”往东,通过“壶关”这个隘口穿越太行山,然后一样可以到潞州的东部。

顺带说一句,历史上七年前的高平之战主战场高平县,其实就是在潞州城东部——当时柴荣带领的后周军主力走的就是从汴洛渡河北上、从南边经过吕梁山太行山之间夹谷到潞州的路线。而北汉刘崇的部队就是自北而南攻打,契丹杨衮的援军则是走了壶关古隘从东越太行山而来、夹击柴荣。

所以,如果慕容延钊不死,赵匡胤镇压昭义军李筠的战斗,应该是宋军从南、东两路夹击潞州城。而北汉援军和契丹援军只能从北面一路而来。如今韩令坤替代了慕容延钊后,因为兵力和执行力的问题,还没来得及抢占壶关隘,李筠就分兵前来严防死守,杜绝了东路宋军越过太行山的可能。宋军的作战态势,就从东、南两路夹击,变成了单纯靠南面一路挺进。而南路军正是以王审琦、石守信、高怀德、张永德等将领率领的殿前司主力。

“形势比历史同期好了那么多,总该多撑一段时间吧?可别和历史上那般四月份起兵、七月份就被灭了。山西那么冷,要是拖到十月底,宋军不耐寒、冬季大雪封山转运不便,肯定就要拖过年关开春才结束战斗了……如今要做的是确保李筠可以比历史同期多拖四五个月……”

钱惟昱在心中默念盘算,还不经意地拿出一支笔在纸上写画筹算。半晌之后,才开口对顾少妍问道:“


状态提示:362.第362章 反宋首义--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